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安徽省合肥市高考语文一模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9b46d1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22

根据上述信息分点概括即可。

答案: (1)B (2)BD

(3)①人们使用而不占有产品,在追求个人利益的同时,也能兼顾别人和集体的利益;②在企业和社会公共服务等领域能够合理使用人才和物资,解决经济剩余和资源高效分配问题。

(1)本题考查筛选、理解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从文中找出选项对应的信息,比较得出答案。

(2)本题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注意选项内容在文中是否有具体的体现。

(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息的能力,注意明确题目要求,筛选出正确信息,然后概括。

对于实用类问题阅读题的解答最主要的就是要注重对原文的挖掘,问题答案与原文的关系基本就是镜中花水中月的关系,甚至答案就直接显现在原文中,所以,在做实用类文本阅读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仔细阅读文章,对每一段落所讲述的内容有所了解。回答问题时要回归到原文,以原文为根据,捕捉文中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语,文中的关键词句实际上就是答案要点。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分值,如果一道题2分,要求概括回答,一般概括一个要点即可;要求用原文词句回答,则一般要在原文中找出两个恰当的词语。如果是4分或6分题,一般一点2分,答案要点就两到三个。题目的分值,是答题要点的重要提示。

11.【答案】C;D;C

【解析】

(1)根据句意断句。“寡薄”不能断开,一个同义复词,都指百官俸禄少,排除A;“加之”是奏请的内容,“之”指代俸禄,不能断开,应在“之”后断句,应是“绾与衮奏请加之”,排除BD,选C项。这段话翻译为:在这之前,百官的俸禄较少,

第21页,共25页

杨绾与常衮一起奏请皇帝给百官加俸禄,当时的韩滉是官吏判定百官薪水的户部官员,常衮与韩滉各怀私心,给百官加薪水的多少全凭个人喜好,常衮有一个在文学馆为官的亲戚,给他加了十二千的薪水,却只给太子洗马加了十千的薪水。

(2)D项“大夫死日不禄,士日卒”表述有误,应是大夫死日卒,士日不禄。 (3)C项“常衮务求清廉,为政不讲私情”表述有误,据原文“衮有亲戚任文学者给十二千,而给洗马十千”可知,他徇私情,加俸禄时给自己任职小官的亲戚加得比太子洗马还高,可见爱为政徇私。

(4)①“俊拔”,卓异出众;“清直”,清廉正直;“孤洁”,孤傲高洁;“妄”,随意。句子翻译为:常衮文章卓异出众,在当时备受推重。他本性清廉正直、孤傲高洁,不随意与人交往。

②“所以”,用来……的;“不能”,指没有才干;“辞”,辞谢;“禄食”,俸禄待遇。句子翻译为:议政的人认为丰厚的俸禄和赏赐是用来优待贤才、重视国政的,如果没有才干,应当辞职,而不应当辞谢俸禄待遇。

答案: (1)C (2)D (3)C

(4)①常衮文章卓异出众,在当时备受推重。他本性清廉正直、孤傲高洁,不随意与人交往。

②议政的人认为丰厚的俸禄和赏赐是用来优待贤才、重视国政的,如果没有才干,应当辞职,而不应当辞谢俸禄待遇。

(1)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该题可以根据文意、虚词和结构判断。 (2)本题考查识记古代文化常识,答题的关键在于平时的积累与识记。 (3)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注意将选项与原文作细致比较。 (4)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

第22页,共25页

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看有无特殊句式,词类的活用,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出来的句子做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方法--遵循三个步骤:

在考试过程中,不少的同学在读完一遍文言文后就开始作答,这种做法是很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意。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地浏览一遍。初步明确“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了什么话”等等,读懂个大概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遍把他全部读懂,很少人能够办到;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得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作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运用课内所学的知识(实词、虚词、活用、句式等),解决完成较为容易的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要解决较难的题目,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和复核的过程。

12.【答案】省 古人多以“三”为大,大在何处?大在刘备“三顾茅庐”的虔诚,

大在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的谦虚,更重要的则是大在“三省吾身”的谦恭和谨慎。古人如此,今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到了今天,我们同样需要这种“三省吾身”的道德修养。

立身不从一步起,如尘里振衣、泥中濯足,如何超尘脱俗?处世不会退一步,如飞蛾投烛、羝羊触藩,如何堂正为人?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追求与志向,这需要我们“三省”自己的处事和做人。可是,倘若蚍蜉撼大树的狂妄,倘若蟪蛄不知春秋的无知,即使有再高的志向和理想,也与成功无缘。自立,需要自身的信心和智慧去寻找;自强,需要我们的毅力和反思。

处世不是八面玲珑的圆滑,不是左右逢源的奉承,而是我们自省的真诚过程、自省的高尚精神。

一省吾身,知书不可不虚,虚则文理而居;人心不可不实,实则为欲不入。心灵的谦恭,为人的谨慎,才是对抗物欲诱惑的坚实堡垒,才是抵抗物欲侵蚀的不坏金身。世上再没有什么能抵得上心灵的纯净和自省吾身的高尚。既然这样,那么你不妨问问自己,

第23页,共25页

我还固守着一方心灵的净土吗?当尘世洗涤之后,心灵还如莲花般洁白无瑕吗?否则就要三思自省以清污、三思自省以退浊。

再省吾身,知孤云出岫,去留无一相系,朗镜悬空,静躁两不相干。自省需要我们的心空一片宁静,需要我们的情愫一片真诚,道存心底再观世界。表面的光辉与浮华太过刺眼,因为它挡住了真实;夸张的色彩与线条太过喧闹,因为它只折射出炫目的光彩,隐藏了致命的暗伤。那么,我们如何超过尘世的眼睛来重新审度?宁静而后知“致远”,淡泊而后知“明志”,让我们睁开心底那双自省的法眼,从一颗淡泊宁静的心出发来观察生活,来享受人生。

三省吾身,知情趣不在多,盆池拳石间,烟霞俱足;美景不在阔,而居篷窗竹屋之下,风月亦奢。自省,让我们清空心中的欲念,拾身边哪怕只是微小的幸福与感动;自省,让我们清点心中的渴望,重获身边哪怕只是点滴的欢笑与泪水;自省,让我们打点生活的行装,重整身边哪怕只是丝毫的坚毅与信念,从而在自省后找到心的归属、灵魂的彼岸。

古人三省其身,省一是言行,省二是作为,省三是修养。今天,我们三省吾身,则应自省的是追求、信念、情操。但愿自省之后,我们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解析】

本则作文采用了有明确写作任务的新材料作文题型。试题材料由精心选择的六个中华名句组成,试题命制充分发挥作文的积极导向功能,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学生自觉继承、转化优秀文化传统,增强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试题既让每个考生有话可写,又让优秀考生能够脱颖而出。六个名句言浅理明,贯穿其中的思想主线清晰,具有很好的亲和力,考生在理解上没有难度;而在审题立意、文体选择等方面又具有很大的开放度,便于考生发挥;要求考生结合自己的感触与思考,为命题加大了空间纵深,也为优秀作文提示了明确指向。

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有诗词有随感,或豪迈或温婉,有的抒怀有的思辨;包含了自身修养、家国情怀、坚持实践、因地制宜、乐观谦虚、包容融合等丰富内涵,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将六句并列齐观,从《论语》到费孝通,本身就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历久

第24页,共2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