摸鱼儿题目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摸鱼儿题目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94c4df33d4b14e8524682c

1.分析《摸鱼儿》比兴手法的运用

答:在伤春、宫怨的形式下,表达了作者深沉细腻的忧国之情,写得缠绵悱恻,意脉深远。作者借主人公的伤春之情引出对君王的哀怨之情,由美人之喻扩展为一个完整的抒情女主人公的形象。通过惜春、劝春、怨春的过程,十分熨贴地描绘出惜春人恋春而又怨春的感情特征。作者写伤春之情,是感叹青春年华的虚掷,既是切合典故中美人的命运,也暗喻自己的被闲置的遭遇。看似闲笔,实则构成了此词的完整意境,大大增强了此词的感染力。 2.简析辛弃疾《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一词是怎样以“摧刚为柔”的手法写出其政治感思。

答案要点:辛弃疾的《摸鱼儿》主要通过传统的比兴手法,含蓄委婉地寄托了词人壮志难申的身世之感和深切的爱国热情,表现了对祖国命运的深切关怀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憎恨。比兴手法的巧妙运用使得全词能以婉媚的儿女情态曲折地体现出“化为绕指柔”的英雄情怀。 3. 简述辛弃疾《摸鱼儿》中典故的使用所起的作用?

此词用典,集中于下片。以陈皇后的失宠比况自己的现实处境,以玉环飞燕预示小人的结局

借前朝以喻今世,托古事以证今情,将历史之光折射现实,这种谈古论今,借古讽今之笔使全诗委婉曲折,惆怅缠绵。陈皇后尚可\纵买相如赋\以复宠幸,而今朝诗人的命运,却是\准拟佳期又误\,比\长门事\更为凄楚。突出了作者的家国之悲,身世之恸,深化了主题。 而对打击、压制、陷害自己,而如今得意忘形的奸臣权相们,作者又以赵飞燕、杨玉环的典故来警告他们下场不妙。

用典,博雅深厚,耐人寻味,更富历史感,它使人纵横驰骋于古今之间,尽情联想,加大了诗词的思想容量,深化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