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经济师串讲阶段讲义(修改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高级经济师串讲阶段讲义(修改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4f92bbb307e87100f69669

制。如美国。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综合监管体制:在中央银行之外,同时设立几个部门对银行、证券业和保险金融机构进行监管的体制,但是中央银行在其中发挥独特作用。德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此外英国、日本、韩国几年来也陆续建立了独立于中央银行或财政部的综合监管当局。

②从监管客体的角度来分,金融管理体制分为:

——综合监管体制。综合监管体制是将金融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监管。在这种体制下,监管主体可能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发挥监管职能,全面履行监管的职责,属于功能性监管。英国是其中的典型。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主要目的是适应金融经营体制从分业转向混业的需要,随着混业经营趋势的发展,实行综合监管体制的国家越来越多,如瑞士、日本和韩国。

——分业监管体制。分业监管体制是对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分别设立不同的专门机构进行监管。当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仍然实行分业监管体制,主要原因是: ①实行分业经营体制 ②金融发展水平不高 ③金融监管能力不足。 4、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演变

(1)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2)1992年以前,中国人民银行是全国唯一的监管机构,随后成立了证券委和证监会,证券委是中国证券分业管理的最高领导机构,证监会是证券委的监督管理执行机构。 (3)1998年确定中国人民银行负责监管商业银行、信托投资公司、信用社和财务公司;证监会是全国证券期货业的主管部门;保监会是金融保险业的主管部门,至此我国基本形成了由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组成的分业管理体制。

(4)2000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

(5)2003年成立了银监会,负责审批、监管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及其他存款类金融机构等的职责和相关职责。

(6)新的监管体制下,中央银行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作用,负责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 (7) 新的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管理体制形成,将使中央银行和监管当局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空间,以更细的分工专司其职。 5、(补)巴塞尔协议 (1)巴塞尔协议产生原因

直接原因:1974年美国、英国、德国和阿根廷的国际性银行倒闭事件和国际贷款违约事件。

主要原因:银行经营的风险已经跨越国界,必须要在金融监管上进行国际协调。 发展:1975年成立巴塞尔委员会。

在巴塞尔协议中,影响最大的是统一资本监管的1988年巴塞尔报告和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2)1988年巴塞尔报告 第一,资本组成

巴塞尔委员会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

核心资本又称为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资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

附属资本又称为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第二,风险资产权重

风险资产权重就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他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和100%。权重越大,表明该资产的风险越大。 第三,资本标准

到1992年底,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 第四,过渡期安排。1987年年底到1992年年底为实施过渡期 (3)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

在新巴塞尔资本协议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该协议推出的最低资本要求、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以及市场约束的内容,被称为巴塞尔协议的“三大支柱”。

一是,最低资本要求:巴塞尔委员会继承了过去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新协议的资本要求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风险范畴的进一步拓展;计量方法的改进;鼓励使用内部模型;资本约束范围的扩大。

二是,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监管当局担三大职责:全面监管银行资本充足状况;培育银行的内部信用评估系统;加快制度化进程。

三是,市场约束。新协议强调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

(1)富有成效的市场奖惩机制可以迫使银行有效而合理的分配资金,从而可以促使银行保持充足的资本水平。

(2)为了确保市场约束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求银行建立信息披露制度。新协议规定,

银行在一年内至少披露一次财务状况、重大业务活动以及风险管理状况。

为提高资本监管水平,我国已对现行的资本规定进行了修改,将新协议第二和第三支柱的内容包括在内。 (四)对外金融关系 1、汇率制度

(1)概念:是指各国对本国货币汇率变动的基本方式所做的一系列安排或规定,如规定本国货币对外价值、规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规定本国货币与其他货币的汇率关系,规定影响和干预汇率变动的方式。两种类型:固定汇率制度和浮动汇率制度。

(2)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经济开放程度、经济规模、内金融市场的发达程度及其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域分布、对的通货膨胀率外语学习网 (3)人民币汇率制度:1994年: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2005年: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2、国际储备

(1)概念: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为弥补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本国汇率和应付紧急支付等目的所持有的国际间普遍接受的资产。

(2)国际储备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货币性黄金、外汇储备、在IMF的储备头寸和特别提款权。

(3)国际储备的作用:融通国际收支逆差,调节临时性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干预外汇市场,从而稳定本国货币汇率;是一国对外举债和偿债的根本保证。

(4)国际储备的管理实质上是外汇储备的管理,因为外汇储备占非黄金储备的95%以上。包括:外汇储备总量管理、外汇储备的结构管理、外汇储备的积极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