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绘工程实习RTK、CORS、静态等操作手册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测绘工程实习RTK、CORS、静态等操作手册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8f3052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011327d

b 、数据链:基站使用 UHF 电台发射差分,则选内部 UHF 电台;使用 GPRS 通讯,则选择内部 GPRS 。若接收城市网络参考站信号,则 GGA 前打勾,频率输“1”。

g 、按回车确认。

7.采集碎部点坐标:使用菜单【工作】→【碎部测量】,进入碎部测量模式的选择界面:选择默认的手动采集, “解类型”为“窄带固定解”。 在 GPS 达到“窄带固定解”后, 在需 要采集点的地方,对中、整平 GPS 天线,保存坐标可以点击“SP”键或工具栏的小旗子:。

或者点击信息栏的空白处(非文本,非按钮的部位,

弹出“设置记录点属性”对话框, 输入“点名”和“天线高”, 下一点采集时, 点名序号会 自动累加, 而天线高保持与上一点相同。 按“ENT” 确认, 此点坐标将存入记录点坐标库中。

若天线高与上一次不同,则出现以下提示: 按“ENT”确认,自动转到主界面:

当解类型达到窄距固定解时才能进行坐标采集。

若工程要进行放样, 则必须先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已知点采集其未作参数转换前的坐标。 (基 准站若架设在已知点上, 则只需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已知点采集 ; 若工程只是作碎部测量, 则无须先采集已知点,再采碎部点,而可以依采集路线的方便性,遇到碎部点采碎部点,遇 到已知点采已知点, 其结果可回家后, 先进行参数转换, 再批量将采集的碎部点坐标转成所 需的施工坐标。

8.求解转换参数和高程拟合参数 : 一.求解转换参数

使用菜单【辅助】-【计算】-【转换参数】,进入“求解转换参数”视图:

求解转换参数

注意:小于 3个已知点,只能作固定差改正;大于等于 3个已知点,则可作平面拟合;大于 等于 6个已知点, 则可作曲面拟合。 而作平面拟合或曲面拟合时, 必须在求转换参数前预先 进入【设置】→【高程拟合】菜单,用左、右键选择平面拟合或曲面拟合模式。 [具体参看 附录 3.设置高程拟合模式说明 ]

添加计算点

■“新建”按钮(按“0”键:新建一个求解转换参数转换文件;执行该功能,弹出“是 否新建解算数据库文件” 对话框,根据需要选择“YES”或“NO”

■“文件”按钮(按“7”键:执行该功能,则弹出下拉菜单,按相应数字键执行相应功 能

● 提取当前记录:提取当前碎部记录文件中要参与转换参数解算的点 (碎部采集点和控制点坐标相关联

● 提取记录点:提取碎部记录文件中要参与转换参数解算的点(碎部采集点和控制点坐标 相关联,弹出“选择碎部记录文件”对话框,选择碎部记录文件确定即可

● 转换文件另存为:求解转换参数转换文件改名存盘 ● 读取转换文件:打开求解转换参数转换文件

● 添加到水准点库:将求解转换参数点的高程残差作为“高程异常点”调入到水准点库中, 以便求高程以合参数

■“解算”按钮(按“2”键:计算转换参数

■“切换”按钮(按“1”键:控制该点是否参与求参数;先选择点,再执行该功能。如 果点前打勾,则该点参与求参数;如果点前打叉,则该点不参与求参数。

★ 判断该点是否要参与求参数条件: 1、求解转换参数的点至少大于 2

2、先使所有的点参与求转换参数解算;再看各个点的残差,若残差大,则该点不参与求参 数

■“结果”按钮(按“6”键:弹出“转换参数设置”对话框,查看求出的转换参数 ■“应用”按钮(按“4”键:启用转换参数,可以使用菜单【设置】-【参数】-【平

面转换】,查看“平面转换”对话框中“启用”前的方框已经打勾 ■“加点”按钮(按“3”键:弹出“添加计算转换参数的点”的对话框,添加点 ■“编辑”按钮(按“5”键:如果点的坐标有问题,选择该点,执行该功能,弹出“编 辑”对话框,修改该点坐标

■解算结束后, 按“ESC”键退出“求解转换参数”对话框, 随后弹出“是否更新采集数据” 对话框,若要更新,选择“YES”,若数据量很大,可以选择“NO”,在数据导出前,执行 菜单【文件】-【数据更新】即可。

求解转换参数可以使用两种方式 (近似求解七参数。 注意:这里的当地坐标是指所选坐标系 经投影得出的平面坐标,工程坐标则是已知坐标。:

1. 已知起算数据:已知一组点的工程坐标和当地坐标。 采用逐个“加点”的方法建立起算数 据;注意:此处输入工程坐标 XYH 时,查看格式仍为当地 XYH 格式,而没有工程坐标 XYH 的查看格式了。

2. 后处理法:已知一组点的工程坐标和实际位置,但是不知道它的当地坐标。 (1此时先选择当地坐标系统,如果已知七参数,就设置相应当七参数;如果未知七参数, 则关闭七参数或者设置为零;

(2关闭转换参数或者设置为零;在一个已知点上使用单点定位设置基准站;

(3移动台使用同样的坐标系统和七参数、 转换参数设置, 分别采集各个已知点的当地坐标, 同时与其工程坐标对应起来(对应方法见步骤 4,在采集各个已知点的过程之间允许对等 待采集的碎部点进行采集, 例如在采集 B 点之前对 A 到 B 之间经过的碎部点进行采集, 所得 到的坐标将在参数求解以后由手簿自动更新;

(4建立点的对应关系:在控制点(例如 B 上记录点,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控制点” 选项,然后在右侧的详细中添加当地控制点(例如 BGC ,选择控制 点类型为当地 XYH , 确认后输入相应的控制点坐标, 再确认即可以看到相应 (如下图建立 B 与 BGC 的对应关系:添加已知点

(5采集结束后,如果开始时未知七参数,同上求解出七参数(或者关闭七参数,但是求 解转换参数以后将不得对七参数进行修改,否则需要重新求解转换参数,然后更新数据; 记录

(6然后在求解转换参数窗口中使用“文件”-“提取当前记录”,通过此方法建立一组 起算数据; 如果您的操作获得的起算数据为空, 可能是您在添加控制点时未指定类型为当地 XYH ,此时需要进入“控制点库”修改相应的控制点的类型为当地 XYH 后重试;

控制点

(7通过“解算”后可以得到一组“转换参数”,并且可以看见在此参数下各个已知点的 残差;

(8手动筛选精度较高的已知点作为新的起算数据,然后重新“解算”;

(9最终获得最佳“转换参数”,退出求解转换参数窗口并更新数据,就可以获得等待采 集的碎部点经过“转换参数”改正的工程坐标;

(10求解转换参数时需要注意,已知点之间距离不得过近,建议大于 500米,请注意尤其 不要有重复的起算数据;另外如果获得的比例参数小于 0.97或者大于 1.03,则您的起算数 据很可能有错误,请检查您之前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