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自然辩证法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a6fe98be23482fb5da4c45

个体思维品质的活跃性和深刻性。而强烈的问题意识,又可作为思维的动力,促使人们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直至进行创造思维。因此,强化问题意识,不可避免的要加强个体思维能力和方式方法的培养,特别是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逐步增强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夯实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基础。 (二)积极投身科研实践,深化问题意识自觉

托马斯?A?爱迪生,这位“科学界的拿破仑”,曾对那些称赞他是天才的人说“这完全是假话,艰苦的工作才是实在的。我的发明是靠实践得来的,绝不是什么天才。”问题意识与科研创新实践相伴相生,紧密相联。问题意识来源于科研创新实践过程中科研主体对客观现实的理性思考,是科研创新实践活动的起点,贯穿于推动科研实践进程的全过程。同样,科研创新实践活动是对问题意识的有效实践检验,是问题意识有效的转化和实现过程,能够使得问题意识在科研实践主体头脑中不断得到强化,促进问题意识的深化和再生。或者说科研实践活动是问题意识的实践体现,是问题意识在人类科学研究活动中的具体化。为此,科研创新主体不仅要在理论上强化问题意识,更重要地是要积极投身科研实践,在科研实践中逐步强化问题意识,让问题意识转化为科研创新活动的自觉行为,养成一种经常性的科学思维习惯,不断激发科研创新灵感,在科研创新活动中推陈出新,提升科研创新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三)拓宽知识广度,夯实基础知识

没有已知,何言未知? 问题意识的产生离不开厚实的知识功底和丰富的信息量。首先,要具备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正有了瓦特对水煮沸时水壶盖跳动生疑,创造发明了蒸汽机;法拉第从奥斯特的“电生磁”逆向思维提出问题:“磁能否生电?”,经过十多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可见,无疑不思,无思不“悟”不通。形成广博而深厚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为“问题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和可能;其次,要注重多学科的交叉性和互通性,知识的高层性,就是“力求人文与科学交融,专业与基础会通,书本与实际结合,通古今,贯中外,将知识融会贯通成为一个整体,能坚固深厚,能触类旁通,能流出汩汩活水,能富有勃勃生机”。再外,要培养实践精神,注重从实践中获得隐性知识。英国哲学家迈克尔?波兰尼提到:“人类的知识有两种,通常被描述为知识的,即以书面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加以表述的,只是一种类型的知识,而未被表述的知识,像我们在做某事的行动中所拥有的知识,是另一种知识,如果我们将前一种知识称为显性知识的话,后一种知识就可以称为隐性知识”。

参考文献:

[1] 魏则胜,刘程雯.什么是问题意识—基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研究[J].惠州学院学报,2014,05.

[2] 周维鹊,徐冲.论问题意识与科研创新.[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13-06-25. [3] 姚本先.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教育研究,1995(10):40 - 43.

[4] 胡长生.论科学创新中的问题意识.[J].上饶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版).2006,02.

[5] 国际会议.2013基于问题意识的创新人才培养策略研究.[C].西安:长安大学,2013 [6] 魏书生, 如何做最好的老师[M].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9.8; 112-114

[7] Popper Karl R. Conjecture and Refutation,--The Growth of Scientific Knowledge.1963 New York.

[8] 郑荣玉.物理教学中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策略[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9(1):72~76.

[9]杨叔子.文化的全面教育,人才的拔尖创新[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5(10):4.

[10] Michael Polanyi. Study of Ma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