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历史沿革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朔州历史沿革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95de78168884868762d68b

村北)、埒(应县西南)。代郡治代(河北蔚县),在今朔州地区只辖班氏县(今怀仁马辛庄附近,古称去留城)。另外,据《辽史》和(明)《大同府志》、(清)《云中郡志》载:怀仁县,本汉之沙南县。

此说实可疑,也很难考证其原委。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分全国为十三个州部(监察区),雁门郡和代郡属并州刺史监

察。

西汉初年,刘邦以太原郡、雁门郡31县为韩王信封地(韩国),鉴于韩国地广兵多,为防范其叛乱,抵御匈奴入侵,使韩王信都晋阳。信上书曰:“国被边,匈奴数入,晋阳去塞远,请治马邑。”刘邦应允。韩王信遂都马邑,缮城掘堑为固守计。当年秋,匈奴攻马邑,信派使者欲与匈奴和解,高祖疑信有二心,下诏谴责,信恐诛,叛降匈奴。公元前200年冬,刘邦亲率32万大军与匈奴大战,被匈奴40万精骑围困于平城东北的白登山七日七夜。后来,刘邦用陈平秘计才得以解围。汉高祖十年(前197)八月,赵相国陈在代地叛乱。高祖十年(前195)十月,周勃从太原进军,在马邑与陈的军队大战,因久攻不下,故破城之后,血洗马邑城。接着在当城(河北怀安西)杀死陈,平定了云中、雁门、代郡。此后,汉被迫采取“和亲”政策,长期与匈奴“和亲”,并以云中、雁门、代郡53县为代王国封地,先后派其

兄刘喜和子刘如意、刘恒镇守。

汉武帝时,拟设伏兵袭击匈奴的“马邑之谋”,即以马邑豪聂壹(张辽先祖)诈降匈奴,终因军机泄漏而流产。由此揭开了卫青、霍去病三次大破匈奴的战事,匈奴被迫远遁漠北,西汉打开了通往西域的要道。

王莽改制时,改变了郡县的划分和名称,一些地名连改数次,有的主管官吏也弄不清辖区应叫什么名称。当时将雁门郡改为填狄郡,属县善无改为阴馆,繁畤改为当要,剧阳改为善阳,埒县改为填狄亭,马邑改为章昭,中陵改为遮害,阴馆改为富代,班氏改为班副。王莽改制更加激化了阶级矛盾,终于爆发了绿林、赤眉、铜马农民大起义。安定(宁夏固原县)人卢芳联合匈奴,在九原(内蒙五原)建都,割据一方,占有五原(甘肃盐池县)、朔方(内蒙杭锦旗北)、云中(托克托县)、定襄(和林格尔)、雁门

(右玉旧城)五郡之地。

东 汉

东汉初,卢芳投降汉朝,雁门等五郡之地又归汉朝,光武帝又将王莽更改过的郡县名称恢复过来。建武二十七年(51),定襄郡治所由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南部移治善无(今右玉旧城),省沃阳县,另将善无、中陵二县划入定襄郡,雁门郡治所由原来的善无迁到阴馆(朔城区夏关城),朔州地属定襄郡、代

郡和雁门郡,三郡均受并州刺史监察。

定襄郡的属县有:善无、桐过(内蒙清水河西)、武成(清水河北)、骆(清水河南)、中陵(右

玉威远西南8里)。

雁门郡的属县有:阴馆、繁、楼烦、武州、汪陶、剧阳、崞(浑源县西北“古城洼”)、平城、埒、

马邑、卤城(西汉属代郡)、广武(西汉属太原郡)、原平(西汉属太原郡)。

代郡的属县,在今朔州地区仍只有班氏一县。

建武二十二年(46),匈奴贵族发生了争夺单于继承权的斗争,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失败后逐步西迁,南匈奴入驻今内蒙中南部和陕北、晋北、冀北地区,与汉民族交错杂居,朔州地区便成为匈

奴民族和汉民族交往、交流的集中场所。

东汉末年,战祸频繁,中原大乱,朔州地区因受外族乌桓、鲜卑、羌人骚扰,故郡县完全荒废。建安二十年(215),曹操始集塞下荒地设立新兴郡,治所九原(今忻州市),朔州地属新兴郡。《三国

志》载:汉献帝建安二十年“省云中、定襄、五原、朔方郡,郡置一县领其民,合以为新兴郡”。

三 国

赤壁之战后,曹操知道自己一时还无力统一全国,就回到北方,在略事休整之后,进兵关中,打败韩遂和马超,又进攻汉中,迫使张鲁投降,统一了北方。此时,孙权巩固了长江下游地区,刘备占据了荆

州后又占益州,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曹操病死,太子曹丕袭位,废献帝改国号为魏,自立为帝(魏文帝),建都洛阳。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将雁门郡治从阴馆又徙到了广武(代县境),过去荒废之郡县渐有恢复,基本上沿用汉朝的政治制度。其时,朔州均属魏地。雁门郡辖7县,在今朔州境有汪陶、繁、阴馆、楼烦。新兴郡(忻州)

辖6县,在今朔州境只有马邑1县。

西 晋

司马炎代魏建立西晋后,认为魏之灭亡,是由于无宗室以为藩辅之故,就采取落后的政治制度,恢复了封王和封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之制,共封同姓王57国,公、侯、伯、子、男五百余国,很快

导致了“八王之乱”和各族人民大起义。所以,西晋政权为时很短。

西晋初年,朔州北部为鲜卑族领地,南部为雁门郡。郡治仍在广武,其属县有:广武、崞、汪陶、

平城(代县东)、人(繁代堡)、繁、原平、马邑。

西晋末年,刘琨出任并州刺史入据晋阳后,其西、南有刘渊汉国,东有石勒,北有拓跋鲜卑,面对四境强敌虎视而力不足以抗击的险恶形势,刘琨为摆脱困境,采取了联结拓跋、集中对付刘渊的战略方针。永嘉四年(310),晋怀帝封拓跋猗卢为“大单于”,以代郡封其为“代公”,猗卢以“封邑去国悬远,民不相接”为由,迫使晋室将当时雁门郡所辖陉岭(句注山或雁门山)以北的楼烦、马邑、阴馆、繁、崞等五县居民徙到雁门关以南,雁门关以北之地划归拓跋部。猗卢“乃徙十万家以充之”,故迁来这里的鲜卑族约

50万人。

猗卢进驻马邑后,于永嘉六年(312)在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称为小平城,派长子六修镇守。《魏书》载:拓跋猗卢六年“城盛乐以为北都,修故平城以为南都。帝登平城西山,观望地势,乃更南百里,于水之阳,黄瓜堆筑新平城,晋人谓之小平城,使长子六修镇之,统领南部。”关于新平城或小平城问题,北魏地理学名著《水经注》提及日没(山阴永静城,又名黄昏城,黄花城)、日中(怀仁日中城)、早起(亦曰食时城,怀仁安宿疃村东)三城。此三城互相比邻,距离相当。其中日中城最大,且有皇城,日没、早起两城相对较小,应是日中城的犄城,而日中城亦确在“水之阳黄瓜堆”,它与平城西山之距离仅百里之遥。考古证实猗卢的新平城确是日中城,确是在汉剧阳城的基址上扩建的。不久猗卢又被晋封为“代王”,

在此建立了一个强大的代国政权,拓跋部由此逐步发迹起来。

北 魏

西晋灭亡后的十六国战乱时期,代国为氐族所建的前秦苻坚所灭,肥水之战苻坚溃败后,前秦瓦解,朔州地又被鲜卑慕容氏所建的后燕占据。拓跋珪乘机于公元386年复国,不久改国号为魏,史称北魏、后魏、拓跋魏、元魏。北魏参合陂(今内蒙古丰镇、兴和间)大战后,打败了后燕,由和林格尔迁都平城(大同),正式建立了以大同为都城的强大封建王朝。其京畿范围是:“东至代郡(河北蔚县),西及善无(右玉城),南极阴馆(朔城区夏关城),北尽参合(阳高东北)”,朔州地属京畿或京郊,为北魏王朝的

腹心之地。

北魏于首都平城所设之州称司州,由司隶校尉管辖,统辖京城周围郡县。其时,在今朔州境内的郡县先后有:善无郡,治善无(右玉城),领善无、沃阳(右玉城北)二县;平齐郡,治平齐(阴馆故城之西),领怀宁(朔城区东北)、归安(朔城区东)二县;繁郡,治繁(应县张寨村北,东魏天平二年侨置郡、县于秀容郡界),领繁、崞山(浑源西)二县;神武郡,领尖山、殊颓二县,治尖山(今朔城区

神武村);桑干郡,治桑干(在今朔城区神头镇西影寺村)。孝昌中废。

南北朝时期,政区都是州、郡、县三个级别,可是州、郡数目大大超过两汉。究其原因,一是侨置州郡县之故,然更主要的是出于政区析置的伪滥,时有人讽刺说:“十室之邑,亦立州名;三家之村,虚张

郡号。”

北魏在平城建都长达97年,历经六帝七世,统治阶级除将都城平城修建得如花似锦,并开凿云冈石窟外,也很重视京畿地区的开发和建设。为了解决劳力不足的问题,北魏统治者向京畿内地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早在迁都平城前的登国六年(391)十二月,一次迁到马邑的降民就达3000余家。拓跋珪称帝时期,迁入畿内的人口约156万左右,这些移民和当地人民共同发展了当地的农牧业生产,朔州

地区也就很快从原来的荒废之地,变成了当时我国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为了拱卫京都,构筑军事防线,太武帝于平城北、阴山南,自西而东设置了沃野、怀朔等六个军事重镇。太平真君七年(446)六月,发司、幽、定、冀四州十万人,筑畿上塞围(北魏长城),东起上谷,西至于河,广袤皆千里。即现在的北京居庸关向南至灵丘,再向西经平型、北楼、雁门、宁武、偏关

而达河曲县,环绕平城西、南两面。所以说,内长城是北魏时开始修建的。

北魏统治阶级为了巡游享乐,很看重马邑源(桑干河源)的山秀水美。拓跋珪父子在二十多年间,曾三次幸马邑,观源。据《魏书·帝纪》记载:天兴三年(400)五月,拓跋珪西幸马邑观源。泰常三年(418)四月,拓跋嗣车驾南幸雁门,五月观鱼于水。泰常八年(423)八月,拓跋嗣幸马邑,观源。源在今朔城区神头镇,背靠洪涛山,它是由桑干河源的金龙池、黄道泉、玉龙泉、五花泉、三泉湾、七星海、戏龙湾、小蒲泉、莲花泉等十多个泉组和万泉滩的百余个涌泉组成的,风景非常秀美。统治阶级看中这里,便在这附近修建新宫城。于是从天赐三年(406)六月,在南(朔城区西影寺村)筑南平城,又在南平城附近筑南宫,“帝(拓跋珪)发八部五百里内男丁筑南宫,门阙高十余丈,引沟穿池,广苑囿,规立外城,方二十里,分置市里,经途洞达,三十日罢。”(《魏书》卷2)所以,新建的南

平城和南宫都是相当雄伟壮丽的建筑。遗憾的是“三十日罢”,很可能是未竣工便停建了。 公元439年前后,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孝文帝太和十八年(494)迁都洛阳后,据《魏书·地形志》记载,平城改为恒州,原司州所辖郡县,归恒州所辖,今朔州地当然亦归恒州所辖,只不过郡县仍

很混乱。

北魏末年,因迁都洛阳,北部边镇防务不大重视?熏再加上政治黑暗,阶级矛盾异常尖锐,终于在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四月?熏爆发了六镇(武川、抚冥、怀朔、怀荒、柔玄、御夷,依次为今内蒙武川、四子王旗、固阳、河北省张北县、内蒙海流图、河北省赤城县)起义?熏进而又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大起义。后来?熏各族人民的大起义虽然失败了,但在这次起义的打击下,北魏政权亦很快分崩离析,时隔六年,便

分裂为东魏和西魏。

北魏分为东魏、西魏后,朔州地归东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朔州地归北齐。

北 齐

东魏时期,一直是高欢执政,公元550年,高欢病死,其子高洋废东魏孝静帝自立为帝,国号齐,史称北齐,亦称高齐。北齐建立后,于天保元年(550),改恒州为北恒州,仍辖原恒州郡县。

天保六年(555)迁原在内蒙和林格尔的朔州于新城(今朔城区南梵王寺村北,考古学家已经证

实),正式以今朔州之地始置朔州,为区别东魏侨置朔州,称北朔州。

天保八年(557),北朔州徙治马邑,从此,马邑城为北朔州治,马邑始称朔州。

为了防御突厥、柔然,天保年间,发夫180万人筑长城,前后共筑1000余公里。据考古发掘证实,北齐迁朔州于马邑后,将北朔州州城在原马邑旧城址基础上,进一步大规模地修建,现在朔城区的

西、北古城城墙即是北齐时之建筑物,城周九里十三步。

武成帝太宁中在北朔州置北道行台,所辖郡县有:广安郡,治招远,领招远县(州郡县治所皆在原马邑,今朔城区),广宁郡(改桑干郡为广宁郡),长宁郡,齐德郡,改神武郡为太平郡。《读史方舆纪要》大同府朔州:“神武城,在州东南,后魏置神武郡于桑干水上,领尖山、树颓二县,后齐改郡曰太平。”

北齐存在的27年间(550—577),北朔州成为北齐之重镇,当高氏集团的陪都晋阳和首都

邺城相继失陷,北齐将要灭亡之际,北朔州依然在顽强地抗击北周。

北 周

北周取代西魏后,建德六年(577),周武帝宇文邕灭北齐,统一了中国北部,升北朔州为朔州总管府?穴地方军事机构?雪,且“置宫及六府官”。在北周存在的24年间,朔州总管府成为北周屯戍设防

的重镇,直至北周为隋取而代之。

据《北周地理志》介绍,北朔州升为朔州总管府,仍治马邑城。下辖广安郡,治招远(原马邑城),长宁郡,治长宁(朔州境),广安郡领招远、神武(有说在神池东北,考古证实,神池东北无任何遗迹,朔城区东南之神武村遗迹尚存)等四县(另二县不在朔州境)。长宁郡领长宁等二县(另一县不在朔州境)。

据《山西通志·地理志》介绍:“按,《北周地理志》未载应州,历代地理志、地方志,亦谓应州始建于唐末。然《北史·唐家传》载其子唐陵?位大都督应州刺史?,《北史·张传》谓其父张羡?历应州刺史?,《北史·李景传》称其父李超为?应、戎二州刺史?,据此,在西魏、北齐、北周时置有应州,则无疑,应州所辖不详,其治所在今应县。”据史实推测,唐末以前之应州,很可能是误载,或者是其他地方之应州。

杨坚于公元581年二月废周静帝建隋,并于开皇九年(589)灭陈,完成了全国的统一。为了巩固中央集权制度,除了确立中央三省(内史、门下、尚书)六部(吏、礼、兵、刑、民、工)制外,地方九品以上的地方官一律由吏部任免,并逐步裁减郡县数目,把州、郡、县三级制逐步改为州(郡)、县

两级制。

隋初,朔州总管府辖二郡三县,广安郡领招远、神武(朔城区神武村。《读史方舆纪要》“隋改尖山曰神武,属朔州”)二县,长宁郡领长宁(朔县境)一县。大业元年(605)废朔州总管府。大业二年改朔州置代郡。大业三年(607)又改为马邑郡,治鄯阳(改招远为鄯阳),辖鄯阳、神武、云内(大同西)、开阳(开皇十九年改长宁为开阳)。其时,马邑郡之境域,南起宁武,北至丰镇,西起五寨、偏关,

东至蔚州,恒安镇(大同)也隶属于马邑郡之云内县。

据《辽史》载:怀仁县“大业二年置大利县,属云州,改属定襄郡。”《山西通志·地理志》载:“定襄郡治定襄,辖大利(怀仁大利故城)。”怀仁境内是否设过大利县,实可疑也,据考证,大利县在今内蒙原

定襄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