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 - 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注重历史文脉的延续 - 以昆明老街为例谈商业街的改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2bf33410661ed9ad51f30d

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虽然是小小的方寸之地,可是日本各地政府都绞尽脑汁为井盖大做文章。很多地方选择了本地著名的建筑或街道做图案。作为历史名城的大阪是欣赏樱花的好去处,大阪市的井盖上描绘的就是樱花怒放的盛况。长野县有一条富有北国风情的街道,被评为古建筑保护群,他们的井盖上就是小桥流水、古楼林立,连街道的名字“海野宿”都一丝不苟地刻了上去。

而昆明老街的改造也不例外,除了街道的铺砖采用古朴的青石板外,就连建筑墙面墙砖都是老青石砖,昆明虽然属于云南内陆,可经过历史的洗礼,云南的文化也参杂着不少西洋文化,从而昆明的老部分民居也是中西精髓的合并。所以昆明老街商业街的建筑样式也有那么一些中西合并的感觉。

在整个环境中,街道中也设立了些反映历史人文的雕塑景观,除这些外还有些似曾相识的小摊位,有拉糖画的、卖烤肉的、捏面人的,这些场景的设立都一一展现了老昆明的影像,给人于一种惊喜、亲切感。而这些极具人情味的改造设计,恰恰是将历史文脉科学的引入了城市历史商业街道改造。

三、将历史文脉科学的引入了城市历史商业街区改造

在现代商业街道的改造中,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在满足人们物质需求的同时,在审美上与精神上包括心里是否能给予人更多的需求空间,在现在城市中有太多相同的商业街道,其功能都是大同小异的,没有其他更多的变化,这样的街道并不能长期为人们服务,因为它是枯燥乏味的。

也许是感受了太多现代化文明所带给人们的刺激,人们感觉到麻木,而需要打破这种尴尬局面,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好的设计好的规划,而是跟多人情味的考虑,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地域性文化,是一种历史人文,在商业街道的改造中我们需要科学的将历史人文引入其中进行与现代元素的结合改造,除了基本商业功能在审美与精神上还有心理上能给予人一定的满足。这样才能使具有历史性的商业街散发出新的活力与魅力。

3.1改造历史街区的原真性原则

对历史街区的改造,除了科学的引入外,商业街是一个城市的名片,它是城市的经济区也是历史区,为使城市商业街改造保有一定的原真性,通过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则对商业街历史改造起积极作用。

3.1.1历史的传承性

从城市的诞生,街道的发展可谓是一个城市的历史见证,城市无论怎么发展,楼不论建的有多高,可街道的基本框架是很难被改变的,所以它是城市发展的最好见证,历史商业街的改造,必须拥有一定的历史特征,对曾经街道的人或事、对还保留的历史建筑等给予一定的保护或修缮重建,设立一些反映此历史街区的景观小品等,如:雕塑、纹案、绘画等,使其保有一定的历史原真性,让外来游客或本地游客认知这一历史。

3.1.2视觉的传承性

在城市历史商业街区的改造规划中,应尽量保持其街区地形地貌的基本框架,建筑的样式、景观的营造、设施的设置,都应当具有一定的文化特征与视觉特征,拥有历史性建筑或景观的保留,都能起到对整体街道从视觉上感觉是一条历史韵味丰富的老街,结合新改造的街区,就如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一样,简约的中式风格与素雅的景观营造,与老的苏州园林建在一起,完全能够统一在一起,这样不仅丰富了街道的层次,而且能够很好的满足人在视觉审美上与精神上需求。

3.1.3地域性文化特色的传承

一个人如果没有灵魂,那他就是在行尸走肉,“街”亦是如此,街是城市发展的历史见证,它直接的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地域性文化特色,不过就现在而言,现代的城市商业街道,

5

是“城市化”热潮的产物,很多商业街的建设都建立在去旧的基础上,然而所建立的商业街区都在过于理性的现代化进程中散失了灵魂,其街道的主要功能与意义就只有体现在商业经济方面,而人文文化与地方特色却被忽略,商业区的所卖的商品全部都是高档商品,许多曾今熟知的店铺或特产却出现的很少,甚至有的已经绝迹。

在现在许多的商业街道改建或建设项目中,可以发现,现在的商业街很多并无进行很好的设计与设想,甚至可以说是没有灵魂的,为体现旅游文化名城,随便划个区域进行规划设计,疯狂的建造一批仿古建筑,可当它建立出来,被利用为商业观光,卖的商品全是高档商品,虽然能让人感到似曾相识,可缺少的是种灵魂,一种地方独有的韵味。

而为解决这一问题,应当将城市当地地域性文化及民俗特色引入其中,在具有历史特性的商业街区能充分体现和反映地域性文化与民俗特色,如:饮食、艺术文化、民俗生活等,使街道具有本身的原真性,只有这样,一条商业街在被注入人的感情的同时也拥有了灵魂,并能很好的对城市的发展与历史的交流做出贡献。

3.2历史商业街改造的意义

在城市现代化告诉发展的今天,各式各样的高楼起伏在城市的每个角落,曾经的老街道,老建筑,在逐渐消亡,我们不能否定历史的进程,旧的的东西自然要被淘汰,被取代,而有一些东西却是取代不了的,就是历史文脉,而将历史文脉的引入,不仅能将历史性的延续,并且也让人们学习和认知了这一历史,并且可以很好的开发再利用,通过分析,将历史商业街进行改造有以意义。

3.2.1利于整合城市的资源

在高速发展的今天,城市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商业的利益,而具有一定历史价值与人文文化特色的老街区更是隐藏着巨大的经济利益,而将历史文脉的引入和改造,使资源再利用,不仅能使逐渐散失气韵的老街区重新散发新的活力, 不仅保留了原有的街道框架,满足了人们的精神与物质的需求,而且对城市的闲置资源能够很好的运用,并将其发展,不但宣传了城市历史,而且对城市的空间利用与经济是一个双赢的机会。

3.2.2利于延续文脉

在现代化的城市发展中,人们已经很难再见到一些具有历史特点的老街保留,老的东西被新的事物所取代,这是历史进程的规律,也符合历史发展的要求,可这也是人们所不想看到的遗憾,因为,老的事物里必定包含了历史情感,而对老的事物进行一系列包装与改造,不仅可以让老的东西重新焕发新的光彩,同时也对历史的文脉有所保留,并且得以延续,从而通过引入城市街道的历史特点与文脉,对商业街的改造可以加强城市对外的宣传,另一方面对历史弘扬和旅游开发有着积极的作用。

3.2.3利于实现新旧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随着城市发展的水平逐渐提高,发展规模越来越大,自然人口的密度也随之升高,城市空间是一个有限的包容空间,一旦空间饱和,就会显得相当拥挤、狭小,此时就必须向外扩张,以便提供更多的空间供人们使用,所以新城区的开发自然变成政府的考虑对象,而新城区的建设多以实现现代化而建设,其中很少包括老旧地区的改造与建设,这样新旧城区之间的发展水平就会产生不协调,而对老旧街区进行引入历史特点与文脉的改造,使资源再利用,让其本身具有的历史价值得以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并发展为旅游业,这不仅对经济有所贡献,并且可以促进新旧城区之间的协调发展。

3.2.4利于改善城市休闲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

通过对城市的历史特点与文脉的引入,城市商业街的功能除了单纯的满足人们物质的需求之外,对人的视觉审美需求与精神需求也得以满足,会让觉得这是个“老地方”似曾相识,并不会使人觉得像普通商业街的枯燥厌烦,另外,对历史文化的开发,改造或加以保护的历史遗迹,所设立的与历史背景相关的景观设施等,能让外来游客以及本地游客认知与了解城

6

市的历史文化与民俗,对发展旅游经济和弘扬城市历史文化起到积极作用,对改善城市休闲环境提高城市生活品质有很好的帮助。

凡事都具有两面性,在对历史老街进行改造获益的同时,改造对历史老街也有不良的影响。

在现代的城市发展中,经过一系列的经济建设与商业改造,城市的历史特点越来越不明显,一些文脉文化正在逐渐消失,执政者为挽救这种局面,为能将自己的历史文脉延续下去,同时也能将这种历史价值作为一种很好的资源,去利用开发,发展商业经济,从而对即将消亡的老街区进行改造或重建,基本的老街框架可能会或多或少的被改变,这样一来,旧的事物被赋予了新的生命,也富有了新的价值,但也被遮掩上了一层面纱,人们似乎会对这一种延续产生怀疑,是否是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散失了感情、散失了独有的原真性。

四、结束语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城市面貌也开始发生了重大变化。在城市开发和发展过程中,城市道路是重要部分;在主要关注城市面貌、城市形象、城市交通的大工程同时,绝不应忽略城市街道人性化设计和历史人文的重要性。在对历史街区的改造上,通过引入城市的历史特点与人文文化,是一种能够很好延续即将消亡的一些历史文化的方式,它不论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还是弘扬历史文化都能够起到积极的作用,并且对提高城市休闲与生活品质有很好的帮助。我们都希望老的历史遗迹能够保留,毕竟这是一种不可抛弃的历史文化,但我们不能否认历史,历史是在前进的,社会是在发展的,老的建筑可以拆除,但不能抛弃其历史精髓,因为只是老事物的灵魂,为了能够历史文脉的延续,或能得到更好的效益,只能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对其进行的改造,这也是符合历史要求的,也许有人会怀疑,对这些历史性的街道改造会不会散失独有的原真性?

的确,对老事物的科学改造或多或少会对起具有的原真性有所改变,但我个人认为,引入历史特点与人文文化对老街或商业街的科学改造是利大于弊,也许今天人们所谈论的老街区是否要拆除或是否要保留,这些问题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它们必须要顺应历史的潮流,老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代替,也许这是一种旧与新的矛盾,但为了延续或保留其历史文脉,只有让老事物与新事物之间作为悬接,对它进行科学的改造,在原有的老框架上进行改造,让其拥有二次生命,让它重新富有价值与意义,为社会做出历史贡献,而被科学引入历史改造的老街样貌能够与周围的现代化发展的城市环境能够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双方重心得到平很,旧与新得到悬接,从而协调发展。本文从对城市历史老街的改造与不可抛弃的历史情怀进行粗浅的分析和总结,希望针对中国城市历史街道改造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1]陈鸿俊《设计人性化之表达》;

[2]方明土井幸平.《景观引导制度与城市景观环境形成—中日两国在城市道路景

观中景观引导手法的比较》;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