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9f9bf718e9951e79b892794

对国税人员思想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为深入了解基层国税人员思想动态,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为全市系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做好思想和组织准备,近日,张家界市局结合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召开座谈会、发放调查问卷等形式对基层国税人员思想状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调查的基本情况

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06份,收回问卷105份,调查内容涉及干部思想、工作状况、干部结构、岗责考核等22类、69个热点和难点问题。该局还采取座谈讨论的方式,重点掌握全局系统技术人员、新招录公务员、45岁以上人员、新提拔的科级领导干部和科级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在收回的问卷中,男性 77人,女性28人;科级以上干部6人,科级26人,科级以下73人;35岁以下37人,36岁至50岁的52人,51岁以上的16人;工龄10年以下的18人,11-20年的42人,21-30年的33人,30年以上的12人;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的68人,大专学历的24人,高中及以下学历的11人。 二、调查得出的基本结论

从问卷调查统计情况看,当前干部最关心的问题依次为个人福利(占62%)、收入任务(占40%)、国税形象(占37%)、适合岗位(占36%)、子女就业(占33%)、干部提拔(占22%)和岗位责任制(占12%);最讨厌的问题为打牌赌博(占70%)、业务考试(占20%)、考勤考核(占11%)、政治学习(占11%);而大家最担心的问题是工作出错(占64%)和不懂业务(占33%),其余依次为机构变动(占12%)、不懂技术(占11%)和待岗离岗(占4.8%)。 (一)值得肯定的方面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干部思想状况总体良好。干部职工对个人福利的关注度虽然仍居最高位,但与以往相比略有下降;对收入任务、国税形象、学习培训的关注度远高于其它项目,说明其爱岗敬业和主人翁意识不断增强。同时,在当前社会不良风气较盛、种种消极因素并存的情况下,国税干部职工最讨厌的行为是打牌赌博,最担心的是工作出错和不懂业务,最希望的是多参加学习培训,说明基层国税干部职工普遍风气较正,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较强。 (二)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1.思想上存在着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年纪偏大的干部觉得自己“年事渐高”,工作只要不出错即可,得过且过。二是部分40岁左右的干部认为仕途发展空间不大,缺乏工作激情,个别人甚至破罐子破摔,消极怠工。三是部分年轻干部认为国税系统内部提拔机会少,前途渺茫,工作缺乏创新精神。四是部分同志由于能力较弱,素质偏低,面对新形势下的税收工作要求,压力大,困惑多,难以适应。

2.艰苦奋斗意识不强。干部职工对奖金、福利、住房和子女就业的关注程度远高于其它项目,一方面说明干部职工对改善生活条件的愿望比较强烈,另一方面说明基层思政工作还存在一定的缺位,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和盲目攀比思想还有一定的市场。其原因主要在于:一是近年来基层国税干部职工的福利待遇普遍有所提高,但与当前不断增长的物价仍有较大的差距。二是由于家属下岗、子女就业困难等原因,干部家庭“三吃一”现象较普遍,生活压力较大。三是由于地区、部门收入差异的存在,干部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失衡,盲目攀比思想还较严重。

3.用人机制上的缺陷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非领导职务少,特别是部分老同志的政治待遇始终得不到解决。晋升空间较小,基层的现任中层干部正值中青年,在“能上不能下”的用人机制下,未任职的年轻干部感觉提拔无望、心灰意冷。这个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干部积极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4.干部结构欠合理。在调查的张家界市4个县区局中,国税人员平均年龄达40岁或近40岁的单位有3个,全市系统35岁以下干部越来越少,新鲜血液严重补充不足。一方面,税收征管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有些老同志受知识结构和工作能力的局限,几十年如一日地在基层税务分局从事一线征管,各方面都吃不消。另一方面,新进人员太少且知识结构不尽合理,税收专业技术人才和文秘人员欠缺。各单位都普遍反映,新招录人员中外地人多,其中很大一部分不能安心扎根山区工作。张家界市局2004年招录的4名公务员中,2人已调离,2人正准备调动。

5.岗责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一是存在岗位系数不合理、考核内容脱离实际、岗责考核形式化等问题。如对税收管理员和办税服务厅操作人员的考核指标过细,惩罚过重,对电子申报率的考核有点强人所难等;对机关行政科室的考核基本上是趋于形式化,很多指标都空泛且不切实际。二是岗位轮换太少。调查中发现在同一岗位工作5—10年的干部大有人在,产生了严重的厌倦和消极应付思想。调查中,许多干部职工强烈要求应加快岗位轮换的频率,缩短间隔期,希望通过在不同的岗位学习、实践,提高综合能力。三是工作强度不一。调查中77%的干部认为目前的劳动强度一般,12%的干部认为很累,1.9%的干部认为工作松散;认为工作分配苦乐不均的占71%,苦乐均匀的占19%。结合座谈情况看,少数干部承担了大量的工作,大部分干部工作较轻闲,极少数干部甚至无事可做。但绩效考核仍停留在同酬不同工、干多干少一个样的状态,一定程度上挫伤了干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6.干部培训力度不够。基层普遍反映,对于新的税收政策和业务培训不及时、不全面。上级组织的培训面不宽、参与人不多,使基层个别受训的人员承担了大量的实际工作和讲解任务。对比强烈的是,大部分操作人员“蒙着眼睛做事”,尤其是办税服务厅工作人员承受着更大的压力。 三、对策建议

(一)创新方法,有的放矢,做活思想政治教育大文章。要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如通过内部网站论坛,吸引干部职工积极参与,畅所欲言,通过手机短信平台转发人生铭言、廉政警句等进行正面引导。适当开展一些群众喜闻乐见、健康有益的文艺、体育活动,寓教于乐,陶冶情操,开展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不断深化思政工作。思政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应把握干部的思想脉搏,深入干部的内心世界,与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要关心干部疾苦,切实解决干部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真正做到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形感人。 (二)疏通用人渠道,建立科学规范的用人机制。一是重视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将能干事、会干事、肯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选拔到关键岗位锻炼,让想干事的人有舞台,会干事的人有地位。二是提拔任用干部不能对40岁左右干部搞一刀切。在考试考核、公平竞争的前提下,应结合实际,视其工作能力、业绩等综合情况,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三是选拔录用公务员应注重对基层局的“智力扶贫”,多为基层输送一些留得住、用得着的专业技术人才。四是积极为外地干部提供生活和工作的便利,并在工作待遇、政治待遇上给予适当的倾斜。

(三)建立科学的考核激励机制。进一步完善岗责体系建设,增强岗责体系考核

的针对性、适用性和实效性。根据工作难易程度和贡献大小,合理设置岗位系数,完善奖金分配制度,切实解决同酬不同工,苦乐不均的弊端。在考核中应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实际充分考虑,同时要顾及干部的承受能力。

(四)进一步做好干部培训工作。在培训方式上,全方位、多角度地开拓干部视野,积极营造个人学习与系统培训相结合的内在机制和环境。针对基层反映的税收工作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通过建立内部网站专栏、发行税收业务专刊等形式,及时解答基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提高干部对税收业务处理的熟练程度,减少干部对工作出错的担心。在培训内容上,围绕税收中心工作,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有针对性地开展全员培训、专业技术培训和重要岗位人才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