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1.1-1.2知识整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浙教版八年级上历史与社会1.1-1.2知识整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e6a4b75f0e7cd18525369d

古 埃 及 文 明

时间轴:

3500年前后形成几个小国 前

前15世纪国力强盛

对农耕经济的影响

地理位置:北非 (尼罗河定期泛滥,对古埃及人民耕种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自然环境:沙漠,热带沙漠气候 对国家统一的影响 河流及其影响: 尼罗河 (尼罗河便于航运,为古埃及统一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文化科技的影响 文字:象形文字 (人们发现尼罗河定期泛滥的规律,发明天文学和太阳历) 历法:太阳历 医学:解剖学,分科治病

古埃及文明象征 建筑:金字塔

1、表现了当时王权地位崇高

2、体现了人们的一种宗教信仰(灵魂不死)

3、也表现了当时的管理比较好,十万人能够一起工作。

前3100年建立统一国家

前七世纪被波斯灭亡 七世纪被阿拉伯吞并

古 代 西 亚 文 明

古 代 印 度 文 明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国王汉莫拉比统一了两河流域 时间轴: 公元前3500年出现小国

地理位置:亚州西部,形似新月,新月沃地,地中海东部,波斯湾北岸 自然环境:干旱少雨,河水流量不稳定

河流: 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 国家:古巴比伦王国,中央集权国家 法典:《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迄今发现的古代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1、法典说是太阳神将全力赐予汉莫拉比,这个权力神话现象给统治者的权 力蒙上一层合法的外衣,使权力合法化。 古巴比伦文明象征: 2、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层的利益,采用刑法严厉。 3、法典维护统治阶层利益,没有体现人人平等,很残酷,这与现代崇尚人人平等

有很大不同 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文字 为后来的欧洲字母文字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500年出现城市国家,后雅利安人入侵建立小国

时间轴:

公元前三世纪阿育王大肆宣扬佛教 公元前6世纪佛教诞生

地理位置:南亚次大陆

第一等级:婆罗门(祭司,掌握神权) 自然环境:土壤肥沃河水丰沛

第二等级:刹帝利(国王,武士官吏,把持国家的军事和行政大权) 河流:印度河,恒河 种姓制度

第三等级:吠舍(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向国家交税,为神庙

上供,养活一二等级)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者和贫穷破产的人,受上层等级剥削奴役)

古印度文明象征: 种姓制度的影响的特点:种姓制度激化了社会矛盾&种姓制度根深蒂固,森严不可逾越

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创立背景:反对婆罗门特权,百姓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下诞生

佛教: 宣扬内容:众生平等,反对种姓制度。认为生老病死都是苦,只有消灭欲望,忍耐服从,刻苦修行才能到达极乐世界

传播路线: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再到朝鲜日本,南传经我国傣族地区到东南亚

夏 商 周

春秋战国时期

时间轴:

公元前1600年灭夏建商 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前1046年灭商建西周

君王:禹,启,桀等,奴隶制王朝,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夏朝 宫城:二里头宫殿(迄今可确认的最早宫城遗址,布局严谨主次分明,开创了我国宫殿建筑的先河)

:汤,纣 君王

青铜器:青铜铸造业发达,青铜器种类繁多,礼器,饮食器,兵器,工具数十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和生活

商朝 司母戊大方鼎(目前世界上发现的古代最大的青铜器。鼎是权力的象征

文字:甲骨文,刻在龟甲和兽骨上,已具有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君王:周武王建立西周,定都为镐

周王将其他地区的土地先后封赐给自己的兄弟及少量功臣(依据血缘关系),这些人成为诸侯, 分封制:

周朝

诸侯必须服从国王命令,交纳贡品,守卫疆土,管理地方事务。

优势: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土维护权威

劣势:为日后诸侯争霸,埋下了隐患

夏商周为了维持社会秩序和对外征战,都建立了强大的军队,制定了严酷的刑法。

时间轴 公元前475年,东周战国时期开始 公元前772年,东周春秋时期开始

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秦穆公,宋襄公(另一说后两者换为吴王阖闾和越王勾践) 治国策略:1、以尊王攘夷在诸侯国中树立权威

春秋时期 2、任管仲为相改革军制内政发展经济,使齐国富强 五霸之首齐桓公成功原因 地理位置:1、齐国位于中原之东,极少遭到其他诸侯国的包围 (周王依 2、临近海洋,物产丰富,经济实力雄厚 附诸侯王) 个人因素:齐桓公不计前嫌,心胸宽阔,善于用人 战国七雄:齐楚燕秦赵魏韩,不满足于做诸侯之霸,要自己一统天下

铁制农具牛耕技术使用:劳动效率提高,促进生产发展

积极:为未来统一奠定了基础,思想变革,新旧制度更替,推动了经 战国时

战国时期对后来的影响 济文化发展的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消极:给人民生活带来苦难

1、允许土地自由买卖(土地私有制,出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

2、奖励农耕,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徭役(促进经济发展,国富)

商鞅变法 3、奖励军功,按功劳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4、建立县制,把原来的居民部落合并为县,由国家直接任命官吏管理(加强中央

集权) 百家争鸣

出现的原因:春秋战国时期,伴随着社会动荡,贵族降为贫民,文化教育传播到民间,逐步

形成了一个拥有学识的文士阶层,他们为实现自己的治国理想,四处游说讲学,针对社会问

题提出见解,迎来思想的解放。

创始人,代表人:孔子,孟子

主要思想:孔子主张(爱人,克己复礼),主张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儒家

理国家,孟子主张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有力的促著作:《论语》,《孟子》

进了思想文化 著名学派 创始人:老子,庄子 和社会的发主要思想: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崇尚自然,无为 道家 展。 著作:《道德经》 2、成为中华墨家创始人:墨子 主要思想:反对战争,兼爱非攻 民族传统文化法家创始人:韩非子 主要思想:法治,强化中央集权 的重要源泉。 兵家创始人:孙膑,孙武主要思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兵法》《孙子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