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越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滇越边境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1409f1376baf1ffd4fada7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很大程度上阻碍云南与三国的贸易发展的因素既是交通。固然已经有很多条公路、铁路通往云南,但是交通周转运行能力较差,并且大都为上世纪所修建,崎岖不平的路面、多弯路险,重要的是经过多年使用后,已显得凸凹不平、陈旧不堪,路况很不佳,弯多路急,交通事故多发。

这几年,虽然昆曼公路、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泛亚铁路等工程不断竣工并投入运用,基本上缓解了云南至越南的交通运输压力,但在运输货物的过程中依然存在运输工具不足、运输缓慢、货物损坏严重、运输成本高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滇越边境贸易发展速度的增长。

3.2 进出口产品单一

云南进口产品以初级产品为主,出口越南的商品以制成品为主。滇越边境贸易地区禀赋不一的资源,为滇越边境贸易地区的发展造就了有利条件。云南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素有“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的美称。越南的矿产资源与农产品资源很丰富,种类多样,主要粮食作物有稻米、玉米、马铃薯、木薯等,主要经济作物包括咖啡、橡胶、腰果、蚕丝等。总的来说,云南与越南边境贸易的商品结构主要是以农产品及矿产品为主。

近年来,机械电子产品的进出口也在与日俱增,伴随着云南与越南之间贸易结构的不断调整,滇越边境贸易结构也有所改善,技术性密集型产品以及云南省所特有的相对比较优势的产品。如机械电子产品与电力等也逐渐在边境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云南与越南市场互补作用越来越突出。2011年,在滇越边境贸易商品结构中,云南从越南进口的主要商品有金属矿砂、农业产品、化工产品、木材及制成品。2011 年云南从越南进口的资源性产品在持续扩大,金属矿砂类同比增长70.39%,占云南省对东盟贸易同类产品的33%,其中,铁矿进口0.25亿美元,同比增长298%,占云南对越进口金属矿砂总量的87%;农业产品进口同比增长127.21%,成为滇越贸易中对越贸易的重中之重,其中,木薯进口0.23亿美元,同比增长49.43%。2011年在云南省对越南出口的大类商品中,农产品、机电产品与电力等技术密集和劳动密集型产品所占比重增大,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62.61%、85%与6.28%,磷化工出口增长缓慢,有色金属等资源类产品出口在大大下降,增减幅度分别为6.45%和-77.14%。

3.3 边境贸易企业规模的竞争力弱

8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3.1经济外向度低,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

所谓的外向型经济是指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一国或地区为了推进该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经济增长,以扩大出口为中心,积极地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根据比较有利益的原则而建立起来的经济运行体系、经济结构和经济运行机制。云南山多地少,土壤贫瘠且工业发展起步较晚,工业化的程度和国内沿海省份、中部省份比相对较低来说,机械、电子、轻工业等制造产业很薄弱,产业设备的配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企业的实力等均与沿海、中部各省均存在很大差距,从而使得云南经济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综合经济实力也比较滞后。

在边境贸易的开展中,云南对越南出口的主要产品有机械、电子、纺织、服装、建筑木材、化工产品、香烟卷烟等大宗性产品。其中,需求量较大的产品为机械

电子、化工等产品,而这些刚好是云南经济的薄弱产业。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成立,使得云南经济外向延伸。与此同时,外向型经济发展缓慢的关键性问题已经日益凸现。工业方面基础薄弱,贸易产品的结构不合理,缺乏深加工、高附加值的出口产品等原因,很难支撑云南边境贸易的快速增长;而显出了边贸企业普遍的包袱压力,严重缺乏人才和资金以及国际竞争力较弱等问题。诸多问题的存在,使得云南的产品在边境贸易中面临着困难重重的窘境,与国内各省区及其他国家的激烈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境地,严重地阻碍了云南边境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3.3.2边境贸易企业融资困难

边境贸易企业的民营或民营企业在发展云南越边境地区发展,其注册资本不高,再加上边贸企业得发展空间不能相比于大城市里的中大型企业,经营能力弱小,不能满足银行的贷款条件,再者边贸企业的贷款条件极为苛刻、风险控制非常严格,商业银行对边贸企业的贷款支持力度不足,致使边贸企业融资渠道很少以及融资困难,边境贸易发展缓慢,从而影响了边境贸易的顺利进行。

3.4 口岸建设缓慢

过境通道建设不能满足大面积区域合作所带来的货物通关的流动,导致长期停滞,无法如期交付,市场变化可能带来的贸易损失,影响后续的合作。边境口岸除满足边境贸易和货物转运的基本需求外,对于实现货物仓储、物流、加工等方面的需求仍然无法完成。此外,电子口岸建设缓慢,影响通关便利化。

9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3.5 品牌效应低

由于云南工业起步较晚,工业发达程度不高,管理水平、技术水平、产业设备配套等相对落后,产业结构也相对单一等诸多原因,导致了云南边境贸易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的现状。长久以来,边境贸易出口人民币结算不能退税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边贸商品的时间和成本,削减了边贸产品的实际竞争力,限制了边贸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虽说,近年来边贸出口人民币退税的问题已获得了逐步的解决,边贸企业发展正在迅速发展,但却很少有知名的品牌,反而产生生产和销售过多分散,竞争力较弱的现象。近几年来,由于云南经济的不断发展,云南往越南出口的产品在性能、质量、外观、品质等方面与欧美、日韩等地区的产品已基本相似,可在市场竞争力方面却依然没有优势可言,这种局面的出现究其原因是因为云南出口的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不够高,而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将越来越重视产品品牌的知名度。云南出口产品的这种缺陷直接地影响了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4 解决滇越边境贸易存在问题的对策

4.1 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条件

云南在滇越边境贸易过程中,交通运输方面能力差,运输工具仍存在不足,运输速度还很慢,货物运输途中时有损坏严重的情形,运输成本大等不利因素是云南在发展滇越边境贸易时改善交通条件的过程中的迫切要求完善的。所以,一方面在完善交通运输条件时,另一方面更应吸收广大的外来资金,把滇越铁路的技术改造与泛亚铁路结合在一起,力争把滇越铁路达到高技术标准。同时,尽快完善昆明—河内的公路,依此为主干线。并以工程承包等形式,不断修筑更多辅助公路线路,从而形成昆明到越南首都的交通网,使得陆路交通方面更加便捷。水、陆、空方面来说,则应该更好的对澜沧江—湄公河国际航道的交通秩序进行维持修建并尽快的完成红河国际航运的运作,以及增快修筑各边境州市的国际航空空运口岸,以此来缓解交通周转能力差的局面,以便更好的促进云南边境贸易的发展。

4.2 优化调节进出口产业结构

云南边贸企业普遍存在机制落后、管理滞后的现象,这些因素阻碍了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其产品竞争力的进步。因此,在扩张边境贸易时应以相应政策鼓励企业

10

西京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抓主适时时机,以购买、控股、联合、兼并、租赁、参股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积极引导组建跨地区、跨所有制的企业、跨行业的集团,从而增强企业活力。并引导企业推动企业从管理思想、管理方式、管理内容、管理模式、管理体系、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进行全方位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管理组织高效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以次为创造市场的动力,带动产品结构的调整,促进贸易平衡发展。

4.3 吸收资金技术,增强企业竞争力

越南虽然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但其处于不断开放发展中,是全球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大公司竞相争夺的市场。而云南的边境贸易企业在贸易中显现出企业发展缓慢的态势,较小的企业规模、企业竞争力不强等现象均是由缺少资金难以扩大生产所造成的。在面对这类情况时,应多承办大型的产品国际博览,积极去鼓励企业参与各种投资性的洽谈会,诸如昆交会、广交会、华交会、厦洽会、西洽会等国际性博览会,以推介云南优势产品,为企业开拓市场,结识客户,吸引更多投资等。并以优惠政策来鼓励经济体制、管理体制落后的企业,尽快完成现代企业的改造,并鼓励支持企业以各种形式的融资方式来合理的增加企业的资金来源以及高新技术的引进,从而增加出口产品的附加值,优化出口产品的产业结构,来提升云南边贸企业在越南市场的竞争力。

4.4 加快企业科技创新和技术创新

在企业创新能力方面,要积极鼓励边贸企业创立自己的创新科研机构,增强产品以及技术开发的力度,并引导着企业走生产与科研相结合之路,积极地培训高技术人才,持续不断地开发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材料、新的装备、新的产品,从而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推进产品的换代、技术和设备的更新,加快并改造传统产业,实现产业和结构的优化升级并抓住国内外相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相互分工协作的机遇,积极地发展为装备工业、大型企业、跨国公司所配套的高科技产品和科技型企业,形成一批以技术含量高且劳动密集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中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从而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4.5 实施名牌战略,增加市场占有率

要引导边境贸易企业加快产业产品的结构调整、技术升级和自主创新,塑造和树立正确的品牌观念,增强打造民族品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积极地实施并推进名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