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师范学院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6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鞍山师范学院2014年度本科教学质量报告6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a84cff4b73f242326c5fa9

等方面改革情况

3.4.1深化课程体系改革,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平台 2013年,学校制定新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本着?夯实基础、提高素质、培养特长、服务就业?的课程设置理念,加大课程体系的改革力度。各专业根据学科特点,依据专业目录要求,开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构建专业基础核心课程平台构建专业特色课程平台,培养应用型人才、专业化人才,实现培养目标。;结合本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开设主要专业课和专业方向(选修)课,如专业拓展课程、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技术课程,综合实验课程、软件仿真课程、职业资格认证课程、公务员考试课程、求学深造课程、创业指导课程等,转化为表格插入课程类别表格

3.4.2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学校鼓励专业教师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依据专业的学科性和课程实际,选用案例教学、拓展训练、问题教学、情景模拟、项目实战模拟、创新大赛训练等各种教学方法,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自学为主线,并积极开展大学生科研活动,培养创新能力。

广大专业教师积极制作多媒体课件,学校大多数课程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2013年,我校本科专业教师获辽宁省高等学校教学软件大赛14项,其中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6项。

2013年,学校教学改革取得了明显成果:杜秀娟教授获2013年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名师;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大赛,我校教师获一等奖1人,二等奖2个,三等奖1人;辽宁省微课比赛,我校教师获二等奖3人,三等奖4人。

3.4.3推进教学制度创新,举办首届?教学开放周?,开放课堂

学校从教学制度创新与常态化的顶层设计出发,积极探索教

育教学制度的创新,2013年3月成立发展规划与质量监督职能部门,从制度层面落实教育教学质量监督保障,同年11月,学校举办了?开放课堂、增进交流、提高质量?首届鞍山师范学院教学开放周,在各教学单位全员听课基础上,选出49名教师在教学开放周上进行了教学展示,学校、机关处室、教学单位领导十分重视,听评课千余人次,增进了教师间的教学交流和提高,促进了教风建设,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3.4.4加大教学改革投入,加强教学质量工程建设 2013年,学校教学改革项目投入119万元,创历年最高,其中 重点支持25项,一般支持130项,精品视频课10项,立体化教材9项,网络资源课20项,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对深化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3.4.5电子教务助力教学管理,提升教学管理信息化水平 学校基于电子教务对于教学管理的便利、效率、透明、公平与师生互动参与的优点,重点推进电子教务系统建设与运行衔接工作,2013年,学校投入建设教学教务管理系统,促进了学校的课程信息管理,选课管理、学分管理、评课管理等信息化管理效率明显增强,改变了教学管理业态流程,转变了教师、学生与管理人员的理念认知,促进了学校教学活动的现代发展。

3.5培养方案特点

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突出科学研究、多元研讨、创新定位、全员参与的制定路径,经反复研讨,修订定稿,2013版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具有以下特点:

3.5.1科学进行专业定位

各专业调研充分,专业定位既符合社会需求,又结合学校实际,专业的服务面向,培养人才的就业领域和层次明确,师范类专业主要面向三四线城市及村镇幼儿园、小学、初中,各类私立学校、幼儿园、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培养的教师;非师范专业主要面向中小微企业、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社会服务机构、基层政

府培养应用型人才,与学校的办学定位紧密结合。

3.5.2人才培养规格具有可操作性

各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从人才培养的基本素质、职业素质、专业素质、专业技术、能力素质等方面提出了的要求具体、清晰,可操作性强,为依据培养规格提出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设置课程奠定了基础。

3.5.3课程结构合理,课程设置突出能力培养

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设置了通识教育课程、专业课程、教师教育课程(师范类专业)、实践课程四个模块:

3.5.3-1通识教育课程

学校在前阶段通识教育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于2013年5至6月分别召开了五次不同层面的通识教育研讨会,对通识课的学分、模块设置、课程设置、课程内容要求进行了广泛研讨,经研究确定了我校通识课的结构体系,由通识Ⅰ、通识Ⅱ、通识Ⅲ组成。

我校通识教育课程由通识Ⅰ、通识Ⅱ、通识Ⅲ组成。通识Ⅰ开设通识教育核心课,设思想政治理论、大学体育、大学外语、信息技术、创业就业五类课程,39学分,在创业就业课中新增了《创业基础》;通识Ⅱ开设能力拓展和综合素养课,设通识ⅡA(人文与社会)、通识ⅡB(科技与社会)、通识ⅡC(艺术鉴赏)、通识ⅡD(大学生生命关怀和能力拓展)、通识ⅡE(体育与健康)、通识ⅡF(教师教育)6个模块,12学分;通识Ⅲ开设专业拓展课,设通识ⅢA(文科类专业拓展课)、通识ⅢB(理工类专业拓展课),4学分。在通识通识Ⅱ中设艺术鉴赏模块,开设艺术导论、音乐鉴赏、美术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舞蹈鉴赏、书法鉴赏、戏曲鉴赏等类课程,限选2学分;在通识Ⅲ中设作品欣赏、艺术史论、艺术评论、艺术实践4类任选课程。上述通识课设置,注重培养学生人文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素养,体现了现代社会对让人才培养的综合素质要求。此内容转化为通识课程分

类表格插入

3.5.3-2专业课程

专业课程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主要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组成。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开足专业目录要求的课程,体现专业知识的基本要求。主要专业课、专业方向(选修)课设置突出本专业培养目标和规格要求的课程,以就业行业岗位应具备的综合能力进行课程配置,凸显专业的课程特色。各专业在专业课程设置上重视专业基础、强化实践技能、突出个性培养、适应社会需求,设置了特色鲜明专业方向(选修)课。如文学类专业构建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文化课程;管理学专业构建了专业理论、专业实务、专业方法、项目实训、创业指导等专业方向(选修)课程。各专业在课程设置上十分重视专业技能课程、职业发展课程,有些二级学院专业方向(选修)课专业打通,设立平台课。2013版专业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专业知识、技能与人才培养目标的完美统一。

3.5.3-3教师教育课程

教师教育课程是师范类专业的特色课程。根据教育部《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意见》精神,2013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教师资格证考试改革对教师教育课程进行调整,开设了与新课程改革密切联系的学科教育课程,增加了教师教育选修课,将教育实习调整为半年。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旨在提高师范生的综合素养、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技能,为学生竞聘教师岗位,胜任教师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并成立教师教育中心,作为教师教育推进与教学课程衔接的部门。

3.5.3-4实践课程

学校立足与创新应用人才培养,所以重视实践课程的设计与安排。2013版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课程开设军事训练、生产劳动、社会实践、专业实践、创新实践课程,包括专业见习、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毕业创作等。各专业根据专业特点设置了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