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学案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高一历史学案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7bf8ddb9f3f90f76c61b86

班级 姓名

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 前言 历史是什么

【课程标准】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一定的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

【预习目标】进一步了解历史,认识历史。初步掌握常见的历史方法,认识历史思维的科学性、重要性。

【资料卡片】 历史是什么

历史学是世界观的运用学科,哲学领域的变化会影响历史学的变化。艺术史是历史学科的一个分支,显然,艺术史受着历史学变化的影响,这样的情况就正如历史学严重地受着哲学的影响一样。所以,了解艺术史应该对历史学的基本问题有所认识。

大多数人在没有历史学知识的情况下就可以讨论历史问题,一般说来,这没有什么不妥当的地方,因为,历史感在我们的身上是天生的,我们对时间有体会,对发生过的事件有记忆,我们会按照自己现在的理解去复述甚至评价过去,这些精神活动都与历史研究有关,在那些有先天道德感和历史感的人那里,即便他们不是历史系毕业的学生,也会讲出精彩的历史故事,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启发性。

当然,作为知识系统,或者作为学科的历史对我们非常有用,因为,那些经典的历史故事与历史观念总是具有文明智慧的人的结果,他们对时间与对过去的陈述与判断具有启发性的价值,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构成了我们对历史的认识。

可是,就学科意义上讲,随着哲学上的本质主义的衰落,很少有历史学家可以给出“什么是历史”的定义。简单地说,从20世纪60年代之后,历史不再是一个稳定的人类事实的记录,历史的概念越来越模糊了。

既然我们是中国人,我们还是从中国汉字及其记载的一般经验出发,来了解“历史”这个词的基本概念。

简体字“历”的繁体写法是“歷”,这个字的基本含义是在丛林里“经过”,而“史”的基本所指是专管记录的官员。将这两个字联系起来使用最早可能见于梁朝萧子显(487—537)所撰《南齐书 列传第二十一 鱼复侯子响传》,书中这样用道:

昔闵荣伏痍,怆动坟园;思荆就辟,侧怀丘墓。皆两臣衅结于明时,二主议加于盛世,积代用之为美,历史不以云非。

我们也在北齐《颜子家训》中见到这样的使用:“有史俊士、自许史学甚高。”这是“史学”概念最早出现的记录。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袁黄所撰《历史纲鉴补》开始将“历史”一词作为书名。之后直至民国,我们没有看到有任何对“历史”二字的充分记录。

现在又来看欧洲文明背景下的历史概念。很早,Historia为拉丁语。以后,Historia进入了英语,并以history的字母结合形式呈现出来。只要我们从词源与语义角度检查并分析我们习惯使用的两个词汇“history”(英文)和“历史”(中文),就会发现:“当代”、“现场”以及“目击”、“观察”、“询问”这几个词汇与“history”和“历史”有着紧密的联系。根据其他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和结论:在古希腊希罗多德(Herodotus,前484——425)的著作里,Historia的含义包括“调查”、“访问”和“询问”一位目击者,同时也带有对整个过程的结果的记录。古希腊的histor的含义是“目击者”、“评判者”与“知

编 写: 吴开成

审 核:高一历史互研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第 1 页 共 21 页

班级 姓名

情者”;而historeo,则具有“搜寻”、“调查”与“检验”的含义。根据穆勒(F Muller)1926年的研究《关于historia一词的含义》,古希腊诗文里,historia这个词的三个含义——“研究和研究报道”、“诗体纪事”与“事实的精确描述” ——都与“现场”发生关联。我们知道,希腊语historia是通过拉丁语进入了其他语言中,塔西陀(Tacitus)非常明确地用Historia去表述他亲生所见的时代,而使用Annales(编年史)这个词去描述更早的时代(公元14—68年),直至中世纪,historia还没有被用于指示过去的事件。到了历史学作为一门科学的时期,在对大量的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和重组时,复杂而重叠的文词逐渐被归纳,大多数欧洲国家在涉及对“过去”的研究的时候统一使用了historia。最后, history这个词被归纳为涉及“事实记录”、“记录过程”以及“记录方式”这三个方面的名词,就像托波尔斯基(Jerzy Topolski)归纳的那样:

这样,我们便选出了“历史”(history)一词的三中基本含义:作为过去事件的历史,作为历史学家进行研究活动的历史和作为上述研究活动的结果、即关于过去事件的一整套表述的历史。在后两种含义中,我们是把历史作为一门科学学科而提出的。(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0年版,第54—55页。)

于是,history就包含了复杂的“时间”概念,“历史”就变得复杂起来。

【学习难点】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一定的历史思维

【随堂讨论】

1. 谈谈大家对历史的认识(什么是历史,历史的价值等方面)

2. 分组讨论自己掌握的历史学习方法。

编 写: 吴开成

审 核:高一历史互研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第 2 页 共 21 页

班级 姓名

高一历史必修一学案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课程标准】

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预习目标】

1.了解夏商政治制度的主要内容。

2.知道西周分封制的目的、内容及历史影响。 3.了解宗法制的目的、概念、内容及历史影响。 【资料卡片】

这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太庙是中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它与皇帝们的“家务事”密切相关。皇帝从登基开始,直到结婚、生子,以及出征或凯旋,每逢此类大事,都要亲自出马,去太庙祭祀列祖列宗。既是尽一尽孝道,又在请求九泉之下的祖先保佑,希望这个天字第一号的大家族越来越兴旺。

我国自古就有“宗,尊也;庙,貌也,先祖形貌所在也”之说。太庙是作为古代祭祀祖先的地方,也称作“明堂”。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可见,我国对列祖列宗的膜拜,早在夏商周时期就已经开始了。

【自主预习】

一、夏商两代的政治制度 1.夏朝:(1)地位:古代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制度:始创① 制度,出现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公共权力。 2.商朝:(1)制度:商朝的主要政治制度是② 。

(2)特点:商朝是个弥漫着③ 色彩的王朝,商王通过垄断神权以强化④ 。 二、封邦建国

1.目的:为了① 。 2.内容:(1)② 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2)③ 是分封的主体。

(3)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 3.影响:(1)分封使周人的④ 不断扩大。

编 写: 吴开成

审 核:高一历史互研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第 3 页 共 21 页

班级 姓名

(2)周王确立了⑤ 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3)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周王——⑥ ——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三、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

1.目的:巩固① 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② 上的矛盾。 2.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③ 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 3.特点:(1)核心是④ 制度。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不仅是⑤ 关系,也是⑥ 关系。 4.影响:(1)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⑦ ”的特权。(2)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5.礼乐制度: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⑧ 必不可少的工具。 【学习难点】

一、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主要 目的 核心 内容 分封制 保证周王室强大,巩固统治阶级统治 封邦建国,广建诸侯,以藩屏周 宗法制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的地位,保证王权稳定 划分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诸侯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权诸子可获土地、庶民、奴隶等,但下级贵族臣服于权力与力,但也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上级贵族、全体贵族服从于天子 义务 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双方 关系 历史 作用 内在 联系 周王是诸侯们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属,服从周王的命令 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 “国”强,周朝势力范围扩大 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 宗法制和分封制紧密结合,是以血缘、姻亲为纽带的政治制度,两者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方面的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两者将亲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起到了有效维系社会和政治秩序的作用。 二、我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我国早期政治制度以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为主体,以宗法制为核心。 (2)形成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逐步向集权过渡。 (3)形成了严格的等级制度。

(4)以礼乐制度为工具,从思想上强化王权。 (5)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牢固的血缘关系。 【随堂训练】 1.《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当时的分封( ) A.只局限于姬姓王族 B.开国功臣占主导

C.同姓亲族占主体 D.保证了姬姓江山永固 2.《诗经》记载:“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说明( )

①分封制取代了内外服制 ②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③周朝实行严格的宗法制 ④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

编 写: 吴开成

审 核:高一历史互研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易经》

第 4 页 共 2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