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精品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部编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学计划-精品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257dc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0

4.出示生字,引导学生采用多种形式认读。 三、品读课文。

1.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说说你觉得池塘怎样?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晴柔。

2.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一、二句诗意。

3.引导学生再仔细观察插图,你看看池塘里有什么?诗中是怎么写的?引出诗句: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4.引导图文对照,理解第三、四句诗意。 5.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背诵古诗。

1.组织全班比赛背。

2.引导学生说说:你喜欢这首古诗吗?为什么? 3.指导学生画出自己心中小池的样子。 五、指导书写。

1.指导学生在游戏中复习字词。

2.指导写字:“立”字共五笔,要写得舒展、立体,一横短,二横长,中间的点和小撇要立起来。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六、板书设计

12、古诗二首

池上 小池

唐白居易 宋杨万里

教学反思

5

13.荷叶圆圆

设计说明:

本课设计主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自主识字,从而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正确运用语言,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学习目标

1.认识“摇、珠”等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在朗读中,感受夏天的美好,激发对大自然、对美的向往。 学习重点 学习生字词,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学前准备

1.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2.自学字词,熟读课文。(学生)

教学过程

一、由图入文。

1.课件出示:荷叶配乐的美丽画面。指导学生边欣赏边思考:荷叶是什么样的?

2.指导学习第1自然段。 3.揭示课文题目。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借助拼音认真读课文,不认识的字、难读懂的句子多读几次,把课文读通顺。

2.采用多种形式认读生字。 3.全班汇报认读情况。 4.交流识字方法。 1.我会填。

“荷”是( )结构,部首是( ),可以组词:( )、( )。

6

三、再读课文。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文中有四个小伙伴愿意和荷叶交朋友,你能找出它们吗?

2.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组织齐读课文。 4.我会按课文内容填空。

荷叶是小水珠的( ),是小蜻蜓的( ),是小青蛙的( ),是小鱼儿的( )。 四、读第2自然段。

1.读第2自然段,正音、评价。 2.在教师指导下理解课文。

(1)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边做眨眼睛的动作边朗读课文。 (2)读出小水珠躺在荷叶上快乐、舒服的心情。 (3)发挥想象,自由表达。

(预设:小水珠会对荷叶说:“谢谢您,荷叶妈妈,躺在您的怀里好舒服啊!”) (4)带动作、加表情练习朗读第2自然段。 3.自由练背。

4.小水珠躺在荷叶上,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对荷叶说:“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背诵第2自然段。 五、指导写字。 该注意什么?

2.教师边范写边强调书写要点。 3.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4.组织全班展示。

第 二 课 时

学习目标:

1.巩固本课的生字和词语。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初步感受夏天和大自然的美好,树立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学习重点: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引导学生观察:这几个字有什么特点?写的时候应

7

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前准备:

制作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教师)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引导开火车认读生字。 2.组织分自然段读课文。 二、品读课文。

1.指导学习第3自然段。

(1)指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朗读第3自然段。 (2)再读思考:小蜻蜓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想象一下:小蜻蜓会对荷叶说什么? 2.指导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朗读。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青蛙把荷叶当成了什么。 (3)引导学生想象小青蛙和荷叶的对话。 3.指导学习第5自然段。

(1)指导学生多种形式读一读最后一段。

(2)引导学生默读思考:小鱼儿把荷叶当成了什么,它的心情怎样? (3)指导朗读。 三、总结全文。

1.指导学生进行说话练习:圆圆的荷叶绿得可爱,它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带来了欢乐。想想荷叶还会给谁带来快乐呢?

2.启发思考:读了课文,你们想对荷叶说些什么? 3.根据板书背诵全文。 小组合作想象说话。 教学反思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