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教师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7学业水平考试样题(教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6e189c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66

D.韵脚是“昏”“痕”“村”“门”“原”。

1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文本分析。

词人通过写在塞路上行进时的所见, “晚虹”、“斜日”、“青草”、“残烟”、“绿杨”的描写展示了一幅饶有边塞情趣的美好画图。(2分)讴歌了边塞初秋时节雨后新晴的明丽风光,使人感到清新、宁静和安谧,令人神往,从中寄寓着诗人希望和平的良好愿望(2分) 18.补写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吾尝终日而思矣, 。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2)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 。(李商隐《锦瑟》) (3)故国神游, ,早生华发。人生如梦, 。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

向居维叶先生道歉

黎先耀

今年(1994)夏天,在北京街头可看到年轻人穿着画着彗星和木星天文学符号组成的图案、背后印着“彗星撞木星,可别撞我”的文化衫。为什么苏梅克-利维9号彗星(以下简称“SL-9号彗星”)撞在远离地球7.8亿公里的木星身上,却震动了人类的心?

7月17日至22日,SL-9号彗星二十多块碎裂的彗核,以每小时21万公里的速度,一块接一块地猛烈撞击这太阳系最大的行星时,产生了耀眼的火球和熔沸的高温,并腾起了遮天蔽日的蘑菇云,给木星遍体造成了二十多处比地球或大或小的创伤。这场联珠炮般的星际碰撞的总能量,约当40万亿吨TNT炸药,就是把人类武器库中现存的所有核弹加起来,也是小巫见大巫。因此,人们担心这类天外不速之客,是否会突然降临地球呢?

SL-9号彗星的发现者推论,6500万年前恐龙也是在类似这样一次彗星撞击中突然消失的。有资料表明,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天体曾在墨西哥湾附近撞击地球,造成日月无光,大量植物死亡,恐龙也随之绝灭。美国阿尔瓦雷兹曾在恐龙称霸的中生代地层的石灰岩里,发现有30倍正常值的铱元素,而铱元素在一般地球岩层中是稀有的,但在小行星中则是很丰富的。这位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的发现,也为前述判断提供了旁证。不久前,美国行星科学研究所声称:一旦质量巨大的彗星撞地球,重演恐龙绝灭的灾变,那将足以毁灭人类及其文明,虽然发生的概率极小,但也并非杞人忧天。

这次彗木相撞,更证明了1993年各国天文学家在意大利签署的《埃里斯宣言》中,关于近地小天体的碰撞对地球的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至关重要的论断是正确的。这使我不由得想起科学史上“灾变论”的著名代表人物法国博物学家居维叶,他根据不同地质时代岩层中所观察到的不同类型的化石,存在着发展阶段的“间断”现象,提出了地球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巨大的灾变,每经一次灾变,旧的生物被毁灭,残存部分又发展成为新的生物类群的激变理论。

5

居维叶的假设虽然客观上支持了进化论,并已为现代科学进程所证实,但是他当时却竭力反对以拉马克为代表的“渐变论”。因此,恩格斯曾批判“居维叶关于地球经历多次革命的理论在词句上是革命的,而在实质上是反动的”。在我编著的《生物史图说》一书中,谈到两种物种观时,对居维叶也采取了这种欠公允的态度。恩格斯曾因误认“鸭嘴兽”是假标本,而请求鸭嘴兽原谅。我今后如有机会再访问巴黎法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定将向居维叶塑像补献一束鲜花,以表我的歉意和敬意。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C ) ...A.SL-9号彗星撞击木星产生了巨大的能量,这引起了人类的担忧。 B.彗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绝灭的观点,得到了一些科学家的认同。

C.中生代地层的石灰岩里含有丰富的铱元素,证实了曾有彗星多次撞击地球。 D.《埃里斯宣言》认为,近地小天体的碰撞对地球生态环境和生命演化至关重要。 20.根据文意,下列不属于作者向居维叶道歉的理由的一项是 ( A ) ...A.作者认为,居维叶的“灾变论”,客观上符合进化论,对科学发展有突出贡献。 B.作者在编著《生物史图说》时曾批判了居维叶的理论,如今感到有失公正。 C.作者认为,不能因为居维叶的理论曾遭到批判,就否认他的学说。 D.作者认为,对科学的态度应实事求是,有错误就应该承认。 21.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D ) ...

A.文章题目别致,能够引起读者对居维叶先生的好奇,从而引发阅读兴趣。

B.文章第一、二段末的两个问句,引起读者对彗木相撞事件的注意,在结构上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C.文章第二段对彗木相撞的描写形象生动,让读者感受到近地小天体碰撞地球时可能带来的灾难。

D.文章由现象引出论题,最后一段引用恩格斯请求鸭嘴兽原谅一事,凸显题意,首尾呼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2-24题。

鸟儿中的理想主义

筱敏

6

①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

②几乎每一只不幸被捕获的鸟,刚囚入笼中都是拼命扑翼的,它们不能接受突然转换了的现实场景,它们对天空的记忆太深,它们的扑翼是惊恐的,焦灼不安的,企图逃离厄运的,拒绝承认现实的。然而一些时日以后,它们大都安静下来,对伸进笼里来的小碗小碟中的水米,渐渐能取一种怡然的姿态享用。它们接受了残酷的现实,并学会把这看成生存的常态。它们的适应能力是强的。适应能力强,这对人,对鸟,对任何生物,都是一个褒奖的词组。它们无师自通,就懂得了站在主人为它们架在笼中的假树杈上,站在笼子的中心位置,而不是在笼壁上徒劳地乱撞。就像主人所期待的那样,优雅地偏头梳理它们的羽毛,如果有同伴,就优雅地交颈而眠。更重要的是,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或者主人逗弄的时候,就适时适度地婉啭歌唱,让人感觉到生活是如此的自由、祥和、闲适。而天空和扑翼这种与生俱来的事情,也就是多余的了。

③但有一些鸟的适应能力是坏的,这大抵是鸟类中的古典主义者或理想主义者。它们对生命的看法很狭隘,根本不会随现实场景的转换而改变。在最初的惊恐和狂躁之后,它们明白了厄运,它们用最荏弱的姿态抗拒厄运。它们是安静的,眼睛里是极度的冷漠,对小碗小碟里伸过来的水米漠然置之,那种神态,甚至让恩赐者感到尴尬,感到有失自尊。鸟儿的眼睛里一旦现出这样的冷漠,就不可能再期待它们的态度出现转机,无论从小笼子换到大笼子,还是把粗瓷碗换成金边瓷碗,甚至再赏给它们一个快乐的伙伴,都没有用了。这一切与它们对生命的认定全不沾边儿。事实上,这时候它们连有关天空的梦也不做了,古典主义者总是悲观的、绝望的,它们只求速死。命运很快就遂了它们的心愿。

④而我一直怀有敬意的,是鸟儿中的另一种理想主义,这种鸟儿太少,但我侥幸见过一只,因为总是无端记起,次数多了,竟觉得这鸟儿的数目似乎在我感觉中也多了。

⑤我见到这只鸟儿的时候,它在笼中已关了很久了,我无从得见它当初的惊恐和焦灼,不知它是不是现出过极度的冷漠,或者徒劳地撞击笼壁,日夜不停地用喙啄笼壁的铁枝。我见到它的时候,它正在笼子里练飞。它站在笼子底部,扑翼,以几乎垂直的路线,升到笼子顶部,撞到那里,跌下来,然后仰首,再扑翼??这样的飞,我从来没见过。它在笼中划满风暴的线条,虽然这些线条太短,不能延伸,但的确饱涨着风暴的激情。它还绕着笼壁飞,姿态笨拙的,屈曲着,很不洒脱,很不悦目,但毕竟它是在飞。它知道怎样利用笼内有限的气流,怎样训练自己的翅子,让它们尽可能地张开,尽可能地保持飞翔的能力。

⑥在这样一只鸟的面前,我感觉惭愧。

⑦一般我们很难看见鸟是怎样学飞的,那些幼鸟,那些被风暴击伤了的鸟,那些在岩隙里熬过隆冬的鸟,还有那些被囚的鸟。这是一件隐秘的事。我们只看见它们在天空中划过,自由地扑翼,桀骜地滑翔,我们只羡慕上帝为它们造就了辽阔的天空。

⑧但在看到那只囚笼中以残酷的方式练飞的鸟之后,我明白,天空的辽阔与否,是由你自己造就的,这种事情上帝根本无能为力。上帝只是说,天空和飞翔是鸟类的生命形式,而灾难和厄运也是世界存在的另一种形式。至于在灾难和厄运中你是否放弃,那完全是你自己的事情。 22.下列对文章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C ) ...A.文章通过对笼中鸟的对比描写,塑造了不同的鸟儿形象。

7

B.文章第四段和第六段不仅起到过渡作用,还凸显了作者的情感倾向。 C.文章提醒人们在灾难和厄运面前要像适应能力强的鸟儿那样学会适应环境。 D.文章的语言感情色彩鲜明,具有很强的表现力。

23.文章开头说“我对笼中继续扑翼的鸟一直怀有敬意”,这句话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 (1)开门见山,直接表明作者的态度。 (2)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

24.文章写了哪几类鸟?它们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①“适应能力强”的鸟;接受现实,心安理得。 ②古典主义的鸟;面对厄运,非观绝望。 ③理想主义的鸟 敢于抗争,不懈奋斗。 25.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次,一个大规模音乐会主持人想邀请瑞士钢琴家塔尔贝格做表演,塔尔贝格问演奏会什么时候开始,主持人说一个星期之后。塔尔贝格拒绝了,因为他想演奏新曲目,练习时间不够。主持人不解地问:“大师还用练习吗?”塔尔贝格说:“每次发表新作品,我至少要练习1500次。一天练习50次,也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如果您能等一个月,那可以。如果不能,很抱歉,只能拒绝您的邀请了。”

钢琴家为什么会拒绝邀请?你认为原因是什么?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自选角度,题目自拟,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精益求精,反复练习,不出差错,将每个小节,每个音符都反复练习,用心感受感情才能弹得出最优美的曲子。在一个领域中,要想取得惊人的成就,必须努力而勤奋。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