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考点汇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对联考点汇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62ebf4700abb68a982fb6c

议论,阐明自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与他同时代的欧阳修则在《醉翁亭记》中以“乐”字贯穿全篇,抒写情怀。请将下面两个句子补充完整,要求补写后的句子能分别体现这两篇文章的中心。(每句填7个字) ①范仲淹 。②欧阳修 。

简析:这类题要充分调动课内相关知识的积累,注意结合对联的常识,对照题目仔细琢磨。例8答案示例:①为天下先忧后乐。②与吏民同醉同乐。 5.与课外阅读结合

例9(2004年厦门)结合《祈求》一文的语境,按要求填空。运用对偶知识,在横线上填写体现雄鹰特点的词语,使上下句形成一副对联。

古朴长城踞群山, 雄鹰 。 简析:这种题目要在认真阅读短文的基础之上加深理解,把握文章的内涵,然后联系相关语段分析解答。例9的答案是:凶猛、高傲、敏锐、矫健??;击长空、冲碧霄、飞(展、翔)蓝天??。

6、与国际时事变幻相接。中考试题往往紧扣时代脉搏,奏响时代的最强音。 例10:2005年常州市语文中考试卷第(5)题

龙城常州,人文荟萃,传统的文化底蕴和火热的创业实践,造就了诸多英模人物。

“蓝领精英”邓建军,坚持学习新技术,攻坚克难,完成了数百项技改项目,解决了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创造了可观的经济价值,被誉为知识型、专家型产业工人的楷模。

殷雪梅老师,热爱教育事业,视学生为子女。在危急关头,她毅然将生的希望留给学生,把死的危险留给了自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她的瞬间壮举感动了常州,感动了神州,被誉为“英雄教师”。(摘自《常州日报》,有删改) 上联:蓝领精英邓建军,数百技改成楷模 下联: , .

简析:这道语言运用题既考查了对联的常识,又简介“英雄教师”的光荣事迹,同时进行了一次思想品德教育,让学生在考查中净化灵魂。根据对联的相关知识,此联可对为:英雄教师殷雪梅,瞬间壮举铸师魂。 7、在综合性学习中考查对联(河南省试验区中考题)

例11: 张军等五位同学组成了研究“对联”的小组,他们收集了很多对联,整理了有关对联的知识。假如你是这个小组的成员,请接着完成下面的工作。 1.下面⑴⑵两题,任选一题作答。

⑴下列对联写的是河南哪处名胜?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少室山下禅林静,五乳峰前钟馨悠( )

②朱仙镇血战丧敌胆,风波亭长恨遗千秋( ) ③歌吟总带忧民泪,颠沛仍怀爱国心( )

④定三分,烧博望,出祁山,大名不朽;气周瑜,屏司马,擒孟获,千古流传( )

A.巩义杜甫故居 B.汤阴岳飞庙 C.南阳卧龙岗 D.嵩山少林寺 ⑵给下列对联归类,把相应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①东风吹出千山绿,春雨洒来万象新( )

②死者长已矣,死而能伸民志伸国权,死犹不死! 生而为何乎?生而成为奴隶为牛马,生亦徒生!( ) ③远求海外珍藏本,快读人间未见书( )

④海枯石烂同心永结,地阔天高比翼齐飞( ) A.春联 B.婚联 C.挽联 D.行业联

例12:邻居王阿姨家的对联贴反了:“爆竹两三声人间是岁”被贴在了左边,“梅花四五点天下皆春”被贴在了右边。请你依据对联的有关知识,用得体的语言向她说明。把要说的话写在下面。

有关知识:上联,末字是仄声韵(一般是第三声、第四声),贴在右边;下联,末字是平声韵(一般是第一声、第二声),贴在左边。

简析:例11,结合平时的文化知识积累,较强的感悟能力,这道题做起来就轻而易举了。答案就很自然地推导出来。DBACACDB 例12.王阿姨,您好!您家的这副对联真好!不过,这副对联贴反了。因为“岁”字是第四声,这句是上联,应该贴在右边;“春”字是第一声,这句是下联,应该贴在左边。我帮您换过来好吗? 四、小结

不管是何种题型的对联,请同学们牢记“一读二析三想四选”: 一读:认真读题,明确答题要求。 二析:仔细分析,找出有效信息。(特别关注敏感词:数量词、色彩词、动词、专用名词)

三联:联系对联特征,反复揣摩已知信息, 联系生活积累,展开丰富联想想象, 运用多种思维,纵向横向进行比较。

四选:筛选过滤思索结果,准确表达完成答题。 五、对联擂台赛:(中考语文对联专项训练) 1.(2003年福州)名胜古迹对联往往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根据下列对联内容,联系所学的古诗文,在括号内写出相应的名胜古迹。

(1)黄鹤偶乘沧海月 白云常带楚江秋 ( ) (2)我其仙乎吞云梦者八九 登斯楼也览气象兮万千 ( ) (3)四顾八荒茫天何其高也 一览众山小人奚足算哉 ( ) 2.(2004年益阳)下面的对联各是哪部章回小说的目录?请在括号里写出这部小说的名称。

(1)吴学究双掌连环计,宋公明三打祝家庄。( ) (2)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 3.(2001年厦门)下面给出上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上联:忆往昔刘备三顾草庐传佳话 下联: 4.(2004年黄冈)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副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5.(2004年烟台)品读对联,联系选文(无题)回答问题。 凌云劲竹真君子 空谷幽兰绝美人

(1)选文中有两个词语恰到好处的表现了上联对竹子的赞美,这两个词语是 、 。

(2)下联赞美了兰花怎样的品格?下列词语中有一个最能代表兰花品格,这个词语是 。(A、纯朴坚韧 B、桀骜不群 C、高雅绝俗 D、默默无闻) (3)在古今中外的名人中,哪些人具有对联中的竹子或兰花的品格?请各举一例,写出姓名、事例或他本人的名言诗句(选文中出现的例子除外)。

具有竹子品格的: 具有兰花品格的: 6.下面两副对联所指的作家分别是谁,请将姓名及其主要作品集填在横线上 (1)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 。 (2)唐代论诗人,李杜以远,唯有几篇新乐府 苏州怀刺史,湖山之边,尚有三庙旧祠堂

、 。 7.《醉翁亭记》语言形式优美,尤其是对偶句充分体现了汉语言的美感。请以“欧阳修与百姓同乐”为上联,联系《岳阳楼记》一文,拟一个下联。 上联:欧阳修与百姓同乐 下联:

8.有人曾见过一副美国作家斯诺与剧作家姚克合写的悼念鲁迅的挽联。但由于其记忆模糊,上联有两个字缺漏,请根据下联补全上联内容。 译著尚未成功,惊闻殒星,中国何人领 先生已经作古,痛忆旧雨,文坛从此感彷徨 9.根据课文内容,将对偶句补充完整。

岳阳楼上范仲淹作文寄情, 欧阳修 。 10.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1)上联:忆往昔沧桑岁月 下联: (2)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 11.对对联。

(1)上联: ,下联:花静鸟谈天。

(2)上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 12.诸葛亮凭借才智,辅佐刘备争得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立了盖世功业。相传他曾推演兵法,聚石布成八阵图。下面一副对联是杜甫对他的评价,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功盖三分国 下联:名成

13.林则徐赴广州查禁鸦片后被任命为两广总督,他在总督府写了一副对联以自勉,表现自己光明磊落的胸怀与刚正不阿、无私无畏的品格,请你补出上联。 上联: , ;下联: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14.徐特立先生曾经赠给青年人一副对联,请你补充完整。 上联:有关家国书常读 下联: 15.对联创作。

(1)上联是:海安花鼓誉满神州

从下列提示中选出一个对象对出下联:品王佳酿、海林内衣、中洋河豚。 , 。

(2)下面是教师节某学生献给辛勤的园丁的一副对联,请你似写下联。 上联:无声润物三春雨 下联: 答案:

1.①黄鹤楼 ②岳阳楼 ③泰山 2.①《水浒传》②《西游记》 3.看今朝陈毅四上茅山谱新章

4.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1)挺拔刚正 宁折不弯 (2)C (3)答案举例:(竹子)苏武 北海牧羊,宁死不降;鲁迅 横眉冷对千夫指。 (兰花)陶渊明 隐居田园,不媚世俗;

刘禹锡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6.(1)蒲松龄、《聊斋志异》 (2)白居易、《新乐府》或《白氏长庆集》 7.宽对即可,例如:“范仲淹以天下为忧”或“范仲淹先天下而忧”等。 8.呐喊

9.醉翁亭里(中) 与民同乐 10.(1)看今朝锦绣江(河)山 (2)论天下大事、尝百年佳酿、赏人间奇景等。 11.(1)水清鱼读月 (2)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12.八阵图

13.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14.无益身心事莫为 15.(1)示例::品王佳酿,驰名中外 海林内衣,情暖人间 中洋河豚,香飘四海

(2)有志肓才一代功

附:初中语文课文有关名胜和名家的对联辑录

一、名胜对联辑录

1、滁州醉翁亭:翁去八百年,醉乡犹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2、湖南岳阳楼:四面湖山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

3、九江琵琶亭:灯影幢幢,凄绝暗风吹雨夜;荻花瑟瑟,魂销明月绕船时。 4、黄州赤壁:铜琶铁板,大江东去;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5、成都社甫草堂:草堂留后世;诗圣著千秋。

6、洞庭月,衡岳云,巫山雨,波撼气蒸,揽天下风光,堪称独步;崔灏诗,范相记,王勃序,两楼一出阁,数江南文物,各有千秋。—— (《黄鹤楼诗》《岳阳楼记》《滕王阁序》 )

二、与课文相关的名家对联辑录

1、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颂孔子

2、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颂屈原 3、诸葛亮:a.志见出师表;好为梁父吟。b.两表一对,鞠躬尽瘁酬三顾;鼎足七出, 威德咸孚足千秋。

4、金石文章空八代,江山姓氏著千秋。——颂韩愈 5、韩潮学派百三汇,公起文章八代衰。——颂韩愈

6、兵甲富于胸中,一代功名高宋室;忧乐关乎天下,千秋俎豆重苏台。——颂范仲淹

7、犹留正气参天地,永剩丹心照古今。——颂文天祥 8、宰相状元余事之,文章义节两兼之。——颂文天祥

9、铁板铜琶,继东坡高唱大江东去;美芹悲黍,冀南宋莫随鸿雁南飞。——颂辛弃疾

10、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撰联颂项羽、勾践

11、一代君权痛蚕室,千秋史笔溯龙门。——颂司马迁

12、刚正不阿,留得正气凌霄汉;幽而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颂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