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历史沿革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朔州历史沿革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95de78168884868762d68b

马邑郡是当时隋朝防御突厥侵扰的边陲重地,炀帝大业三年,发丁男百余万筑长城,西距榆林,东至紫河(大同北),一旬而罢。大业十二年(615)八月,杨广巡游塞北,突厥得悉,率军10万攻入

塞内,杨广被迫退到雁门,待各地援军到来后,杨广才得以解围而去。

隋朝末年,杨广的暴政导致了农民大起义。其时,马邑郡的土豪刘武周也结交了杨伏念、苑君璋、张万岁等豪杰,暗暗准备起义。大业十三年(617)初春的一天,马邑郡太守王仁恭照例升堂办事,刘武周假作上前行礼,张万岁猛然从后面杀死了王仁恭。刘武周以王仁恭头示众,一面开仓济民,一面又派

人和北方的突厥联合。

雁门守将派军来攻,被刘军打败,雁门人民杀死守将响应。紧接着刘军破楼烦(宁武西南),进据汾阳宫(宁武西南60里管涔山上,为炀帝十所行宫之一,极其豪华),大大扩展了地盘后,返回马邑,自称皇帝,定年号为天兴,设立官职,建立政权。皇宫即在今朔城区一中西北部附近,据北关老者介绍,

一中西校墙外的大土堆,人称万岁山,即刘武周的万岁山,西校墙内尚有御井遗迹。

不久,上谷(河北易县)宋金刚率军四千来投,刘武周便派宋与尉迟恭率军两万南下,与李唐争天

下,后来被唐军打败。

隋太原留守李渊,在晋阳起兵反隋,“不战而据长安”,公元618年五月建唐后,逐步削平割据势力,

镇压了农民起义军,完成了全国的统一。

唐代的大部时间是州、县两级制。贞观初分全国为十道(初为监察区),历久成为道统州(府),州(府)统县的三级制。取消郡级机构后,马邑郡改为朔州,属河东道管辖。现今朔城区的崇福寺,便是唐高宗麟德二年(665)修建的,相传是尉迟恭监工建造(实际上麟德二年尉迟恭已去世),当时称大

寺庙,原建筑已不复存在,今崇福寺弥陀殿、观音殿为金代建筑,其余为明代建筑。

唐代在边境一带设置节度经略使(起初,只管军政),朔州地属河东节度使管辖,在朔州地设置有:大同军(唐初置,后易名大武军、神武军、平狄军,后又改为大同军。故治在今朔城区马邑村。乾符三年,徙大同军治云中,辽重熙十三年废大同军)、静边军(天宝四年,河东节度使王忠嗣筑城,即今右玉城)。

唐玄宗开元五年(717)又置马邑县,《元和郡县志》称:“开元五年分鄯阳县于州东三十里大同军城内置马邑县。”这便是唐马邑的兴建,从此,马邑和朔州便不是同一地点了。以后提到的马邑县多指唐

马邑。

玄宗天宝元年(742)朔州又改为马邑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朔州,治所鄯阳,属县有鄯阳、马邑二县。截至唐肃宗乾元元年,“郡”作为我国政区的名称,从此退出了历史舞台。 唐代在今平鲁地区设置保大栅,会昌中年为回鹘降人所居。唐朝末年,又以雁门山、龙首山南北相呼应而起名,设置应州(今应县东10里)。据《资治通鉴》载:晋王分云州置应州。据旧《应州志》载:“唐置金城县,以县升应州,以龙首、雁门二山南北呼应,故名。内附金城县,外领浑源、河阴二县……”据《云中郡志》载:应州城“唐天宝初节度使王忠嗣创建,李克用父子世居之。至乾符间,克用父为大同节度使,因古城废塌移筑于天王村,距旧城八里余”。李国昌因应州故城废坏,移筑县城于应县天王村南,命

为金凤城,设金城县治,即今应县城。其时之应州,辖金城、浑源、河阴(山阴)三县。 唐朝末年,黄巢领导的农民大起义,由于唐王朝和沙陀贵族的联合镇压以及朱温的叛变,虽然失败了,但是唐王朝也受到了沉重的打击,终于在公元907年哀帝禅位于朱温,国号梁,史称后梁,始开五

代之局面。

五 代

五代初,以太原为根据地的晋王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占据山西中、北部,与后梁之间的战争连绵不断。同光元年(923)李存勖称帝,建后唐,灭后梁。设在内蒙金河县的振武军被契丹占领,徙治于朔州。朔州置振武军后,马邑亦置兴唐军。李嗣源生于应州,因此,于后唐明宗天成元年(926)在应州置彰国军。同年,于兴唐军置寰州,治所寰清县(兴唐军、寰州、寰清县均在朔城区西影寺村东)。

后唐清泰三年(936)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拜契丹耶律德光为父,借契丹兵灭后唐,称帝,建后晋。以契丹有助援之功,遂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朔州、寰州、应州均在其中。一直到宋末,朔

州地基本上归辽、金统治。

石敬瑭将朔、应等州割给契丹后,遭到朝野上下的谴责,十六州军民亦想回归朝廷。辽太宗会同四年(941)六月,辽振武军节度副使赵崇赶走节度使耶律画里,以朔州附后晋。辽太宗令宣徽使袅古只带兵围攻朔州城。七月,后晋使臣到辽,袅古只遣其到朔州城下,劝令投降,赵崇不听,也不纳使臣,奋力坚守。袅古只急于攻城,将后晋之贡品奖给将士,城仍未破,袅古只战死。十二月,辽兵攻破朔州,为

了报仇,把朔州青壮年男子全部杀死,并以“叛”民上等户三十户,作为袅古只的家奴。

据《辽史·地理志》和《辽史·兵卫志》记载,辽代全国设置五个道。这五个道分别是上京道、中京道、东京道、南京道、西京道。其中西京道设在大同,下辖大同府,大同府领七县二州。其中只有怀仁县(辽设怀仁,以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与晋王李克用相会于云州东城,易袍马约为兄弟,有怀想仁人之语,故名怀

仁)和云中县西部(今右玉县)在今朔州地。

西京道所辖的州分为两个级别,有县级州,有节度州。节度州与府为同一级别。其时的应州和朔州

即为节度州。

应州彰国军,治金城,统金城、浑源、河阴(山阴)三县。

朔州顺义军,治鄯阳(今朔城区),统三县一州:鄯阳、马邑、宁远(五寨东北朔城区西80里);

武州宣威军,治神武(五寨县大武州村),领神武一县。

辽国在我国北方称雄210多年,实际上对我国北部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贡献相当之大。特别是辽统和二十二年(1004)宋、辽“澶渊之盟”后,双方均处于相对稳定的时期,双

方均致力于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当时,朔州的商业和手工业相当发达,从朔城区和怀仁的考古发掘和瓷窑遗址证明,其釉花碗、碟和刻花瓷罐等生产技术是相当不错的,特别是黑釉瓷鸡腿瓶,制作非常精致,一直沿用到近代。 当时,辽代的建筑艺术,也有了相当高的水平,现存全国最古最大的木塔——应县佛宫寺释迦塔,便是在辽道宗清宁二年(1056),由田和尚奉敕募建的。此建筑宏伟壮丽,艺术精巧,达到了出神入

化的地步,真可谓“峻极神工”、“天下奇观”。

当时的朔州,地处宋、辽双方通商交往的要路。于是辽于开泰三年(1014),专门设置转运使,负责与北宋的贸易、税收等工作。北宋在雄州(河北雄县)、霸州(河北霸县)等地,辽在朔州、新城(朔城区南)等地,分别设置榷场,进行贸易往来。北宋输出茶、瓷器、漆器、药、缯帛、书籍等;辽则输出羊、马、骆驼、盐、皮毛等。北宋虽然禁止铜钱外流,但辽自中期以后,却通用宋钱,可见双方经济往来

之频繁。

辽统治中国北方200多年,九传至天祚帝,被金灭亡。

赵匡胤于公元960年发动陈桥兵变,废周建宋,史称北宋。传至太宗,灭掉北汉,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割据局面后,北部中国尚有辽国和西夏与之对峙,宋欲乘胜攻辽,结果在幽州(北京)高梁河战役中大败而还。雍熙三年(986),太宗发动第二次对辽战争。宋军兵分东、中、西三路,西路以潘美、杨业为正副将出兵雁门关,连克寰(马邑)、朔、应、云(大同)诸州。但东路军大败,宋太宗令潘、杨护送四州吏民退还,但辽大兵压境,由于潘美、王侁误事,杨业兵败陈家谷(朔城区南之阳方口),杨业连同其子延玉在内的百余人,全部壮烈而死,无一人生还。据《辽史·圣宗二》载:杨业“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至狼牙村(今朔城区狼儿村),恶其名不进,左右固请,乃行。遇斜轸,伏四起,中流矢,坠马被擒。疮

发不食,三日死。”

雍熙北伐失败以后,辽兵南犯不断,宋朝君臣不思进取,只图苟且偷安。真宗时期依然如故,直至“澶

渊之盟”后,宋辽关系处于相对稳定时期,双方使者往来不断,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宋代的行政区划迭有变更,但基本上是路、州(府军)、县三级制,全国设十五路。宣和五年(1123)预置云中府路,治云中府(大同),统云中、武(五寨北大五州村)、应、朔、蔚(蔚县)、奉圣(新保安)、归化(呼市)、儒(永宁县)、妫(延庆县)等州,合称“山后九州”,为宋金联盟攻辽的预置版图。武、应、朔、蔚诸州一度归宋,宋在朔州置朔宁府(《文献通考·舆地考》朔州“宋宣和五年,契丹守将韩正以州来降,寻为金人所逐而取其地”)。后来因金人失约,旋为金人所取。未几,蒙古兴起,南宋宁宗时蒙古军取金云、朔等州。南宋理宗时,蒙古约宋灭金,悉有其地。终宋之世,关外诸州,旋得旋

失,久未归属。

女真族由黑水靺鞨发展而来,长期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北宋中后期,女真族的完颜部逐渐统一女真各部,为解除民族压迫,完颜阿骨打举兵抗辽,并称帝建金。国势渐强后,金与北宋联合攻

辽,宋宣和七年(1125),辽天祚帝于今应县西南60里处,为金将完颜洛索擒获,辽亡。 辽国灭亡后,金军背盟分兵两路南下攻宋,西路军由粘罕率领,经云中攻太原,十二月,金兵至朔、武之境,朔州守将孙翊率军苦战,终因力量悬殊,孙翊战死,金军再南下攻取太原。两年后,终于在11

27年,攻破宋都东京(开封),俘获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灭亡。

据《金史·地理志》记载,金灭北宋后,仍以大同为西京,改西京道为西京路,朔州地归西京路所辖。其时,西京路辖二府(大同府和德兴府)、七节镇州、八刺史州、三十九县。具体情况是:西京路设在大同,大同府辖七县三镇,其中只有怀仁县和安七疃镇(今怀仁安宿疃村)以及云中县西部(今右玉县)在今朔州地。西京路下辖的应州和朔州为节镇州,与府为同一级别。应州,彰国军节度使,治金城(今应县),属县有金城、山阴(辽时的河阴县,金大定七年更名为山阴县,以县城在复宿山之北得名,贞祐二年升为忠州)、浑源(贞祐二年升为浑源州)三县。朔州,顺义军节度使,治鄯阳(今朔城区),属县有鄯阳、

马邑(贞祐二年升马邑县为固州)、广武(今山阴县旧广武村,贞祐二年割广武县归代州)三县。

蒙古族兴起后,势力非常强大,公元1234年灭掉金,公元1279年又灭掉南宋,形成一个强

大的元蒙大帝国,统治中华大地100余年。

元朝的中央最高行政部门是中书省,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大都(北京)附近的河北、山西、山东地区叫“腹里”,其他地区河南、四川等设行中书省,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所以,元代的地方行政区划为省、路、府(州)、县四级制。当时,山西直属中书省,置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把“山西”作为行政区命名始于元代,因元京师蓟门之西有太行山,而山西又在太行山之西,故名。

据《新元史·地理志》载:至元二十五年(1288)改西京路大同府为大同路,隶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宣慰使司,管辖一领事八州。一领事是录事司,设在大同,属县五,怀仁为其一,右玉为大同县属地。

应、朔为八州中之二,应州属县有金城、山阴;朔州属县有鄯阳、马邑。

元朝至正末年,右丞相孛罗帖木耳驻兵大同,使其将姚枢副(姚伯颜不花)守朔州,姚因兵少城阔,不易防守,便收缩原土城西、北两面,仅留东南一角,夯筑新城,以便守备,工程未完,姚弃城逃走,元

朝也很快灭亡。

元末农民大起义时,朱元璋原为红巾军郭子兴部下,后成为一支独立力量。在其占领南京后,利用刘福通与元军作战的机会,逐渐强大起来。1368年正月,建都于南京,国号明。八月,明军占领大都

(北京),元亡。

明朝承袭元朝的行省制度,改元朝的中书省为直隶,其他仍为行中书省,简称“省”。每省设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三司分权独立而分别隶属于中央。山西布政使司辖五府、三直隶州、七十七县。

山西按察使司分设四道,兼察诸府州。山西都指挥使司,增置行都指挥使,管辖所有卫所。 其时,大同府辖大同、怀仁二县和浑源、应(省金城县,只领山阴)、朔(省鄯阳县,只领马邑)、

蔚(只领广灵、灵丘)四州。

洪武二十九年(1396)置分守冀北道,驻大同府,嘉靖二十一年(1542)冀北道移驻朔州,设总督衙门一员,置分守兵备道一员,并于朔州城内建造总督制府、兵备道署。嘉靖二十七年(1548)

冀北道移驻阳和(阳高县)。

明推翻元以后,元顺帝逃往漠北。后来蒙古贵族由于内部分裂,分成鞑靼、瓦剌、兀良哈三部,三部之间互相厮杀,同时不断侵扰明朝北部边境。明成祖迁都北京后,把北方作为防御重心,大规模地增修长城,在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大体沿长城一线,依次建立了辽东、大同、太原、宁夏、甘肃等九边。九边之前设许多卫驻军屯田为外围,九边之后置居庸、紫荆、倒马内三关和雁门、宁武、偏头外三关。这

样,沿内外长城构成了城堡相连、烽台相望的防御体系。

明长城分为南北(内外)两线,外长城在朔州境内有:右玉县长城,东自破虎堡界起,西南抵楼沟,共长178里。平鲁县长城,北起税家窑,南至老牛坡,共长约150里。内长城自朔城区利民堡北界东

达雁门关北新广武,约长230里。

山西都指挥使司,置行都指挥使,设在大同。大同为九边之一,亦称大同镇,初领26卫,后调整为14卫3所。在朔州境内有:朔州卫(早在洪武元年即开设)、平虏卫(明成化十七年置,治大同,嘉靖中迁到今平鲁城)、威远卫(今右玉威远堡)、右玉林卫(洪武二十五年置定边卫于今右玉城镇,永乐元年废,七年徙大同右卫来治,正统十四年又徙边外玉林卫同治,称右玉林卫)和井坪、马邑、山阴三个

所。卫所是军事编制,5600人为一卫,设指挥使,1120人为一所,设千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