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件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教育史课件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5ebde7524de518964b7d8f

第一章 儒家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 (一)早年经历

? 孔子生鲁昌平乡陬邑。鲁襄公二十二年孔子生,生而顶如反宇,中低而四旁高,故

因名曰丘云,字仲尼。三岁丧父,幼时贫贱。青年时,曾做过会计和放牧牛羊的小官。

?(二)政治生涯 ?1、景公问政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德而食诸。” ?复又问政于孔子,子曰:“政在节财。” ?2、阳虎劝孔子从政

?阳虎对孔子说:“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

?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可谓知乎?”曰:“不可。”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 ?孔子曰:“诺,我将仕矣。” ?3、夹谷之会 ?(三)周游列国

?1、鲁国君与辅政大臣怠于政事 ?2、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3、讲诵弦歌不衰 ?(四)著书立说 ?(五)与世长辞

? 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子贡请见,孔子方负杖逍遥于门,曰:“赐!汝来何晚也!”

孔子叹歌曰:“泰山其颓乎!梁木其摧乎!哲人其萎乎!”因以涕下,谓子贡曰:“天下无道久矣,其孰能宗予!”后七日卒。

第一章 儒家教育思想 第一节 孔子的教育思想

?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自述

?一、教育基本理论 ?(一)教育的社会作用

?1、教育和政治:教育的道德教化与醇化风俗 ?2、教育与经济:庶——富——教 ?3、教育与刑罚:教育胜过刑罚

? “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于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二)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 ? “性相近,习相远”——孔子 ? 生性(自然本性):相近 ?人性

? 习性(习染之性):差异(教育与环境所致) ?“唯上智与下愚不移。”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焉,中人以下不可语上。”

? 上智(生而知之):天生的教育者 ?性三品 中人(困而学之):教育对象 ? 下愚(困而不学):朽木不可雕 ?(三)教育对象:有教无类

?有教无类:就是主张打破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

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和时间上又允许的人,不论贫富、贵贱、种族,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四)教育目的: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 ? 1、仕君子:德才兼备的从政人才 ?“学也,禄在其中矣。”——孔子; ?“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子夏 ?2、君子儒:德行高尚的谦谦君子 ? “汝为君子儒,莫为小人儒” ;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五)教育内容: ?1、伦理取向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2、基本教材:《诗》《书》《礼》《乐》《易》《春秋》

?《诗》: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

?“《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书》:古代历史文献汇编 ?《礼》:士君子必须掌握的礼仪规范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乐》:各种美育形式的总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易》:卜筮之书 ?《春秋》: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二、教学思想 ?(一)因材施教

?1、了解学生(观察与谈话) ?“由也果、赐也达、求也艺。”

? ——概括学生的品格优点 ?“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

? ——概括学生的性格缺点 ?“求也退,由也兼人。”

? ——学生性格特征的比较 ?2、因材施教案例两则

?(1)对樊迟、颜回、仲弓、子贡、司马牛、子张等人问仁的不同解答 ?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回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2)对子路和冉求问“闻斯行诸”的不同回答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 冉求问:“闻斯行诸?” ?子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

曰?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先进》)

?(二)启发诱导

?1、学生须积极思考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述而》)

?朱熹《论语集注》说:“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

意,发谓达其辞。

?2、学生须有悟性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

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也?”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3、师生互相启发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

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4、“叩其两端”的思考方法

?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三)学思并重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贻。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

中矣。

?子路使子羔为费宰。子曰:“贼夫人之子。”子路曰:“有民人焉,有社稷焉,何必读书,

然后为学?”子曰:“是故恶夫佞者!”

?(四)由博返约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孔丘问子贡:“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子贡答:“然。非与?”孔丘说:“非也。

予一以贯之。”

?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三、德育思想 1、立志乐道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自省自克

?“小人求诸人,君子求诸己。”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克己复礼为仁。”

3、身体力行

?(1)讷言敏行

?“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 ?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2)讲求信义 ?“言必信,行必果。” ?(3)听其言而观其行

?“使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4、改过迁善 ?“过则勿惮改”

?“过而不改,是为过矣。”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二过。不幸短命死

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已矣乎,吾未见能见其过而内自讼者也。”

四、关于教师的论述

?1、学而不厌,诲人不倦(1)好学

?“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2)学习态度

?“不耻下问”“圣人无常师”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汝何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

知老之将至云尔。”

?(3)诲人不倦

?在宋国:与弟子习礼大树下 ?在陈国:讲诵弦歌而不断 ?(4)自谦

?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

唯弟子不能学也。”

?2、热爱学生,对学生无私无隐

?子曰:“爱之,能勿劳乎?忠焉,能勿诲乎?” ?伯牛有疾。子问之,自牖执其手。 ?3、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