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细胞的结构、功能练习(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京津鲁琼专用)2020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一第二讲细胞的结构、功能练习(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a67f42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3

D错误。 答案:B

12.将某植物花冠切成大小和形状相同的细条,分为a、b、c、d、e和f组(每组的细条数相等),取上述6组细条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浸泡相同时间后测量各组花冠细条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假如蔗糖溶液与花冠细胞之间只有水分交换,则( )

A.实验后,a组细胞液浓度比b组高

B.浸泡导致f组细胞中液泡的失水量小于b组的 C.a组细胞在蔗糖溶液中失水或吸水所耗ATP大于b组

D.使细条在浸泡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4~0.5 mol·L之间

解析:分析实验结果可知,a、b、c三组花冠切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大,表明细胞吸水,其中a组细条浸泡后较b组细条浸泡后长,说明a组吸水较多,其液泡中细胞液浓度应比b组低,A错误;d、e、f三组花冠切条在实验后长度变小,表明细胞失水,所以浸泡导致f组液泡的失水量大于b组的,B错误;水分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不消耗能量,C错误;当实验前长度/实验后长度=1时,花冠切条长度不变,根据实验结果可判断其对应的蔗糖浓度应介于0.4~0.5 mol·L之间,D正确。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3.(2019·陕西西安一模)回答下列与溶酶体相关的问题:

(1)溶酶体是细胞的“消化车间”,原因是内含多种水解酶,这些酶在________上合成,经__________________加工、分类和包装后以出芽方式转移到溶酶体内。

(2)溶酶体内pH为5左右,而细胞质基质pH为7左右,可见H以________方式进入溶酶体。 (3)蝌蚪尾部细胞溶酶体膜破裂,其内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从而使整个细胞被酶水解消亡。这是由________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称为________,它对个体正常发育至关重要。

(4)溶酶体膜与其他生物膜相比有一些特别之处,所以溶酶体膜不会被自身的酶所水解,而能与细胞质其他部分安全分隔开。这个例子可以很好地说明生物膜系统的________功能。 (5)从形成关系的角度看,与溶酶体最接近的人体内细胞结构有哪些?________。

①细胞膜 ②细胞核 ③叶绿体 ④线粒体 ⑤内质网 ⑥高尔基体 ⑦中央液泡 ⑧核糖

-1

-1

体 ⑨中心体 ⑩细胞骨架

解析:(1)溶酶体内水解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其在核糖体上合成,经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分类和包装后转移到溶酶体内。(2)细胞质基质中H浓度低,溶酶体内H浓度高,故H

进入溶酶体的方式是主动运输。(3)蝌蚪尾部消失是细胞凋亡的结果,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

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于生物的个体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4)生物膜系统具有分隔和区域化功能,这样就使得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而不会互相干扰,保证了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5)溶酶体中的水解酶可由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经加工、分类和包装后以出芽方式转移到溶酶体内,在此过程中三者的膜会发生部分融合和转化,因此与溶酶体最接近的人体内细胞结构有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答案:(1)核糖体 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2)主动运输 (3)基因 细胞凋亡 (4)分隔和区域化 (5)⑤⑥

14.(2019·晋冀豫三省调研)如图甲是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示意图,①~④代表物质运输方式。图乙表示某物质进出细胞的情况。据图回答问题:

(1)构成细胞膜基本支架的是________(填字母)。

(2)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首先需要识别对方,该任务主要与细胞膜上的________(填字母)相关。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a的厚度变小,说明细胞膜具有________的特点。 (3)水分子能以图中________的方式进出细胞,②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都需要________这一条件。

(4)图甲中①~④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与图乙曲线相符的是________。

解析:(1)磷脂双分子层(即a)构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2)位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c有识别作用。磷脂双分子层厚度的变化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3)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从题图可以看出,②④物质跨膜运输都需要载体蛋白的参与。(4)图乙中细胞内物质的浓度大于细胞外时,细胞还能吸收该物质,说明该物质可以逆浓度梯度运输,属于需

要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答案:(1)a (2)c 一定的流动性 (3)① 载体蛋白 (4)④

15.如图1所示,在U形管中部c处装有半透膜(半透膜允许水分子通过,但不允许糖通过),在a侧加质量分数为10%的葡萄糖溶液,在b侧加质量分数为10%的蔗糖溶液,并使ab两侧液面高度一致,经一段时间后达到动态平衡。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a、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两侧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则a侧液面高度变化为________,当两侧液面再次不再变化时,a侧溶液浓度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b侧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a溶液吸水力________。

(2)某同学在缺少实验仪器的情况下,做了一个如图2所示的实验,将生鸡蛋大头的蛋壳去掉,保留壳膜完好,将小头打破,让蛋清和蛋黄流出,如图2所示,然后,在蛋内灌上清水,把它放在0.3 g/mL的蔗糖溶液中,并且用铅笔在鸡蛋壳上标出最初的吃水线,半小时后,他发现鸡蛋上浮,原吃水线高出水面,请分析:本实验中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的是________;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将正常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会发生________(填“外膜后破裂”“内膜后破裂”“内外膜同时破裂”或“内外膜随机破裂”)。

解析:(1)当a、b两侧液面高度不变时,在两侧均加入一定量的蔗糖酶,b侧蔗糖被水解为葡萄糖和果糖,b侧溶液单位体积内溶质分子的微粒数大于a侧,吸水力增加,则a侧液面高度应降低,当两侧液面再次不再变化时,a侧溶液浓度应小于b侧溶液浓度,在此过程中a溶液浓度增加,吸水力逐渐增大。(2)实验中壳膜相当于渗透装置中的半透膜,鸡蛋壳上浮的原因是蔗糖溶液浓度大于清水,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导致蛋壳上浮。(3)将正常线粒体放在清水中,会发生渗透吸水,由于内膜折叠,外膜将先破裂,内膜后破裂。

答案:(1)降低 小于 增强 (2)壳膜 因壳内清水通过壳膜渗透进入蔗糖溶液,壳内水减少,重量减轻 (3)内膜后破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