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佛家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2606cb4028915f804dc223

佛家拳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

项目简介

佛家拳起源于明末清初反清复明运动兴盛的时代,源自南少林。当时很多汉族志士不满满族的入侵和满清政府的残暴统治,掀起了反清复明运动。为了躲避清政府的追捕,不少人逃到南少林寻求庇护。

一百多年前,清政府以少林寺的武僧包庇、勾结太平天国“反贼”意图谋反的罪名,出动数千清兵火烧少林寺,少林僧人死伤无数。少林武僧益加海大师为了躲避清兵的追杀,带着徒弟李华宝借还俗之名扮装为卖艺人,一路南逃到了广东避难。1863年,他们沿珠江而下,来到了当时的香山县黄梁都的荔华两乡(现在的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和虎山村)。

由于两村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清廷不易觉察。而且两村自古就有习武的民风,村民热情好客,待他们二人如亲人,于是师徒两人就在当地安顿下来。当时又获准在村中兴办“团练”以抵制土匪,所以李华宝便留下来安心开馆教习武艺。从那时开始,佛家拳便在荔山村生根发芽并一直传至今日,馆名由当初的“鹰鹤山房”改为现在的“荔山中精武馆”。

佛家拳由于博采众长,融会贯通多种功夫于一体,然后又尽可能简捷的方式表现出来,尽管它有很多拳力刚猛、动作迅捷的技术动作,同时也有动作舒缓、柔和、用力阴柔的技术来提高练者的内功和内力。刚柔结合、内外兼修的独特之处。

2010年6月,佛家拳被列入珠海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分布区域及地理环境

斗门区乾务镇位于珠海市西部,陆地面积190.6平方公里,是全市地域面积最广的镇。下辖16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户籍人口为5.0268万人,流动人口2.8

万人,旅居港澳、海外乡亲3万人,是著名侨乡。该镇毗邻珠海港、珠海机场,珠峰大道、珠港大道贯穿全镇,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出口近在咫尺,建设中的广珠铁路西线在境内设立货运站,是珠海市实施“工业西进、城市西拓”的主战场。蔬菜、香蕉是乾务镇农业支柱产业,驰名全国的“斗门青蟹”、“重衣蟹”主要产于乾务水域,农业生态旅游项目发展前景广阔。

佛家拳主要分布于乾务镇荔山村、虎山村等村落。

历史渊源

斗门区荔山村佛家拳是正宗的少林功夫,源自福建省莆田少林寺。由于善和尚所创,出自佛门,所以称为佛家拳。相传李华宝自幼在莆田少林寺学艺,师从少林寺武艺高强的益加海大师。清廷以少林寺武僧包庇、勾结太平天国“反贼”,意图谋反的罪名,出动数千清兵火烧少林寺,少林僧人死伤无数,突出重围者纷纷远走他乡避难。益加海大师和其高徒李华宝为了躲避清兵追杀,扮装为卖艺人一路南逃。最后,沿珠江而下,于公元1864年(清同治二年)到达原香山县黄梁都(现珠海市斗门区)荔华(今乾务镇荔山村和虎山村)两乡。这里地处香山县的西南端,物产丰饶,三面环山,一面向海,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清廷不易察觉。而且自古以来,当地村民崇文尚武,热情好客,民风纯朴,他们待两位远方来客如亲人,悉心照料,师徒二人感恩图报,遂在当地安顿下来,开馆授徒,馆名为“鹰鹤山房”,

倾其平生绝学悉心传授给村中弟子,至今已传至第六代,有146年历史,现馆名为“荔山中精武馆”。

基本内容

荔山佛家拳的特色是注重实战,讲究基本功的训练,内外结合,强调下盘马步稳固,有学拳先站三年马的师训,与咏春、蔡里佛等拳种相比和服特色。主要步法为猴马步,两边开膝,弓步向外,手法有标手、横肘、鹤爪、阴阳掌等。一招一式攻防有序,形神俱备,灵活、多变、实用,绝无花架子,深受人们喜爱。

荔山佛家拳套路包括:五形拳、佛衣拳、飞鹰拳、二字拳、协心拳、小练拳、少林木人桩108式等。

具体拳法为: 1.飞鹰拳

上右猴马封掌、鹰马双推掌、鹰马十字掌、云手敬礼、退步敬礼、并步封掌、云手抱拳、右搭左推掌、左搭右推掌、右搭左推掌、一标手、二弹脚、回猴马疏手、上马云手双切掌、右搭左封、左搭右封、右搭左封、左挖右撑掌、转猴马、左挖右撑、转左鹰、猴马收掌、猴马破虎、鹰马后撞拳、鹰马后肘、二字马双勾拳、右搭左封掌、左搭右封掌、右搭左封掌、转左猴马、左挖右撑掌、转左鹰、上右脚右鹰、上左封门肩、上右封门肩、退步三拉手、捧龙、左手一批、右手一掌、收势。

2.四门头拳

敬礼、向右二字马左搭右沉底一榨、右二字马右搭左冲拳、提右膝右手向下批、右二字马右冲拳、左上脱手右冲拳、左下脱手右冲拳、左搭右拉手、右破排手、上左四平马转左二字马双更拳、右挖左鹰拳、上右二字马左挖右撑掌、右二字马右挖左撑掌、右二字马左搭右拉手、右二字马双撞拳、上四平马双压掌、转右二字马双撞拳、猴马左挖右单更、上右四平马双冲睁、上右二字马右搭左疏手、右二字马左搭右疏手、左扭马左单更手、上左二字马左披手、提右膝右搭左搭脱手、右冲拳、

左下脱手右冲拳、左下脱手右冲拳、四平马双伏掌、左转左搭跳起四平马合掌、四平马右冲拳、上右马右搭右扭马冲拳、左冲拳、左上步左挖右单更、上四平马右顶睁、转右虎马右挂拳、左转上右马右封门肩、左转上左马左封门肩、跳四平马左夹头右打拳、上右马右破排手、半捧龙、左搭手右阴掌、敬礼。

3.佛衣拳

敬礼、封掌、开三度四平马、封掌、双冲拳、运手收拳、向右二字马左鹤绑、左搭打、左运手、左插掌、左冲拳、向左二字马右鹤绑、右搭打、右运手、右插掌、右冲拳、运手收拳、向左二字马双挖打、向右二字马双挖打、回四平马双挖打、双撞拳、双封掌、运手收拳、向左二字马左搭右标掌、向右二字马右搭左标掌、向左破排手、向右破排手、回四平马右标更手、运手收拳、左单更、左手刹、左搭左下一阴掌、运手左阳掌、右单更、右手刹、右搭右下一阴掌、运手右阴掌、运手收拳、双标掌、双手刹开一字之势、合手一标、两手伏虎、向上双冲拳、两手伏虎、向上双冲拳、两手伏虎、左搭右阴掌、右搭左一拳、向右猴马折手、上左马左搭手右起鹤、回四平马左手标更、向左猴马折手、上右马右搭手左起鹤、回四平马右手标更、左二字马双夹手、二批手、右二字马双夹手、二批手、左搭右拉手、上右马右封门肩、上左马左封门肩、上右马右封门肩、退右马右标更手、退左马左标更手、回四平马右标更手、左鹤绑沉底一窄手、右鹤绑沉底一窄手、双举手、左挖右杀肘、右搭左阴掌、左挖右阴掌、挖左阳掌、右标更手、右移左标更手、二拉手封掌、上马右搭、上马左搭、右阴掌、退左马右疏手、退右马左疏手、回四平马右疏手、右标更手、合掌。

4.佛拳

敬礼、封掌、运手收拳、跳四平马两手对插掌、正面右左手标掌、向左二字马左搭右梳手、向右二字马右搭左梳手、提右脚右手向下批、右猴马拆手、上左马拉手拉手封掌(二次)、跳回四平马向左二字马左搭右梳手、向右二字马右搭左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