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土地资源管理专业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DOC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195af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2a

测量与地图学(Surveying and Cartography)

课程名称:测量与地图学(Surveying and Cartography)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授课学时:108(72+36) 学分:5 周学时:6 开课学期:3

课程目标:掌握普通测量学的基本理论、主要技术方法以及发展动向。了解测量学在土地资源管理中的地位及其应用,能够熟练操作主要的测绘仪器,胜任普通测量工作,为进一步学习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奠定必要的基础。

主要内容:介绍普通测量和工程测量的一般理论、技术方法等基本知识。包括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水准测量;经纬仪与角度测量;距离测量与直线定向;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小地区控制测量;GPS技术及应用。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包括实验和实习两大环节,其中实验项目4个,共20个学时,包括经纬仪操作与使用(6学时),水准仪操作与使用(4学时),距离量测(4学时),大平板仪操作与使用(6学时)。外业实习2周。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试,按平时作业加期末考试评价,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测量与地图学》(第二版),王慧麟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测量学》,同济、清华大学合编,测绘出版社。

地籍与房产测量(Survey for Cadaster and Real Estate)

课程名称:地籍与房产测量(Survey for Cadaster and Real Estate)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90(54+36) 学分:3 周学时:5 开课学期:4 课程目标:熟练掌握地籍测量、房产测量及其他工程测量的技术。

主要内容:讲授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的基本原理和过程,地形图的识读与应用,地籍测量,数字化测图以及土地利用与管理中的其他测量工作相关内容。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操作练习20学时;野外实习2周。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地籍测量》,王侬主编,测绘出版社。

5

参考书目:1.《地籍测量学》,詹长根等主编,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2. 《地籍调查与地籍测量学》,章书寿,孙在宏著,测绘出版社。3.《房地产测绘》,顾鸿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土地经济学(Land Economics)

课程名称:土地经济学(Land Economics)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学分:4 周学时:4 开课学期:5

课程目标:掌握土地价值、土地利用经济、土地制度三方面内容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土地的供给与需求、土地利用经济原理、土地分区利用、土地集约利用、土地规模利用、土地计划利用、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制度概论、中国现行土地所有制、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中国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港台地区和国外现行土地制度、地租理论、土地价格、土地市场、土地金融、土地税收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

课程考核与评价:平时作业加期末闭卷考试,作业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土地经济学》,毕宝德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四版)。

参考书目:1.《土地经济学》,刘书楷等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城市土地经济学》,李鸿昌等主编,科学普及出版社。

土地管理学 (Land Use Management)

课程名称:土地管理学 (Land Use Manage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54 学分:3 周学时:3 开课学期:4

课程目标:掌握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了解土地利用管理的各项具体环节和内容,训练和提高处理土地利用管理问题的能力。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管理的概念、体系和研究方法,土地利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土地利用管理的一般过程,土地利用规划与计划管理,土地的征用与划拨,建设用地管理,农用地管理,土地开发复垦管理,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等。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结合毕业综合实习到土地管理部门参与实际工作。

6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 《土地管理学》,朱道林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建设用地管理》,陈立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2.《建设用地管理》,黄华明,天津出版社;3. 《土地利用管理》,欧名豪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不动产估价(Real Estate Assessment)

课程名称:不动产估价(Real Estate Assessment)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90 学分:4 周学时:5 开课学期:4

课程目标:掌握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基本内容和基本方法,学会城镇土地定级、城镇土地基准地价和宗地地价评估的方法和实施。

主要内容:主要介绍土地估价的基本理论,土地估价的几种常用方法;市场比较法、收益还原法、剩余法、成本逼近法、路线价估价法等基本的估价方法和应用估价方法,土地估价实务等。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安排到实地或某土地管理部门进行土地估价实习1周。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不动产估价》,艾建国、吴群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1.《土地估价理论与方法》,国土资源部土地估价师资格考试委员会主编,地质出版社;2.《房地产估价》,叶剑平主编,中国人大出版社;3.《中国地产估价手册》,改革出版社;4.《房地产估价》,王家庭编著,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5.《城市地产评估》,林增杰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土地资源学(Land Resources)

课程名称:土地资源学(Land Resources)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学分:4 周学时:4 开课学期:4

课程目标:掌握土地资源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弄清土地资源的形成发展及地域分异规律,掌握土地评价和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原理,并能应用土地评价的原理开展土地评价,为区域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与决策服务。

7

主要内容:介绍土地资源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土地资源的构成与类型,土地资源调查与评价,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土地资源的利用、保护、整治,中国和世界的土地资源现状、问题与对策,我国的土地资源分区等。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实习2天,主要为土地资源野外调查。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试。其中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土地资源学》,刘黎明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1.《土地资源学》,王秋兵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土地资源学》,林培主编,北京农大出版社;3.《土地类型与土地评价》(第2版),倪绍祥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4.《土地资源学概论》,陈百明编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土地利用规划(Land Planning)

课程名称:土地利用规划 (Land Planning)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授课学时:72 学分:3 周学时:4 开课学期:6

课程目标:掌握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概念、任务和内容、体系和程序、理论和原则;在熟练分析规划区域内的自然条件和经济社会情况基础上,掌握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和人口、土地需求量预测以及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的方法,并能运用系统的思想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方案设计、方案评述和最优方案选取;在了解土地保护、土地整理、土地复垦和土地整治等土地利用专项规划的基础上,重点掌握基本农田保护区规划的原则、对象、程序和技术要点;另外,对土地利用详细规划的内容也要求有所了解。

主要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理论和原则、规划方法和规划管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包括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人口与土地需求量预测、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等)和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土地利用详细规划。

实践性教学内容与安排:课程实习3天。

课程考核与评价:闭卷考试、平时成绩占30%,考试成绩占70%。

教材:《土地利用规划学》(面向21世纪系列教材),王万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参考书目: 1.《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研究》,国家土地管理局土地利用规划司编,科学出版社;2.《土地利用规划学实习指导》,王万茂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