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在肇庆地区的发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关于佛教在肇庆地区的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e825f7172ded630b1cb649

关于佛教在肇庆地区的发展

众所周知,公历纪元前后,佛教开始由印度传入中国,经长期传播发展,而形成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中国佛教。由于传入的时间、途径、地区和民族文化、社会历史背影的不同,中国佛教形成三大系,即汉传佛教(汉语系)、藏传佛教(藏语系)和云南地区上座部佛教(巴利语系),佛教在当时比较荒凉的岭南地区开始了生根发芽 。 1、唐代西江佛学文化

继汉牟子将佛学与中国文化融合之后,唐代肇庆的佛学文化得到进一步发展。当时肇庆的佛寺颇有势头,唐代著名诗人沈佺期的《峡山寺赋》写出了唐代肇庆寺庙香火的鼎盛,鼎湖山曾有三十六招提(小庵)之多,圣僧桥、罗汉市等均为唐代遗迹。而最为著名的是,诞生了六祖慧能和石头和尚希迁两位佛学大师,也留下了中日佛学文化交流的历史足迹。

〖照片〗①:鼎湖山三十六招提之一的白云寺文字说明:始建于唐代的鼎湖山三十六招提之一白云寺 〖照片〗②:鼎湖山的三十六招提之一的慈云寺文字说明:始建于唐代的鼎湖山三十六招提之一慈云寺〖照片〗③:鼎湖山罗汉市文字说明:唐代佛学遗迹-鼎湖山白云寺罗汉市〖照片〗④:鼎湖山圣僧桥文字说明:唐代佛学遗迹-鼎湖山白云寺圣僧桥 2、六祖慧能隐居肇庆研佛理佛教

六祖慧能,俗姓卢,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其生于新州,但曾在今日肇庆的四会、怀集等地隐居16年。在肇期间,他潜心思索佛理,把印度佛教的教义与儒、道思想及中国的国情、民心融合在一起,留下一部由门下弟子记录的《法宝坛经》(六祖坛经),是佛教经典中唯一出自中国人之手的重要经典。毛泽东称惠能为“禅宗的真正创始人”,“真正的中国佛教始祖”。 〖主照片〗六祖画像文字说明:隐居肇庆16年的六祖慧能〖副照片〗①:怀集六祖禅院、怀集六祖庵、四会六祖寺、肇庆梅庵、怀集六祖井、梅庵六祖井、怀集六祖亭组图文字说明:后人纪念六祖慧能而建的寺庵、井亭。〖副照片〗②:怀集六祖岩文字说明:慧能曾居怀集上爱岭龟嘴岩室隐居参禅十余年,后人称该处为“六祖岩”〖副照片〗③:梅庵六祖植梅雕像文字说明:慧能好梅,每到一处都以插梅为记,梅庵即为纪念其插梅而建。图为梅庵六祖植梅雕像。 3、中日佛文化的交流

生于肇庆、供于日本的希迁:陈希迁,高要人,唐代高僧。曾投在慧能、行思门下,后居衡山南岳南台寺,寺东有石如台状,结庵其上,故自号石头和尚。禅宗五家中,沩仰一家早绝,其余四家除临济外,曹洞、云门和法眼三家,在传承上都渊源于希迁。希迁圆寂后,被唐廷谥为无际禅师。著有《参同契》、《草庵歌》。《参同契》将佛教与中国道教“参同”融合,使禅法更加灵活细致,是

当今日本“曹洞宗”和尚晨课必读经典。石头和尚的“肉身”至今尚在日本横宾总持寺受供奉。

生于日本、逝于肇庆的荣睿:荣睿,唐时日本高僧。唐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入唐留学,天宝年间,到扬州邀中国佛教高僧鉴真到日本传授佛教,但五次东渡均告失败。第五次东渡被飓风吹到海南后,择途北归,经肇庆,病逝于端州龙兴寺。现立于鼎湖山的“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记述着荣睿大师对发展中日人民友谊和文化交流所作的贡献。

〖照片〗①: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或两国友人的纪念活动)文字说明:鼎湖山“日本入唐留学僧荣睿大师纪念碑” (或两国友人的纪念活动)〖照片〗②:希迁法像文字说明:唐代高僧希迁〖照片〗③:荣睿法像文字说明:由日本歧阜市友好人士赠送的日本留唐高僧荣睿石雕坐像〖照片〗④:南岳南台寺(有照片,但不用也罢)文字说明:希迁修行的南岳南台寺。

以上充分说明肇庆地区的佛教文化历史深远,具有一定的基础。

2011年12月15日,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佛教协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出席会议的领导嘉宾有肇庆市政协副主席、市委统战部部长谢锦文,肇庆市民宗局副局长梁志福,肇庆市端州区委常委、区统战部部长周燕,肇庆市端州区政协主席伊建基,端州区政协副主席何基,端州区副区长谈亮天,端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区民宗局局长黄海风,广东省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仲贤法师,肇庆市佛教协会副秘书长李瑞生等相关部门领导及近百位肇庆各寺法师代表、居士代表参与本次会议。

佛教在肇庆的发展越来越迈上正轨,在当代经济的大潮中又何去何从呢?河南嵩山的天下第一寺《少林寺》也开始慢慢转型为可持续发展的自营性机构,庆云寺,六祖寺,会如何做呢?

在今年3月14日,广东省肇庆市委宣传部召开会议,对开展“肇庆·发现之旅”活动进行部署。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顾作义指出,“肇庆·发现之旅”是今年肇庆市实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和提升对外形象工程的一个实际行动,要精心组织、实施和策划好这次活动,为建设文化名市,构建活力、和谐、文化新肇庆作出更多更好的贡献。

肇庆古代历史文化璀璨夺目,光彩照人,肇庆是岭南文化发祥地之一,是中西文化交流第一城,是我国佛教传播重地之一,与历代众多名人结缘,吸引历代文人驻足咏叹,有鲜为人知的东西有待我们去发现。“肇庆·发现之旅”是一次对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的一次爱国爱乡教育之旅,是一次历史文化资源深度挖掘之旅和对外形象宣传的活动之旅,是历史资源、文化资源、旅游资源、人文资源的一次全面、系统的审视、普查、升华和开发。

有了政府的支持,寺院与周围的环境相结合,在不影响僧侣修行的前提下,合理的开发旅游资源,一方面解决衣食住行的问题,另一方面景区的游客来自四面八方,为佛法的传播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往往经济水平的提升带来的是文化生活的提高,景区周边民众的收益更是促进了佛教在肇庆地区下层人民之间的传播交流,打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使社会各阶层都接触到了佛法。

十八大召开后,各地区开始总结十八大的精神,“生态文明”是一个热点,它排在了首位进行阐述也从侧面说明了其的重要性。我觉得肇庆地区的佛教协会应抓住这一能大力加深佛教影响力的机会。“生态文明”讲究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化价值观,树立符合自然生态法则的文化价值需求,体悟自然是人类生命的依托,自然的消亡必然导致人类生命系统的消亡,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并不是人类对其他生命存在物的施舍,而是人类自身进步的需要,把对自然的爱护提升为一种不同于人类中心主义的宇宙情怀和内在精神信念。这与佛教禅宗的教义不谋而合,佛家的慈悲不仅表现在人和物,还应是更深的精神层面.

总之肇庆地区佛教正在慢慢壮大它的影响力,与文化渐渐地交融在了一起,形成具有当地特色的佛教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