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04财务管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综合-04财务管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ab15f7ba0d4a7302763a41

第二章 财务管理的价值观念

一、时间价值

时间价值原理,正确地揭示了不同时间点上的资金之间的换算关系,是财务决策的基本依据。 时间价值是扣除风险报酬何通货膨胀贴水后的真实报酬。例如,银行存款利率、贷款利率、各种债券利率、股票的股利率都可以看作是投资报酬率。

复利终值 FV(1?n)i 复利现值 PV?n?PVnt?1FVn n(1?i)后付年金终值 FVAn?A(1??t?1)i?(1?in)?1 A*i1?1(1?i)n i后付年金现值 PVAn=A1?A*?tt=1(1?i)n先付年金终值 XFVAn?A??(1?i)t?1nt?1?(1?i)

11?(1?i)n?(1?i) 先付年金现值 XPVAn?A?i延期年金现值V=A×PVIFAi,n×PVIFi,m=A×PVIFAi,m+n-A×PVIFAi,m 永续年金现值 PVAn=A×PVIFAi,n=[(1+i)n-1]/(1+i)n=A×1/i 二、风险报酬

1、确定性决策、风险性决策(概率的具体分布是已知的或可以估计的)、不确定性决策(情况不确定概率不清)

2、风险的计量 期望报酬率 K??KP 标准离差???(Kiii?1nni?K)2?Pi 标准离差率V??/K

i?13、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

系统性风险,不可分散风险或市场风险,是指由于某些因素,给市场上所有的证券都带来经济损失的可能性。不可分散风险的程度,通常用β系数来计量;β>1,说明某证券风险大于整个市场的风险,β<1,说明某证券风险小于整个市场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可分散风险,是指某些因素对单个证券造成经济损失的可能性。 (1) 一个股票的风险由两部分组成,它们是可分散风险和不可分散风险; (2) 可分散风险可通过证券组合来消减;

(3) 股票的不可分散风险由市场变动所产生,它对所有股票都有影响,不能通过证券组合而消

5

除。不可分散风险是通过β系数来测量的。

4、 证券投资组合的风险报酬

与单项投资不同,证券组合投资要求补偿的风险只是不可分散风险,而不要求对可分散风险进行补偿。

证券组合的风险报酬是投资者因承担不可分散风险而要求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其公式:风险报酬率Rp??p(Km?RF)?RF?bV(标准离差率),证券投资组合?p?5、风险和报酬率的关系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必要报酬率Ri?Rf??iRm?Rf风险报酬率Rp??p(Km?RF) 证券估价方法—股票价值确定 永久持有的股票 每股现值V?0D1?D2???D?D ?1???D????k?1?k?t?1?t?X?ii?1ni

???1?k?1?1?k?2?1?k??Di为第i期股利,k为投资者的期望报酬率(即折现率),假设k与股利每期都不变, 股利固定增长估价模式,这一模型设定预期股利每年以固定百分比增长(增长率为g)

V0?D0(1?g)D0(1?g)2D0(1?g)??????1?k?1?1?k?2?1?k??1?g两边乘以,然后两式相减,得到1?k?1?g1?g?1?g?V0?V0?D0?D0??1?k1?k?1?k?当g?k时,V0?V0V01?g1?g?D01?k1?kD(D101?g)??k?gk?g

第三章 财务分析

1、短期偿债能力:流动比率 速动比率 现金比率 现金净流量比率(分母流动负债) 注意问题:指标各有侧重 有近期到期长期负债应重视 表外因素(借款能力等) 2、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 所有者权益比率(分母都是总资产) 3、企业负担利息和固定费用的能力:

税后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利息费用利息费用+租金+所得税+税后利润

固定费用周转倍数=优先股股利利息费用+租金+(1-税率)利息周转倍数=注意问题:资产总额为净值与盈利能力结合 考虑长期租赁担保合同等影响

3、盈利能力:销售毛利率 净利率 资产(投资)报酬率、所有者权益报酬率、每股盈余 每股股利 市

6

盈率

4、资产营运能力:应收账款(赊销净额)周转率 存货(销货成本)周转率 流动资产周转率 固定资产(净值)周转率 总资产周转率

5、 综合财务分析——杜邦分析法(各比率内在联系) 权益报酬率(ROE)=销售净利率×总资产周转率×权益乘数

第四章 企业筹资决策

一、概述

企业筹资是指企业根据其生产经营活动对资金需求数量的要求,通过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采取适当的方式,获取所需资金的一种行为。

原则:

1、 分析科研生产经营情况,合理预测资金需求量; 2、 合理安排资金的筹集时间,适时取得所需资金; 3、 了解筹资渠道和资金市场,认真选择资金来源; 4、 研究各种筹资方式,选择最佳资金结构。 企业筹资理论的核心问题是资金结构理论问题。 1、MM理论

Vl?无负债企业的价值+负债的纳税利益?Vu?TB

基本假设:

(1) 企业的经营风险可以用息税前盈余(EBIT)的标准离差来进行计量,由相同经营风险的企业被划入同类风险级别;

(2) 现在和将来的投资者对企业EBIT的估计完全相同,即投资者对未来收益和收益风险的估计是完全相同的。这实际上是假设信息是对称的,即企业的经理和一般投资者获取的信息完全相同。

(3) 股票和债券在完善市场上进行交易。没有交易成本,投资者可以像公司一样以相同利率借款;

(4) 企业和个人的负债均无风险,即负债利率属于无风险利率。此外,无论个人或机构借款多少,这一条件均假定不变。

(5) 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一种永续年金,即企业的EBIT处于零增长状态。 结论:

(1) 无公司所得税情况下:企业的资金结构不影响企业价值,即在上述假设前提下,不存在最优资金结构问题;

7

(2) 有公司所得税情况下:由于利息费用在缴纳所得税以前支付,负债具有减税作用,因此利用负债可以增加企业的价值,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负债越多越好。

2、权衡理论

既考虑负债带来的利益也考虑由负债带来的各种成本,并对它们进行适当平衡来确定资金结构的理论,即权衡理论。

(1)财务拮据成本,财务拮据,是指企业没有足够的偿债能力,不能及时偿还到期债务。 (2)代理成本,债权人保护债权的成本+监督成本 公式:

Vl?无负债企业的价值+负债的纳税利益-预期财务拮据成本的现值-代理成本的现值?Vu?TB?FPV?TPV 结论:

(1)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经营风险小的企业可以较多地利用负债,而经营风险大的企业只能利用较少的负债,因为风险大的企业,出现财务拮据的可能性大,财务拮据的成本较大;

(2)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有形资产多的企业比无形资产多的企业能更多地利用负债,因为当财务拮据发生时,有形资产能以更合理的价值变现以便于偿还到期债务;

(3)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的边际所得税率较高,利用负债的可能性较大,因为在高税率的情况下利用负债可以带来较高的减税利益,能负担更多的财务拮据成本和代理成本。 3、不对称信息理论

比较接近现实的假设是企业管理人员比投资者能更多更快地了解企业内部的信息。

二、资金成本 1、概念

资金成本是指企业筹集和使用资金必须支付的各种费用。用资费用和筹资费用。 一般在财务管理中,资金成本用相对数表示。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

筹资数额-筹资费用资金成本是企业筹资、投资决策的主要依据。只有当投资项目的投资报酬率高于资金成本时,资金的筹集和使用才有利于提高企业价值。

2、个别资金成本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