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钢与铸铁的拉伸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碳钢与铸铁的拉伸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b7eb104431b90d6c85c7aa

图1

其中H=22mm ,C=155mm ,B=8mm 。厚度:8mm.。在图1的测量电桥中,若在四

个桥臂上接入规格相同的电阻应变片,它们的电阻值为R,灵敏系数为K。当构件变形后,各桥臂电阻的变化分别为?R1、?R2、?R3、?R4,它们所感受的应变相应为?1、?2、?3、

?4,则BD端的输出电压由下式给出

UAC?R1?R2?R3?R4(???)4RRRR UKUK?AC(?1??2??3??4)?AC?k44

UBD?由此可得应变仪的读数应变为

εd=ε1+ε2+ε3+ε

分析。 四、实验步骤 1、单臂测量

4

在实验中采用了六种不同的接线方式,但其读数应变与被测点应变间的关系均可按上式进行

采用半桥接线法,测量等强度梁上四个应变片的应变值。将等强度梁上每一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不同通道的接线柱A、B上,补偿块上的温度补偿应变片接在应变仪的接线柱B、C上,并使应变仪处于半桥测量状态。等强度梁载荷为法码加载,其中法码每个重1.05㎏,每套装置配4个法码。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的操作步骤参见NH-3型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说明书。记录各级载荷作用下的读数应变。

2、半桥测量

采用半桥接线法。选择等强度梁上两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的接线柱A、B和B、C上,应变仪为半桥测量状态,应变仪作必要的调节后,按步骤1的方法加载并记录读数应变。

3、相对两臂测量

采用全桥接线法。选择等强度梁上两个应变片,分别接在应变仪的接线柱A、B和C、D,应变仪为全桥测量状态。应变仪作必要调节后,按步骤1的方法进行实验。

4、全桥测量

采用全桥接线法。将等强度梁上的四个应变片有选择地接到应变仪的接线柱A、B、C、D之间,此时应变仪仍然处于全桥测量状态。应变仪作必要的调节后,按步骤1的方法进行实验。

5、串联测量

将等强度梁上的应变片(1)、(4)和应变片(2)、(3)分别串联后按图2半桥接线,应变仪为半桥测量状态。应变仪作必要的调节后,按步骤1进行实验。 6、并联测量

将等强度梁上的应变片(1)、(4)和(2)、(3)分别并联后按图3半桥接线,应变仪为半桥测量状态。应变仪作必要调节后,按步骤1进行实验。

图1测量电桥 图2串联半桥线路 图3并联半桥线路 五、实验报告

1、按步骤完成实验,并制成表格整理各种接法的实验数据。 2、比较各种桥路接线方式的测量灵敏度。 3、计算各点应力值大小。(按公式ζ实 =Eε六、思考题

分析各种桥路接线方式中温度补偿的实现方式。

计算 )

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开放性实验)

一、目的

1、初步掌握常温用电阻应变片的粘贴技术。

2、在拉伸试件上粘贴应变片、接线、防潮、检查贴片质量。 二、实验器材

1、纸基应变片。 2、502粘结剂。 3、20瓦电烙铁、镊子等。 4、板状试件、温度补偿块。

5、砂纸、丙酮、酒精及石腊、接线端子、连接导线。 6、卡尺、直尺、角尺、划线针、低压兆欧表及数字万用表。

三、应变片及应变片在板状试件的粘贴位置如图1所示

图1

本次实验所采用的应变片为箔式纸基浸胶电阻应变片,此应变片基底用绝缘薄纸浸上胶基,加以康铜或镍铬箔片,利用光刻技术腐蚀成栅状,再焊上引出线涂上复盖层。这种应变片尺寸准确,价格便宜,使用颇广。 四、注意事项

1、在涂胶前要求操作者把手洗干净。

2、502胶粘结力很强,且有强烈的刺激异味,应避免过量吸人,如皮肤或衣物被粘住,应以丙酮浸洗,避免用力拉扯。 五、实验报告

1、画试样简图,并将布片及编号标明。 2、简速整个试验过程。 六、预习及思考讨论题

预习本节内容,并回答以下思考讨论题。

1、为什么敏感栅中线一定要与测点方位重合?

2、检查应变片与试件之间的绝缘电阻值若为零或者不为零但小于50兆欧,试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处理?

3、检查贴片质量,如发现应变片阻值与原阻值相差很大,试分析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应如何处理?

桥路实验的设计(实验四)

一、概述

在单向应力状态下应力、应变测量,是材料力学实验的基本内容之一。用同学们自己在板状试件上贴的电阻应变片,按要求去设计不同的应变电桥桥路来完成实验任务。通过该项试验同学应学会如何组织一项电测实验,掌握电阻应变仪测量技术,掌握借助实验手段来分析一点上应力的方法。

二、实验任务

1.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写出预习报告。

2.测量板状试样的弹性模量E。(单位Gpa,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3.测量板状试样的横向变形系数?。(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4.每组同学设计3-4种不同的应变电桥桥路进行测量,并求出其桥臂系数?。 三、实验设备 1.板状试样;

2.微机控制电子万能材料试验机、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 3.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 4.游标卡尺; 四、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本设计性实验的名称、目的。 2.简述实验原理。(实验在比例极限内进行) 3.按指导书要求设计实验方案和实验步骤。 4.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5.用不同桥路测出的数据计算弹性模量E。 五、预习要求及思考题

1.复习材料力学(Ⅰ)总有关部分。 2.学习有关实验应力分析教材.

(1) 实验应力分析 张如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 实验力学基础 宋逸先 水力电力出版社 (3) 材料力学实验指导书

3.按什么方向贴片可以或得较高的测试灵敏度?采用什么组桥方式可以得到较高的桥臂系数?

4.测量轴向应变如何消除偏心弯曲?如何消除温度影响? 六、注意事项

1.在测量过程中不要触动导线,以减少因接触电阻改变造成的误差。 2.温度补偿片应靠近工作电阻片放置,是它们所处的环境温度相同。 3.工作应力不超过比例极限的80%。

弯扭组合的主应力和内力的测定(实验五)

一、概述

弯扭组合实验是材料力学实验重要内容。在工程中的构件所承受的载荷和变形一般都比较复杂,但总可以简化为几种简单载荷和几种基本变形形式的组合。 二、实验目的

1.学习综合性实验的基本方法,培养实验的设计能力。

2.培养利用实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实验数据处理的能力。 4.掌握组合变形试样内力的测量方法。

三、实验任务

1.根据设计任务要求,写出预习报告。

2.测定弯扭圆管在平面应力状态下一点的主应力大小及方向。 3 .测定圆管在弯扭组合下的弯矩和扭矩。 4.设计几种不同的组桥方式进行测试。 5. 设计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6. 计算A点、B点、C点、D点的主应力的大小及方向。

7. 根据实测结果计算由不同桥路分离出的内力分量弯矩M、剪力Q和扭矩Mn。 四、实验设备及试件

1.多功能组合实验装置一台; 2. TS3860型静态数字应变仪一台; 3.弯扭组合变形梁一根;

4.有关数据:薄壁圆筒材料:45#钢 尺寸:D = 37㎜,壁厚h = 2.1㎜,L1 = 157㎜,

L2 = 162㎜,机械指标:E = 210GPa ??0.29;载荷:20㎏、40㎏、60㎏、80㎏。 五、实验报告要求

1.简述本试验名称、目的和要求、实验设备和装置。 2.概述实验原理和方法。

3.报告中的步骤、试验记录数据、试验计算结果等应齐全。

六、预习及讨论

1.预习本实验指导书;

2.复习材料力学(Ⅰ)中有关组合受应力状态强度计算的内容。 3.学习有关实验应力分析教材.

4.测量单一内力分量引起的应变,还可以哪几种桥路接线法?

5.测弯矩时,这里用两枚纵向片组成相互补偿电桥,也可只用一枚纵向片,外补偿电桥,两种方法何者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