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金融》习题册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财政与金融》习题册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e9eaeef4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1b

精品文档

《财政与金融》习题册

第一讲 财政导论

一、名词解释

1、财政(“国家分配论”观点):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外部效应:当生产或使用某种产品时,除了生产者和消费者本身付出一定成本或享受一定好处外,也对其他人产生额外的成本或效益,但生产者或消费者并未进行赔偿或得到报酬。

3、公共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产品。

二、填空题

1、“国家分配论”认为:财政是国家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

2、“公共财政论”认为财政即公共财政是指公共部门的(公共经济)行为。 3、通过财政分配满足的需要,其性质属于(社会公共需要)。

4、公共财政学的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决定着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 5、公共产品应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6、税收属于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

7、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追求(效率)与(公平)。

三、单项选择题

1、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A )。

A 国家 B 政府 C 政党 D 民众 2、财政分配的对象是( C )。

A 国民生产总值 B 商品价值 C 一部分社会产品 D 社会总产值 3、财政分配的目的是( D )。

A 增加就业 B 调节社会收入 C 满足经济发展需要 D 满足社会公共需要 4、一般认为,物价上涨率在( D )以下可视为物价稳定。 A 0 B 1% C 3% D 5%

四、多项选择题

1、属于典型的社会公共需要的是( A B E )。

A 卫生保健 B 生态环境保护 C 医疗事业 D 邮政电信 E 公安司法 2、经济稳定的含义包括( C E )。

1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A充分就业 B 通货紧缩 C 物价稳定 D 经济滞胀 E 经济增长 3、实现财政资源配置职能的手段有( B D E )。

A “相机抉择” B投资性支出 C “自动稳定器” D财政收入 E转移性支出

五、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1、经济稳定是指在经济适度增长中的稳定。( √ ) 2、充分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的人都参加就业。( × ) 3、公共产品一般都是无形产品。 ( × )

4、财政收支活动既参与国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又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 √ )

六、简答题

1、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思路。

答:公共财政理论的基本思路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的被归结为效率与公平,而在追求效率与公平的过程中,若由社会自发去实现,往往会出现许多问题,即存在着市场失灵。要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有一个为公众服务的部门,也就是政府,从社会整体利益和宏观角度出发,去主动地干预,引导企业和个人向着正确的目标迈进,从而产生了公共财政的职能。

2、市场失灵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1)公共产品和混合产品

(2)外部效应(或称外部性) (3)规模效益

(4)失业、通货膨胀与经济失衡 (5)人们的主观性 (6)收入分配

3、财政的职能有哪些?每种职能由哪些手段实现?

1投资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3财政收入 答:(1)资源配置职能 实现手段:○1税收 ○2转移性支出 ○3投资性支出 (2)收入分配职能 实现手段:○

1“相机抉择” ○2“自动稳定器” (3)经济稳定职能 实现手段: ○

3税收和财政投资 ○4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 ○

七、论述题

财政的三大职能。 答题要点: 1、资源配置职能

资源配置是指运用有限的资源形成一定的资产结构、产业结构以及技术结构和地区结构,达到优化资源结构的目的。

实现手段:(1)投资性支出 (2)转移性支出 (3)财政收入

2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收入分配职能

收入分配是指国民收入的分配,即每个人或企业在国家一年所生产的总产品中所获得的份额大小。

实现手段:(1)税收 (2)转移性支出 (3)投资性支出 3、经济稳定职能

经济稳定的含义是实现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 实现手段:(1)“相机抉择” (2)“自动稳定器”

(3)税收和财政投资 (4)基础建设和公共服务

具体参考P9~P12

第二讲 财政支出概述

一、填空题

1、按支出最终用途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补偿性)支出、(积累性)支出和(消费性)支出。

2、按支出的经济性质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购买性)支出和(补偿性)支出。 3、按支出的受益范围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普通)支出和(特殊)支出。 4、按支出的目的不同,可将财政支出分为(预防性)支出和(创造性)支出。 5、公平分配是提高效率的(前提);效率是公平分配的(基础)。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属于经济建设费支出的是( A B D )。

A 增拨国企流动资金 B 科技三费 C 文物研究费 D 国道建设费 E 医疗经费 2、下列属于购买性支出的是( A C D E )。

A 文教科卫支出 B 社会救济 C 国企技改资金 D 国道建设费 E 医疗经费 3、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因素有( A B D )

A 经济因素 B 社会因素 C 法律因素 D 政治因素 E 国际因素

三、判断并简要说明理由

1、经济建设支出是我国财政支出中一项最重要的支出。( √ ) 2、企业流动资金的筹措应以财政拨款为主。( × )

四、简答题

1、按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进行分类的意义?

答:1、政府购买性支出直接影响着社会的生产与就业,对资源配置的调节作用较强;而转移性支出的作用主要是调节国家收入分配;

3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2、政府的购买性支出必须遵守市场的等价交换原则,因而对政府具有较强的约束;而转移性支出是单方面的支出,没有效益衡量标准,所以对政府的约束则相对较模糊;

3、企业想获得购买性支出这部分财政资金就必须通过市场竞争,所以对其效益约束严格;而转移性支出的获得,主要是依靠同政府谈判的能力,对其效益约束不明确。 2、财政支出的原则。

答:1、量入为出的原则;2、优化支出结构的原则;3、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原则。 3、优化支出结构要处理好哪些关系? 答:(1)要正确处理积累与消费的比例关系; (2)要正确处理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

(3)要正确处理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之间的比例关系。

第三讲 财政支出的具体形式

一、名词解释

1、社会保障:政府按照国家法律规定,向丧失劳动能力,失去就业机会以及遇到其他不幸事故而面临经济困难的公民所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

2、财政补贴: 一国政府为调节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及社会经济生活,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方针政策的需要,以直接或间接方式,对微观经济主体所实施的一种经济补偿。 3、政府采购: 又称公共采购是指各级政府为了日常政务活动的开展或者为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和程序,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行为。

二、填空题

1、从投资性支出的特点上看,它主要是以追求(社会效益)为主,而不以(盈利)为目的。

2、教育属于混合产品,基础教育应由(政府)投资,高等教育应由(市场)投资。 3、科研属于混合产品,基础性科研应由(政府)投资,应用性科研应由(市场)投资。 4、社会保障支出具体形式有四种,分别是(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

5、(社会救济)是指政府对遭受不可抗力或其他原因无法维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城乡居民提供的一次或多次、短期或长期的物质帮助或资金救助。

6、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为保证退休、退伍军人、烈军属一定的生活水平,而向他们提供的资助、就业等服务,是属于(优抚安置)。

7、(社会福利)是政府或社会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对居民住宅、公共卫生、环境保护、基础教育等事业方面的财政支出。

4欢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