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202.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202.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0b56b5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b7

水文地质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

水文循环、包气带、径流模数、贮水系数、 承压水、稳定流、地下水含水系统、水系、上层滞水、溶滤作用、越流、 贮水系数、 测压水位 、 地下水动态、孔隙度、给水度 、渗透系数、含水层、水力梯度、层流、上升泉、正均衡、储存资源量、径流系数、潜水、潜水位

二、 填空

1. 在水文学中常用 流量、 、径流深度、 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

明地表径流。

2. 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 、和 。

3. 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层流和 ;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 流和非稳定流 。

4. 地下水的天然排泄方式有泉、 、蒸发、 、向另一含水层的排泄。 5. 地下水以径流排泄为主时,其含盐量 ,以蒸发排泄为主时,其含盐量 。

6.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作用有溶滤作用、浓缩作用、 、脱硫酸作用、 和混合作用。

7. 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 及含水介质的 。

8. 洪积扇由顶部向边缘,地下水排泄由 为主转化到以蒸发为主,矿化度由 。

9.地下含水系统的补给来源有: 大气降水、地表水、 、 。 10.上升泉按其出露原因可分为:侵蚀(上升)泉、 和 。

11.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 、潜水和承压水;按含水介质(空隙)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 孔隙水、 。

12.表征地下水动态要素有 、水量、水化学成分、 。 13.导水断层带可以起到 、 与导水通道的作用。

14.岩溶发育应具备的四个条件为:可溶岩的存在、 、具有侵蚀性的水以及 。

15.人类对地下水的不利影响通过三个方面发生:过量开发或排除地下水、

以及污染物进入地下水。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与垃圾、工业污水与废渣 以及 。

16. 地下水资源可分为 资源 和 两类。

17. 通常以 容水度、含水量、 、持水度和 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18. 地下水污染物质主要来源于 、 以及农用肥料与农药。

19、陆地上某一地区地下水量收入项一般包括 大气降水量、地表水流入量、地下水流入量、水汽凝结量 。

20、陆地上某一地区地下水量支出项一般包括 表水流出量、地下水流出量、蒸发量 。

21、在冲积平原中,由现代河道与近期古河道向两侧河间洼地,地下水埋深由 深 变 浅 ,水化学作用由 溶滤作用 为主变为 浓缩作用 为主,矿化度由 小 变 大 。

22、地下水资源具有 系统性、可恢复性 及 调节性 等特征。

三、判断

1、海洋或大陆内部的水分交换称为大循环。

2、测压水位是指揭穿承压含水层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3、颗粒较细时,由于渗透性差,所以毛细上升高度小。

4、地下水位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动,是含水层水量收支不平衡的结果。 5、昼夜温差越大,产生的凝结水量越大。

6、达西定律实质上就是渗流的能量守恒或转换定律。

7、一般情况下,低矿化水中常以重碳酸离子、钙离子及镁离子为主;高矿化水则以氯离子及钠离子为主。

8、废渣以固体形式堆放在地面上,对地下水不会产生污染。 9、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可作为供水水源长期持续提供的水量。

10、局部流动系统的水,流程短,流速快,地下水化学成分相应地比较简单,矿化度较低;区域流动系统的水,流程长,流速慢,接触的岩层多,成分复杂,矿化度也高。

11、水通过不断循环转化水质得以净化;通过不断循环水量得以更新再生。 12、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 13、水位下降时潜水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部分空隙的疏干;而测压水位下降时承压含水层所释放出的水来自含水层水体积的膨胀及含水介质的压密。 14、降水补给地下水的量与降水强度没有关系,只与降水量的大小有关。 15、判断泉是上升泉还是下降泉,只根据泉口的水是否冒涌来判断即可,不必考虑含水层是潜水含水层还是承压含水层。

16、压性断层不论断层面还是断层面两侧影响带,其透水性均很差。 17、水力坡度是指两点间的水头差与两点间的水平距离之比。

18、用库尔洛夫式反映水的化学特点时,阳离子标在横线上,阴离子标在横线下。 19、在势汇处,流线上升,垂向上水头自下而上由高到低,故地下水可由低处向高处流。

20、废气以气体形式排入大气,对地下水不会产生污染。 21、地下水位以上不含水的砂层也叫含水层。

22、潜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而潜水的流向是垂直等水位线由高水位到低水位。

23、颗粒较粗时,由于渗透性好,所以毛细上升高度大;颗粒较细时,由于渗透性差,所以毛细上升高度小。

24、在包气带中,毛细水带的下部也是饱水的,故毛细饱水带的水能进入井中。 25、地下水位之所以随时间发生变动,是含水层水量收支不平衡的结果。 26、在天然状态下,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平原或盆地,地下水径流微弱,以蒸发排泄为主,地下水动态常为蒸发型动态。

27、承压水由补给区向深部受季节影响越来越明显。

28、巨厚的纯灰岩有利于形成大型岩溶洞穴,其原因是成分较纯,而不是构造裂隙的发育。

29、地下水储存资源在供水中起调节作用;而地下水的补给资源可作为供水水源长期持续提供的水量。

30、压性断层不论断层面还是断层面两侧影响带,其透水性均很差。

四、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