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研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唐诗研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25000f4693daef5ff73d89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夜归鹿门歌》 3.孟浩然的朋友曾隐居鹿门山:

忆与君别时,泛舟如昨日。夕阳开返照,中坐兴非一。南望鹿门山,归来恨相失。——《登江中孤屿赠白云先生王迥》

有客款柴扉,自云巢居子。??家在鹿门山,常游涧泽水。——《白云先生王迥见访》 三、孟浩然未曾隐居鹿门山:

开元二十八年??终于南园,年五十。——王士源《孟浩然诗集序》

《唐才子传》记载之失误:初,与孟浩然同隐鹿门山,为生死交,诗篇唱答颇多。——《唐才子传·张子容》

白鹤青岩半,幽人有隐居。阶庭空水石,林壑罢樵渔。 岁月青松老,风霜苦竹疏。睹兹怀旧业,回策返吾庐。

——孟浩然《寻张子容白鹤岩隐居》

四、孟浩然隐居鹿门山“神话”之产生:中唐

窃见故鹿门孟处士浩然??前日,辨觉佛寺岘首亭恭睹明公,垂意拳拳,将墓文表燧封起窀穸,阖境缙绅,瞥闻嘉声,风动兴感,偕至踊跃。—— 《从樊汉南为鹿门孟处士求修墓笺》

襄阳城郭春风起,汉水东流去不还。孟子死来江树老,烟霞犹在鹿门山。——陈羽《襄阳过孟浩然旧居》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余芳。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白居易《游襄阳怀孟浩然》

岘山自高水自绿,后辈词人心眼俗。鹿门才子不再生,怪景幽奇无管束。——施肩吾《登岘亭怀孟生》

孟子终焉处,游人得得过。??空余岘山色,千古共嵯峨。冢穴应藏虎,荒碑祗见苔。伊余亦惆怅,昨日郢城回。——贯休《经孟浩然鹿门旧居二首》

数步荒榛接旧蹊,寒江漠漠草凄凄。鹿门黄土无多少,恰到书生冢便低。——罗隐《孟浩然墓》 鹿门埋孟子,岘首载羊公。——齐己《过鹿门作》

每每樵家说,孤坟亦夜吟。??亲载鹿门树,犹盖石床阴。——张蠙《吊孟浩然》

唐代的古体诗

一、古体诗的概念与范围: 1.概念:古体与古风

胡震亨《唐音癸签》卷一:“今考唐人集录所标体名,凡效汉魏以下诗,声律未叶者名‘往体’。” 2.范围:

A.狭义之古体诗 : 狭义的古体诗主要指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

B.广义的古体诗 : 广义的古体诗包括四言诗、乐府诗、楚辞、五古、七古、杂言古等。

C.齐梁诗的归属 :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云:“按律诗者,梁、陈以下声律对偶之诗也。??梁、陈诸家,渐多俪句,虽名‘古诗’,实堕‘律体’。”清赵执信《谈龙录》云:“声病兴而诗有町畦,然古、今体之分,成于沈、宋。” 二、古体诗的体制特点:

1.句式虽较律诗参差,但大体整齐: 2.不苛求对仗: 3.不苛求平仄:

4.用韵自由(可押仄韵,可换韵,押韵多少无限制) 大体规则:

A.篇幅长短没有限制:

B.音律虽不拘平仄,但音顿自有大体的规律:

三、唐代的古体诗:——律诗诞生之后古体诗的演变 A.与律诗划清界线:

着意拗句(违反平仄常格),不拘粘对。 苛求句拙,力避其工。 B.古体诗而用律句:——入律古风 平仄向律诗靠近: 大量运用对偶:

唐代的律诗

一、律诗的名称: 1.律诗的概念: 2.律诗与绝句等之关系: 二、律诗创生的历史条件: 1.意义的淡化: 2.诗与乐的分离: 3.自然美的发现: 4.文学的自觉:

三、从齐梁体到唐代律诗: 1.声律规则的简化: A.四声二元化:

B.把“拘忌”降低到最低限度: 2.律联规则的发展: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四、唐代律诗的特点: 1.每首诗都有固定的平仄格式: 3.用韵、篇章的定型: 1)可以造成对称之美。 2.固定的位置上使用对仗: 2)可以造成铺叙性。

C.力求严整工稳。不仅词性对,而且词类对(天对地,雨对风,皓月对长空)。 3)具有一定的庄重厚实之感。 B.避免合掌。

A.对仗上下句不得出现重复字(相同位置不能重复,不同位置也不能重复)。 3.用韵有固定的规范:

A.规范之一:押韵位置固定。除首句外,均在对句的句尾。 B.规范之二:只押平声韵。 C.规范之三:一韵到底。 D.规范之四:只押本韵。

五、五言律、七言律与长律(排律): 钱木庵《唐音审体》:

初唐诸家长律诗,对偶或不甚整齐,第二字或不相黏缀。??少陵作而沈、宋诸家可祧矣。故五言长韵、七言四韵律诗,断以少陵为宗。

王世贞《艺苑卮言》云:“七言排律,创自老杜。”

唐代的绝句

一、何为绝句: 1.截取律诗之半:

明吴讷《文章辨体》引《诗法源流》:

绝句者,截句也。后两句对者,是截律诗前四句;前两句对者,是截后四句;皆对者,是截中四句;皆不对者,是截前后各两句,故唐人称绝句为律诗。观李汉编《昌黎集》,凡绝句皆收入律诗内是也。 清施补华《岘傭说诗》:

五言绝句,截五言律诗之半也。有截前四句者,如“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是也;有截后四句者,如“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是也;有截中四句者,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是也;有截前后四句者,如“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是也。七绝亦然。

《岘傭说诗》:“谢眺以来即有五言四句一体,然是小乐府,不是绝句,绝句断自唐始。 ” 2.来源于南北朝民歌、古诗与古乐府: A.源于南北朝民歌:

五绝:李重华《贞一斋说诗》云:“五言绝发源于《子夜歌》。”

七绝:高棅《唐诗品汇》:“《挟瑟歌》、《乌栖曲》、《怨诗行》,为绝句之祖。” B.导源于汉古诗、古乐府:

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演令充畅耳。有云绝句者,截取律诗一半,或绝前四句,或绝后四句,或绝首尾各二句,或绝中两联,审尔,断头刖足,为刑人而已。不知谁作此说,戕人生理。” 3.绝句的起源:

乐府杂曲歌辞《枯鱼过河泣》:

枯鱼过河泣,何时悔复及!作书与鲂鱮,相较慎出入。 二、唐代的绝句: 1.绝句的分类:

按字数:五绝、七绝、六绝。

按句式:散绝、对散绝、散对绝、对绝。

按平仄:仄起仄收(首句不入韵)、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平起仄收(首句不入韵)、平起平收(首句入韵)——五、七绝同。 2.绝句的特点:(律绝的特点)

与律诗相同者:每联平仄相对,两联间平仄相黏,用平声韵——属于近体诗。 与律诗不同者:

(1)对仗运用自由灵活:用不用、何处用均极灵活。 (2)不避重字:

王维《送别》:“王孙归不归。”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共话巴山夜雨时”。 3.唐代的连章组诗: 1)同题绝句组诗: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江上被花恼不彻,无处告诉只颠狂。走觅南邻爱酒伴,经旬出饮独空床。 稠花乱蕊畏江滨,行步倚危实怕春。诗酒尚堪驱使在,未须料理白头人。 江深竹静两三家,多事红花映白花。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 东望少城花满烟,百花高楼更可怜。谁能载酒开金盏,唤取佳人舞绣筵。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恋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不是看花即索死,只恐花尽老相催。繁枝容易纷纷落,嫩叶商量细细开。 2)异题绝句组诗: 白居易《重到城七绝句》 见元九

容貌一日减一日,心情十分无九分。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 高相宅

青苔故里怀恩地,白发新生抱病身。涕泪虽多无哭处,永宁门馆属他人。 张十八

谏垣几见迁遗补,宪府频闻转殿监。独有咏诗张太祝,十年不改旧官衔。 刘家花

刘家墙上花还发,李十门前草又春。处处伤心心始悟,多情不及少情人。 裴五

莫怪相逢无笑语,感今思旧戟门前。张家伯仲偏相似,每见清扬一惘然。 仇家酒

年年老去欢情少,处处春来感事深。时到仇家非爱酒,醉时心胜醒时心。 恒寂师

旧游分散人零落,如此伤心事几条。会逐禅师坐禅去,一时灭尽定中消。 4. 绝句与音乐:

开元中,之涣与王昌龄、高适齐名,共诣旗亭,贳酒小饮,有梨园伶官十数人会宴,三人因避席隈映,拥炉以观焉。俄有妙妓四辈,奏乐皆当时名部。昌龄等私相约曰:“我辈各擅诗名,每不自定甲乙。今者可以密观诸伶所讴,若诗入歌词之多者为优。”初讴昌龄诗,次讴适诗,又次复讴昌龄诗。之涣自以得名已久,因指诸妓中最佳者曰:“待此子所唱,如非我诗,即终身不敢与子争衡。”次至双鬟发声,果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云云,因大谐笑。诸伶诣问,语其事,乃竟拜,乞就筵席。三人从之,饮醉竟日。

《全唐诗话》:禄山之乱,李龟年奔放江潭,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云:“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又,“秋风明月苦相思,荡子从戎十载余。征人去日殷勤嘱,归雁来时数附书。”此皆王维所制,而梨园唱焉。

唐诗的句法

一、唐诗的三种句法: 1.名词性句法:

T·E·休姆在《沉思者》:如同代数学一样,在散文中,具体事物包含在按一定规律活动的符号和代码之中,没有任何形象化的可能性,??人们只能在这个过程的终结把X3和Y3还原成物质事物。而诗无论从那个方面都可以看作是在努力避免散文这种特征。它不是迥然不同的语言,而是一种具体可感的语言,它是一种完整地传达感觉的直观语言,它总是企图抓住你,使你不断地看到物质事物,阻止你滑向抽象的过程,它选择新鲜的名称和比喻,倒不是因为这些名词和比喻新鲜而人们又不喜欢旧的,而是因为旧的词语不能表现物质事物而且会成为抽象的代码。诗中的意象不是藻饰而是直观语言的精华。诗是一个领你散步的漫游者,而散文则是把你送到目的地的火车。

张继《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温庭筠《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庞德《在地铁车站》: 人群中这些幽灵般的面孔 湿漉漉的黑色枝条上的许多花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