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电大“一村一”畜牧专业教学实施细则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5年电大“一村一”畜牧专业教学实施细则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7f8016d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83

内蒙古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专科)教 学 实 施 细 则

责任教师 :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专科)是教育部启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专业之一。为搞好我区“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畜牧专业的教学工作,保证该专业教学工作在全区统一指导下进行,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畜牧专业课程开放试点教学实施方案要求,结合我区“一村一”试点教学点的实际,制定本专业实施细则,以便对全区的教学起指导和帮助作用。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学习要求

本专业培养培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能从事畜牧技术指导、操作及经营管理等工作的高等应用型专门人才。

在政治思想道德方面,拥护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热爱农业、农村工作,有社会责任感,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遵纪守法,有良好的社会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在业务知识和能力方面,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及分析、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和组织生产的初步能力,对本专业的先进科学技术有所了解。

基本要求:身心健康,能承担基层畜牧生产管理、技术指导等工作。 畜牧专业属于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最低毕业总学分为76学分。

二、课程模块及课程设置

本专业共设置6个模块,共计76学分。分别是:公共基础课模块8学分;专业基础课模块20学分;专业课模块16学分;专业课一模块8学分;通识课2学分;综合实践13学分;专业拓展学分9学分。中央电大最低考试学分为61学分。

1.公共基础课: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8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8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13学分。 统设必修课为: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信息技术应用,共8学分;统设选修课:开放英语ABC 为5学分。

2. 专业基础课: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20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0学分,模块设置最低学分为40学分。统设必修课:动物繁殖基础、动物营养基础,共10学分。统设选修课:家畜解剖基础、动物生理基础、动物遗传基础、兽医基础、家畜环境卫生与设施、农村政策法规、农村环境保护等,共选30学分。

3. 专业课和专业课一:此两个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共为24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4学分,模块最低设置学分为40学分。统设必修课:饲养与饲料;另外,养禽技术、养牛技术、养猪技术、养羊技术4门课程中必修2门,共计3门必修课,12学分。

统设选修课:动物常见病防治、动物检疫技术、畜产品加工技术、特种动物养殖、宠物饲养、水产养殖技术、农村发展概论等,共选32学分。

4. 通识课:该模块最低中央电大考试学分为0学分,模块最低毕业学分为2学分,内蒙电大设置学分为14学分。该模块课程包括工具书与文献检索、实用写作、金融基础知识、职业与人生、信息技术与信息管理、个人理财、实用法律基础等。

5. 综合实践: 本专业综合实践模块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其中生产实习8学分,毕业作业安排5学分。本模块设置最低学分13学分,最低毕业学分13学分。

三、专业师资与教学设备

内蒙古广播电视大学承担着本省“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畜牧专业的教学管理和教学服务工作。配备1名专业负责人,和多名课程责任教师。专业负责人具有本学科或相关学科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具有硕士以上(含)学位及3年以上高校(科研机构)工作经历。课程责任教师也是熟悉该专业及课程的专兼职教师。

同时,省级电大和教学点配备有适应开放教育学习使用的各种硬件支撑条件,包括:视听教室,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教室,语音教室,讨论和辅导教室等;其次是要有教学及管理的软件支持条件,包括一定数量的专职管理人员、比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与办法、根据中央电大的要求配备教务管理软件、全套教学资源,并与中央电大及其他教学点之间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

县级教学点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畜牧专业教学组织与管理的主要实施者。需聘请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职称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尤其是熟悉远程教育技术手段的专业骨干教师担任课程辅导教师,对本专业的教学工作负责具体的组织与落实。县级教学点应提供多套与本专业及所开课程有关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及学习参考资料,包括图书、杂志、VCD、CAI等,供学生使用、借阅,提供学生使用数字化图书馆的条件。

教学点在每年的春秋两季为学员课程注册。课程辅导教师应能够利用多种媒体教材进行教学,并加强集中辅导,加强对学习小组活动的指导;指导学生完成平时作业并认真阅改、及时发还;建立学生档案,记载学生参加辅导答疑、小组学习、完成作业、平时成绩等情况。

四、教学模式

注重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根据农业生产特点和解决农民学员工学矛盾的需要,教学方式主要采用电视教学、网络教学、集中面授、个别辅导、学习小组等相结合的方式,同时适应农村学习者学习需要,提供价格低廉、方便实用、利于学员自主学习的课程学习包。

教师应积极探索多种媒体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为学员提供教学辅助信息,鼓励学员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勇于探索。学员在教师的指导下,应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教学包(课程学习指南、文字教材、学习指导VCD、课程形成性考核册及考核说明)、教师提供的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源及其他网络资源开展个别化自主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员与教师应通过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远程教育网、内蒙古电大在线教学平台和E_mail、电话等传输手段积极互动,保证学员有问题能及时得到解决。

五、教学组织形式

为了贯彻“以学员为中心”的教育思想,教学组织形式注重“以学员个别化学习为主,教师辅导为辅”的教学模式,倡导学员自主学习。开展适合农村学员学习特点的多种形式的教学支持服务。如:成立学习小组,一般按课程组织,学期末解散,定期组织课程重点、难点、作业的讨论,参加社会调查、社会实践、课程实验、教师辅导、答疑等活动。同时充分考虑学员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技能、经验与兴趣,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展开形式多样的重点、难点、大作业,以及实验和实训的集中辅导,努力培养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协作学习能力。

(一)入学教育安排

每学期开学前,县级教学点组织全体新学员集中不少于7天的学习,进行以信息技术应用和专业思想为主的入学教育。通过入学教育集中培训,使学生了解畜牧专业的特点、要求、教学方式和管理方式,对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学习要求与方式、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和课程的实施与组织、综合实践教学的要求、学习支持服务等有基本的了解,同时应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利用网络获得信息和学习支持服务的能力。熟悉电大开放教育新的学习环境,建立与开放教育相适应的新的学习理念,掌握“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的学习方法,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二)课程教学 1、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开放教育学员,也是“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试点学员的主要学习形式。学

员要根据自己的生产、生活安排和教学点提供的教学工作安排表,制定一份详细的自主学习计划,并按照计划有步骤实施自学计划。包括自主阅读教材,积极思考,记录疑难问题,独立完成教材中的练习题和形成性考核册,及时检查自学效果。

2、网络教学

中央电大统设课的有关教学文件、课程设计方案、课程辅导文本等在新课开出前及学期中陆续提供在网上相应的专业和课程中,新开课程、滚动课程每学期网上有相应的教学和教研活动,期末时有相应的辅导。课程BBS,为广大师生提供一个在线交流平台,应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利用网络学习,积极参加网上教学活动。同时,内蒙古电大也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了静态学习资源和网上实时互动安排,方便了本省学员的及时和随时学习。

3、面授辅导

集中面授辅导是学员释疑解惑的主要途径。在自学文字教材和音像学习中,学员积累了许多问题,需要老师给予解答和帮助。因此,学员要经常参加县级电大或乡镇学习点安排的集中教学辅导,积极提问,并作好课堂笔记。教学点要聘请既懂业务知识和技能,又熟悉开放教育理论的教师,为学员进行集中辅导答疑。并以组织讨论以帮助学员深入理解教材内容。

各单位的专职或兼职辅导教师,应选择学生方便的时间安排到校集中讲解、答疑。集中面授辅导除针对课程的重点、难点进行适量讲解和答疑以外,更应为学生提供案例分析训练的机会和指导。提倡辅导教师采用案例、任务驱动教学方式进行辅导以及实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面授辅导不提倡系统讲授,应指导学生使用录像教材,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4、作业及课程实习实验

课程实验、实习及作业,作为形成性考核的内容,必须按中央电大统一要求组织完成。课程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总成绩的20%~50%。学生未完成实验、实习和实验、实习不及格或平时作业完成未达50%以上者,不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各门课程具体安排见课程教学设计方案及课程学习指南。课程实践环节成绩记入课程学习成绩,没有完成课程实践环节的不能取得课程学分。

(三)综合实践教学安排

本专业综合实践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统设必修,共13学分。综合实践环节不得免修、免考。具体包括生产实习和毕业作业,生产实习安排8周,计8学分,毕业作业安排5周,计5学分。可结合当地生产实际安排,将所学理论知识、技能综合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央电大提供生产实习大纲和毕业作业要求,试点教学点应按照大纲要求进行,并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