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 专题1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年中考1年模拟备战2020年中考语文 专题15 记叙文阅读(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417c3d09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69

的伤口也被填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将下面短语填入文中A.B.c空白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涨红着脸 ②瓮声瓮气 ③梗着脖子 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②③①

18.第①段划线句“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叮”字写出了主人公“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理。

19.下面对小说解读有误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部分即描写主人公自责苦恼的情状,设下悬念,引起读者的好奇心。 B.第⑥段写妻子“像一个义正辞严的法官”,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威严和正义。 C.第 ?段中的破折号可以看出“他”迟疑、犹豫的心理。

D.题目“坑”一语双关,既指路上的坑,也指主人公起初逃避责任时人性上的“坑”。 20.在文章最后一段空白处,补写景物描写的句子,使之符合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 【答案】

17.D18.恐慌不安19.B

20.示例:远处,如镜面般湛蓝的天空平展展地延伸着。 【解析】

17.试题分析: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1)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2)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如“瓮声瓮气”是形容声音粗大低沉。这正好可以反映“他”对妻子的不满。“涨红着脸”是他的秘密被妻子的“揭露”后的表情。至此答案已经明了,应选B项。

18.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表现力。“卧室的灯突然被点亮,像一只蚊虫叮在眼皮上”中的“叮”字,写出了主人公恐慌不安的心情。答此题,必须要读懂上下文的情节内容。上文写到他闯了祸,所以“叮”字自然反映了他紧张后怕的心理。

19.试题分析:B项对小说解读有误。“像一个义正辞严的法官”是“他”的感觉,是“他”做错事之后自然的心理感觉。并不是“为了突出妻子的威严和正义”。答此题要结合上下文来思考。

20.试题分析:补写景物描写的句子。所补写的景物描写要符合人物当时的心理状态。首先要读懂空白处的上文。此时“他”已良心发现,弥补了过错,心情应该是格外的轻松。所以所描写的景色应该是愉悦身心的。

十、【2018年中考重庆B卷】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下列小题。

风景 李小云

①从这个角度望出去,拇指和食指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小区里栉比的高楼,右边是起伏的群峰,刚下了一些小雪,灰秃秃的山顶上,多了些白色的点缀。好一幅美丽的水墨素描!小翠陶醉在这美丽的风景中。

②妈妈的责骂声把小翠从沉醉中惊醒,仔细一听,是骂热力公司的,这么冷的天,居然一大早就没了暖气。小翠伸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拿起桌上的报纸,一则启事吸引了她,市里要举办“泉市好人”画展,获奖作品将雕刻进广场的“泉市好人碑林”里。小翠怦然心动,立即决定参加这次比赛,画谁呢?她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没有理想的人选。

③她继续构思她的画作,忽然,一高一矮两个人,从远处径直走进了她手指框住的风景里。她有些气恼,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那是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学校组织去福利院做公益时认识的一个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有好一阵子没去了,正好送一幅雪景图给他。

④两人走到窗外,钩开地上的井盖。猫着腰向井里看,矮个子回身打开工具包,取出一条皮裤子,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矮个子穿上了那条肥肥的裤子,下到井里,高个子拿着手电朝里照着,吆喝着,和井下的矮子联络着。

⑤过了一会儿,矮个子从井口探出了头,和高个子交流着井下的情况,然后又钻下去了。高个子从背包里取了几样工具,一件一件递给井下的矮个子,那矮个子也一会儿探出头来取工具。一会儿又探出来放工具,矮个子终于从井下爬上来了,那条皮裤已经湿到膝盖以上,小翠惊讶地发现,皮裤上,丝丝粪便往下流淌,小翠感到一股恶臭从胃里猛地冒上来…

⑥矮个子脱下皮裤,那高个子在一旁帮忙,两人讨论着什么,他们把那些工具装入口袋里,走出了小翠的视野,那幅“素描”再一次跃入小翠的眼帘,朝阳柔柔的抚慰着远处的山、美丽的楼。

⑦“热力公司的人要挨家挨户供热冲洗管道!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妈妈骂骂咧咧进了屋,小翠没有回应妈妈,皮裤的湿冷和恶臭,又浮现在她脑海。

⑧“咚咚咚!”有人敲门。妈妈打开门,小举侧身看见是高个子和矮个子,他们说明来意,妈妈让进了他们。后面的场景是小翠看不到的,妈妈总是把她安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

⑨再见到这两个人的时候,还是在那个窗前:一高一矮,面带笑容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中,小翠像寻宝人突然现了神秘的宝藏一样,兴奋不己,这不就是泉市好人吗:她立即摊开纸笔,在雪白的素描纸最显眼的位置上勾勒出一高一矮两个身影。至于远远的山峰和错落的楼房,在这幅画中已然就是那星星点点的装饰。画作完结的时候,小翠在右下方郑重地写上标题,温暖的使者。

⑩秋天,小翠作为获奖作者代表,由妈妈陪着出席“泉市好人”画展颁奖仪式,会议结束后,她们随着人流进入碑林参观,小翠突然发现一幅制刻在碑上的版画;轮椅上的女孩在风中静静地作画,她的肩上栖息着一只美丽的白鸽,题日:坚强的翅膀。创作说明;她,因车祸截肢,却坚强不屈;她用心作画,用美温暖福利院的孩子。她为社会撒下爱的种子,为自己也为他人插上奋飞的翅膀。作者:佳佳。小翠含羞一笑,原来自己在不经意间,也成为了别人眼中的风景。

(选自“江山文学网”,有修改)

13.第④段中说“两人似乎在争执什么”,请根据文本写出他们的“争执”的内容。 14.第⑨段中画线的句子描写“灿烂的阳光”,其作用是什么? 15.请结合文本内容,具体分析小翠这一人物的形象特征。

16.文章题目“风景”,作者在文中写了哪些风景?

17.对文中有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拇指和食持框住的镜头里,左边是……右边是…”表明小翠在专注地构思画作。 B.“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委婉地表现了被妈妈的责骂声惊醒后小翠的不满。 C.“真是的,自己供不好暖,居然麻烦我们”,表现了妈妈对热力工人工作的不理解。 D.“妈妈总是把她置在另一个安静的房间里”,与下文的小翠“因车祸截肢”相呼应。 【答案】

13.①井里很脏,不要下到里面去维修 ②矮个子和高个子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14.①照应标题,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下文小翠画“泉市好人”。②使人物形象更鲜明,写出了矮个子和高个子帮居民冲洗供热管道后高兴的样子,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美好心灵。③凸显了小说的主题,对社会上乐于助人、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积极乐观的人们的赞美。

15.①小翠是一个心思细腻、内心善良、热心帮助别人的人。小翠在福利院主动帮助先天性心脏病的佳佳。

②热爱生活、心灵手巧的人。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

③积极乐观的残疾人。小翠虽然残疾,但积极面对生活,寻找生活中的美好。 16.①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

②矮个子和高个子忍受污臭修理管道的样子,以及在阳光下微笑的样子。 ③小翠身患残疾,但依然在窗前为社会好人作画。

④佳佳画笔下的小翠在风中静静作画,肩上栖息着白鸽的样子。17.B 【解析】

1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推测。根据后文中对下到井底里的工人出来后的表现可以看出,井底的工作很危险,而且很脏,所以可以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执,这井里这么脏,到底要下到里面去维修。再根据后文的情节,小翠认为这两个人是温暖的使者,并以他们为画作的内容参加画展获奖,可以看出小说要赞美这两个工作的无私奉献、爱岗敬业,从这一点来推测,他们可能是在争执,谁下到井里去维修。

14.本题考查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画线句主要突出阳光的灿烂,从内容来看,是为了以灿烂的阳光来陪衬一高一矮两个兢兢业业工作的工人,突出他们的心如阳光般灿烂;从全文要表现的主旨来看,小说以“风景”为题,而这风景正是出现在灿烂的阳光下,所以此处的环境描写还起到了照应标题的作用,以此引出小翠画作的构思,从而为文末点明主旨服务。

15.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题关键是了解文章内容,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然后结合具体内容来分析。从文章第③段,“她想画一幅雪景,送给福利院的佳佳”“他特别喜欢画画,从那时起,小翠就常常去教他”,可以看出小翠的善良、热心,她愿意主动去帮助一个福利院里的孩子;从⑨⑩两段的内容,我们了解到小翠画作的内容以及其所获得的奖项,可以看出她画艺的高超,对生活的观察力强,可以用一支画笔画出社会上的好人好事;从文末我们才知道,原来小翠是一个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再结

合前文中她的所做所想,可以看出她是一个面对生活积极而乐观的人。

点睛:概括人物形象,实际上是考查整体把握文本的能力。概括人物形象的前提要把握品读全文,防止答的不全或流于表面。答题时,可采用如下方法:找出句中能体现人物性格品质的原词;通过人物的具体事例概括出人物的品质和个性;从对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描写中整体感受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精心组织,做到言简意赅,尽量不要重复。

16.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概括。标题的“风景”一语双关,既指小翠所看到的美丽的生活实景,还指人物的美好品质,了解了这一点根据小说内容逐一概括即可。首先表现的是小翠醒来后隔窗所见到的高楼、群峰、小雪组成的自然美景,然后是指她所见到的一高一矮两个工人在窨井里工作却很开心的美景;最后可以看出坐在轮椅中作画的小翠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而福利院里的佳佳能捕捉到这个风景,他本身也是美丽的风景。

17.本题考查小说中相关句子的理解与分析。B项理解分析错误,“小翠手拽了拽搭在身上的毛毯”,从下文的情节可以看出,是为了以这个细小的动作表现天气的寒冷,突出一高一矮两个工作工作人员的艰辛,从而表现文章的主旨。

?考点归纳

归纳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归纳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归纳3:理解文中重要语段的作用。 归纳4:分析文章结构层次。

归纳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归纳6:分析记叙的顺序。 归纳7:概括作品主题。 归纳8:分析作品描写手法。 归纳9:分析景物描写的作用。

归纳10: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 归纳11:欣赏作品的形象,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 归纳12: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易错易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