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ea8d99ad02de80d5d8406c

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5、调查表的修订

调查表制定好以后只是初稿,要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逐一对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和修改,最后才能定稿。

二、能力要求

居民营养健康信息调查表编制 1、工作准备

个人营养健康信息调查表所覆盖的调查项目是根据调查目的拟定的。 ①确定调查主题:指南和灵魂。膳食与慢性病调查。

②明确变量:根据研究目的,收集并列出在该调查中需详细调查的主题或所需测量的变量。目的是了解调查对象营养和健康现状及关系,有人口学特征、营养、健康状况。

③探索性工作

2、工作程序

程序1:确定表头

突出主题,一目了然,且接受性好。

程序2:设计封面信

介绍调查者的身份、调查内容和目的,以及调查对象的选取方式和结果的保密措施。

程序3:确定测量变量和分类

确定的测量变量,将每个变量转化成问句,设计好答案。

程序4:设计调查表初稿

(1)每一类按照合适的顺序将卡片排序。健康资料应分为询问疾病史和体检表两部分。

(2)根据问卷整体的逻辑结构排出各类的前后顺序,使卡片连成一个整体。 (3)对问题的前后顺序和连贯性进行检查和调整。

(4)把调整好的问题卡片依次写到纸上,加上题目、说明和指导语,编码,形成调查表初稿。

程序5:修订调查表

找30-50个调查对象试用,看一下调查员是否容易提问和解释、调查对象能否理解、答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等。

程序6:调查表格式设计

3、注意事项

(1)综合性调查内容较多,问题要少而精。 (2)把同类的问题放在一起。 (3)注意跳项问题的设计。

(4)编码部分根据答案合理设置有效的位数和小数位数。 (5)问题的语言要尽量简单。 (6)不要问咨询者不知道的问题。 (7)不要直接询问敏感性问题。

(8)问卷太长会影响填答,最好控制在30min以内。

公共营养师

第5页共5页

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学习单元3、社区基本资料的收集

社区基本资料的收集分为两种方法,一是直接收集社区历年综合信息数据,另外一种是由单一家庭一个个收集再综合。从理论上收集资料用途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描述性研究。描述健康疾病或健康状态在不同地区、时间、人群中的分布特征,提出健康影响因素的假设,为寻找病因或健康问题提供线索。

另一方面是分析性研究。探索疾病的可疑危险因素,或对描述性研究提出的病因假设进行检验的方法。 一、知识要求

1、资料性质和分类:分为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 (1)数值变量资料

是对每个观察单位用定量的方法测定某项指标的数值大小所得的变量。

一般有度量衡单位,常用平均数、标准差、方差分析、直线相关与回归等指标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分类变量资料

亦称定性变量,一般无度量衡单位,是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所得的资料,

常用相对数、卡方检验等指标和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3)等级资料

将观察单位按某种属性或类别的等级顺序进行分组,清点各组观察单位数有等级顺序,故亦称等级资料。

常用相对数、秩和检验等指标、方法进行统计分析。

2、社区调查和资料收集方法

调查方法常按调查范围分为普查和非全面调查,后者又以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最为常用。

(1)观察法

通过对事件或研究对象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等进行直接的观察来收集数据,是收集非语言行为资料的主要方法。 (2)访谈法

即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进行面对面或通过电话交谈,以获取所需信息的一种资料收集方法。

(3)自填问卷法

是社会调查要求被调查对象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完成填写问卷。填写好的问卷可由被调查对象寄回研究者或由研究者统一回收。缺点是应答率较低,准确性也较差。 (4)专题小组讨论法

是根据调查目的目的确定讨论主题,在主持人的领导下,调查对象在1h左右的时间内,围绕主题进行讨论并由记录员现场记录讨论内容。

3、调查项目和表格确定方法

确定调查项目是根据调查指标确定对每个观察单位的调查项目,包括分析项目和备查项目。分析项目是直接用于计算调查的指标以及分析排出混杂因素影响的内容。备查项目是为了保证分析项目填写的完整和正确,便于对其核查、补填和更正而设置的,通常不直接用于分析。

4、社区卫生保健相关知识 (1)社区卫生保健概述

公共营养师

第6页共6页

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突出了社区的特点和保健需求,强调社区对其全体成员的健康应负有主要责任。 (2)社区卫生保健的含义

是指社区的卫生工作者和有关机构,通过对社区内人群、文化教育、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社会特征等一系列与健康有关的因素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做出社会诊断、提出社会处方及实施社区卫生保健计划,并对社区卫生保健方案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评价的过程。 (3)社区卫生保健的产生

19世纪产生,到20世纪时,向社区方向倾斜,强调社区对其全体成员健康应负有主要的保护责任。

(4)社区卫生保健的意义

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卫生服务必须从单纯医疗型扩大为医疗预防保健型,社区卫生保健适应了这种趋势,社区卫生保健适合我国国情。

第二节营养与健康档案建立和管理

社区居民个人健康档案是记录有关社区居民健康资料的系统文件,包括病史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以及和家庭的一般情况记录。可以通过健康档案、经常性工作记录、统计报表和专题调查收集到出生数、患病人数、死亡数等数据。

学习单元1、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

一、知识要求

1、个人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

内容包括以问题为中心的个人健康问题记录和以预防为导向的周期性健康检查记录。前者由基本资料、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成。后者指运用格式化的健康体检表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进行的周期性健康检查的结果记录。 (1)基本资料

1)人口学资料:

年龄、性别、教育程度、职业、婚姻状况、民族、家庭关系、社会经济状况、宗教信仰、身份证号码及家庭住址等。

2)健康行为资料:吸烟、酗酒、滥用药物、饮食习惯、运动、精神状态评价等。 3)生物学基础资料:指体重、血压、血型等指标。

4)临床资料:现病史、过去史、个人史、检查结果、心理评估等。 (2)问题记录

指的是过去影响过、现在蒸之影响将来还要影响病人健康的异常情况。问题目录常以表格形式记录,将确认后的问题按发生的时间顺序逐一编号记入表中。

主要问题:慢性问题及还未解决的问题,建于暂时性问题:急性问题。 (3)问题描述及问题进展记录

即将问题的每一问题依序号顺序逐一以“S-O-A-P”的形式进行描述。 S代表病人的主观资料,病人的主诉、症状、病史等。 O代表客观资料,实验室检查以及病人的态度、行为。

A代表评估包括诊断、鉴别诊断、与其他问题的关系、问题的轻重程度及愈后等; P代表计划,是针对问题提出的,每一位问题都有一项相应的计划。

问题进展记录也采用SOPA方式,对问题目录中不同编号的各种问题,依照进展情况加以记录。 (4)病情流程表

以列表的形式描述病情在一段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公共营养师

第7页共7页

第六章 社区营养管理和营养干预

2、个人健康档案的建立方法 (1)健康数据的收集

1)利用现存资料。各个部门和系统都有常规的报表。 2)经常性工作记录。

3)社区调查。以特定社区的全体居民为调查对象。了解健康状况及社会因素、自然条件、遗传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4)健康筛查。通过专科筛查,确定受检者有无疾病、自身缺点和健康问题及其轻重程度。

(2)资料的核查和记录

原始数据是数据总汇、分析的基础。首先要对其内容进行复查,其次对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进行复核。 (3)资料的管理

采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好健康档案,使其脉络清楚、库藏有数、排架合理,便于核对、检查和提供使用。文本档案需要编号,数据档案,按照社区分类,或者按疾病分类。 (4)资料的保存

文本档案要将所有档案按顺序存放在档案柜内,防虫蛀,防止损毁,数据资料应有备份。

二、能力要求 个人健康档案建立 1、工作准备

计算机,个人健康信息调查表

2、工作程序

程序1:收集社区人群的健康信息并进行整理

建立社区个人健康调查表,建立编码

程序2:文本档案的建立

(1)文本档案录入

对各表及项目进行认真填写,建立客观可靠的健康档案。 (2)文件的排列与编号

排列文件时,保持档案文件之间的联系并具有条理性,给每一份卷内的档案文件以固定的位置。排列社区的档案文件可以按时间、地区、人名的姓氏笔画或拼音字母顺序排列。排列好之后,进行统一编号。

(3)档案的装订

为了固定档案文件的排列顺序,将文件折叠整理并用线订牢固。

程序3:档案目录的编制

将已经排列完毕并编好的档案登入档案目录的工作。一个社区一个年度的档卷编制一本目录。目录的项目主要有:案卷的顺序号、名称、起止日期、备注。

程序4:档案保存

社区健康档案的管理一般以家庭为单位,每一个家庭拥有一个档案袋,标明档案编号。

(1)档案的排放

先左后右,先上后下。不得混差排放;起卷号在架子的左上角,终止号在架的右下

公共营养师

第8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