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分析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比亚迪分析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3c8999852458fb760b56ba

比亚迪公司分析报告

(5)比亚迪汽车SWOT分析

比亚迪汽车SWOT分析如下: (1)优势(strength)

有铁电池的核心技术;已有核心技术团队 (2)劣势(weakness)

投放市场较晚,质量稳定性易受质疑 (3)机会(opportunities)

国家一系列汽车产业振兴规划,以及重视环保,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偏向;汽车总体需求增大。利用外部机会与内部已有优势,将铁电池技术转为公司的最大优势,向电动汽车进军。利用机会,时刻关注质量,一方面大力培育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每款产品都打造成精品、经典;另一方面加速新产品研发 (4)威胁(threats)

金融危机依旧;各大品牌汽车的激励竞争;国内市场居民过度储蓄。要培养与关注自己独特的竞争力;精准营销,极大满足目标客户需求,关注质量;培养自己独特的竞争力。

从SWOT分析中可知,比亚迪汽车最宜采用战略即为:利用外部国家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偏向,与本企业内部优秀的技术团队以及领先的铁电池技术优势,将其转为公司的最大优势,一方面大力培育现有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将每款产品都打造成精品、经典;另一方面加速新产品研发,向电动汽车进军。

(6)、品牌分析:

作为自主品牌的新贵,比亚迪一直保持高起点的运作。在汽车客户的终端服务上,比亚迪移植了其在电池行业内的经验,不断为车主提供着超值服务,并提出了“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果核”思想。

“我们注重分析客户的真正需求,只有知道客户需求什么,才能做到服务到位、服务对位。我们的服务更追求理性、更注重长远。”比亚迪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夏治冰如此诠释。

13

比亚迪公司分析报告

4、公司经营能力分析 (1)管理层主要人员

比亚迪其掌舵人王传福,被称为“技术狂人”。他带领的这家深圳公司白手起家,13年中建立了涉及电池制造、手机配套、汽车等领域产值约200亿的高端制造企业。通过把可充电电池和电力汽车两个主业的嫁接,比亚迪声称要在2025年成为全球第一大商用车制造企业。

比亚迪集团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最大的优势在于人才:公司是人力资源的公司,充分利用中国的人才,人的资源、市场的资源。

(2)实行事业部制

在公司发展快速发展的时候,他们的人力资源政策可以在各个地区得到实施,在组织上要有保障。

(3)企业文化

比亚迪坚持以人为本的人力资源方针,尊重人,培养人,善待人,为员工建立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工作和发展环境。公司在持续发展的同时,始终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矢志与员工一起分享公司成长带来的快乐。比亚迪坚持不懈,逐步打造“平等、务实、激情、创新”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并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努力做到“事业留人,待遇留人,感情留人”。 (4)人才结构特征

高层管理人员占1%,管理和行政、销售的4%,研发的是20%,75%是下面的基层的员工。

研发体系:激励研发人才储备:招应届生自己培养

14

比亚迪公司分析报告

(5)人力资源管理政策

第一个就是薪酬福利,努力创造“公司即家,家即公司”的氛围,将比亚迪人紧紧地粘合在一起,并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从而保证了采用人工加半自动化设备照样可以生产高品质产品。

第二个是完善的培训体系,进入比亚迪的大学毕业生每年必须完成一系列培训计划,完成相应的培训学分

(6)倡导爱心企业

比亚迪倡导做爱心企业,将社会责任当成企业精神的重要内容加以传扬,关注支援并积极参与赈灾救危、捐学资教、社会安定、支持文化体育等公益事业。充分体现了比亚迪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以实际行动阐释了公司对于社会责任的担当,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

5、成长性分析 (1)经营战略分析

发展战略:

(1)导入期:人海战略

以人力代替机器,节省成本,并且取得了价格竞争优势。 (2)成长期:技术战略

在成立了比亚迪汽车研究院。投入巨资进行汽车产品研发。 (3)成熟期:多元化战略

进入汽车、太阳能、储电电池领域,实行多元化。

15

比亚迪公司分析报告

(2)公司规模变动

(1)比亚迪发展史

创立于1995 年的比亚迪公司,短短几年时间,就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企业,发展为世界闻名的“电池大王”,控制着全球 60%镍电池和 30%锂电池的市场份额。然而这一骄人的成绩在比亚迪创始人王传福的眼里,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他的终极目标是发展电动汽车,锂电池方面的成就只是“曲线造车”的跳板。

1996年起,比亚迪开始电动车电池研发;2002年底,比亚迪公司正式组建了电动车项目部,开始进行纯电动轿车研发项目;2003 年,比亚迪正式收购西安秦川汽车厂,进入汽车制造与销售领域,开始了民族自主品牌汽车的发展征程。 2006 年 1 月,比亚迪成立了电动车研究院,致力于电动车的整车及零部件研发和试生产。目前,比亚迪已建成西安、北京、深圳、上海四大产业基地,在整车制造、模具开发、车型研发等方面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产业格局日渐完善。比亚迪汽车在上海建设有一流的研发中心,拥有3000多人的汽车研发队伍,每年获得国家研发专利超过500项。在西安建设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轿车生产线,总产能达到20万辆。在深圳建成现代化汽车城,总产能将达到30万辆,并建成第二研发中心,将成为比亚迪汽车中高级汽车的生产基地。北京模具制造中心,业已形成专业化、规模化的模具产业格局,为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制造整车模具。 2008年10月6日,比亚迪以近2亿元收购了半导体制造企业宁波中纬,整合了电动汽车上游产业链,加速了比亚迪电动车商业化步伐。通过这笔收购,比亚迪拥有了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的研发能力和生产能力。作为电动车领域的领跑者和全球二次电池产业的领先者,比亚迪将利用独步全球的技术优势,不断制造清洁能源的汽车产品。

2008年12月15日,全球第一款不依赖专业充电站的双模电动车——比亚迪F3DM双模电动车在深圳正式上市。

2010年,比亚迪计划将推出纯电动汽车,提前20年实现世界汽车工业追逐的梦想。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