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文学史(上)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aed261f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59

2、在“自己的园地”书写性灵:周作人 人的文学——自己的园地(功利——人生的艺术派) 五四前后发表《人的文学》把文

学革命由形式的改革推向内容的革新、《平民文学》、《思想革命》等论文。 20世纪20年代是周作人散文创作的旺盛期,这个时期周作人的散文呈现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双轨性创造风格。浮躁凌厉与平和冲淡虽然都贯穿于整个20年代周作人的散文

创作,但平和冲淡更符合作者的性格特征。 周作人小品散文的特点是平和冲淡

本时期的现代散文诗经典是鲁迅写于1924~1926年的《野草》。 第六节 话剧的舶来与初创 田汉

阶段:搬演西方(中国留日学生剧社团春柳社)——戏剧改良——舞台实践(“爱美剧”

运动、民众戏剧社)——戏剧走向成型(丁西林)——国剧运动(诗人写剧:田汉) 丁西林 喜剧趣味:“欺骗”策略《一只马蜂》;“二无三人”模式《压迫》、《酒后》《北平的空气》;戏剧性语言。 田汉《梵峨嶙与蔷薇》《名优之死》。田汉本性上属于浪漫主义。主题:真爱情与真艺术的追求;美的幻灭“诗人写剧”特色。 第一章 30年代:新文学重要收获 第一节 人文主义的深化与左翼的兴起

30年代的小说流派:海派、左翼、京派 1、人文主义文学思潮和左翼文学思潮相互角逐又相互融合,在这两种重要的文学主潮下,主要存在三种人学思想和文学观念:五四人文主义文学观、左翼革命文学的“阶级的人”的观念与话语、近现代通俗文学所持守的充分世俗化的人学观。

2、人文主义文学思潮的深化 梁实秋 “人性论” 在梁实秋的文艺思想中,人性是一个基本概念。体现梁实秋艺术精神

的是古典主义的节制,他追求美学的理性与规范。 朱光潜 沿着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对近代美学进行自觉综融的还有朱光潜。

3、左翼文学运动的兴起 1928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运动(普罗文学:左翼小说即“普罗”小说,公式化、口号化)。1923~1926年初期革命文学的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基本理论主张是由后期创造社和太阳社员首先提出的。革命文学者认为文学“组织生活”;鲁迅认为文学是“有闲人”看的。

(了解)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0.3.2 鲁迅、冯雪峰、柔石、沈端先、冯乃超、李初梨、彭康、蒋光慈、钱杏邨(死去了的阿Q时代)、田汉、阳翰笙等四十余人出席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简称“左联”)。进行的文学活动:(1)创办刊物(2)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译介和社会现实主义的提倡(3)推动文艺大众化革命(4)左联的文学思想,集中体现为对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提倡。 左翼文学运动始终标举着“无产阶级写实主义”,但对写实主义的认识与把握却有历史的特殊性与阶级性 4、左翼革命文学与人文主义文学的论争 (1)1928年革命文学派对鲁迅、茅盾等五四作家的批判(2)关于“文学基于普遍人性”的论争(3)关于“文艺自由”的论争(4)此外,

中国现代文学史

鲁迅和一些左翼作家对林语堂、周作人等提倡幽默与闲适文学也进行批判;批评朱广潜、沈从文等人的人文主义文学思想。 第二节 小说流派与群落的竞起 沈从文

1、30年代的小说流派

(1)30年代文坛出现的左翼普罗小说(“革命”+“恋爱”模式,蒋光慈) (2)左联青年作家群(柔石《为奴隶的母亲》、丁玲、张天翼、沙汀)、 (3)社会剖析派小说(在茅盾的影响下吴组缃、沙汀),在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影响下,

突显人的社会性和阶级性;

(4)东北作家群:萧红、萧军 (5)新感觉派(海派的第二个阶段,施蛰存、刘呐鸥、穆时英)小说在西方现代主义

和都市商业文化影响下,更多地关注人的感觉、直觉、潜意识、性等非理性的方面; (6)京派(沈从文、废名、萧乾)1930年前后新文学中心南移上海后继续在北平活动的一个自由主义作家群,主要阵地是《骆驼草》《大公报`文艺副刊》《水星》《文学杂志》,在艺术观念上标举健康与纯正,则坚守五四人文主义精神,认同人的自我价值、个性主义等理念,所持的乃是自然人性观、人道主义与启蒙精神。 2、丁玲:女性意识与革命意识 主要作品《梦珂》、《莎菲女士的日记》(女性论)、《夜会》、《意外集》、《水》、《韦护》(革命)、《母亲》。 《水》开始向左翼转变(1)重大的现实题材;(2)阶级斗争;(3)集体行动。 《莎菲女士的日记》主人公莎菲,叛逆、苦闷的青年知识女性形象。

3、沈从文“湘西世界的精心建筑者” 在湘西世界中,沈从文从正面表现了未被现代都市恶质文明扭曲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的极致,便是所谓神性。在沈从文的美学观中,神性就是爱与美的结合,是一种具

有范神论色彩的美学观念。 《边城》,主题:(1)文化风俗说(2)爱情悲剧说(3)生命人性说 美学特征:(1)写意、点染(2)人物性格缺乏一种内在矛盾与冲突 沈从文以其独特的声音,执意探索“中国应当如何另造”;追求小说的抒情性是沈从文小说的特色;丰富多样的体式结构,古朴简约的语言风格是另一特征。 第三节 风格多样的长篇体式 老舍 巴金 茅盾

1、老舍:城市世态的民族化表现 老舍,原名舒庆春,主要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断魂枪》《骆驼祥子》:首先是来自外在的社会压力;其次是婚姻、家庭的悲剧;最后是祥子个人的心灵悲剧。 通过市民日常生活全景式的风俗描写来展开他对市民命运的关注和文化批判,以广阔的文化批判视野,栩栩如生地描绘了一个充满三教九流、五光十色的城市世态,构筑了一个新旧之交时期市民性格、市井俗态的世界。 老舍小说的艺术成就:老舍的小说既有对市民文化的审视和批判,又在文体创新和小说语言方面具有鲜明的艺术特征:(1)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互交织 (2)问他追求与创新(3)浓郁的京味儿

中国现代文学史

2、茅盾:社会剖析的史诗性追求茅盾

(了解)原名沈徳鸿,字雁冰,主要作品有《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锻炼》和剧本《清明前后》。他是现代文学第二个十年中富有代表性的作家,承续了五四以来“为人生”的现实主义精神,并在左翼文学的前提下,建立起革命现实主义的文学模式,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 《子夜》是茅盾最优秀的社会剖析小说,也是左翼文学的标志性成就。民族资本家吴荪甫、

网状结构 3、巴金:青年抗争情绪的悲剧书写 巴金,原名李尧棠,代表作品有《灭亡》、“激流三部曲”(《家:对觉新的塑造很注意挖掘其内心的复杂性》《春》《秋》)的艺术成就:结构宏伟且精于构思;“家即社会”的情节典型化原则;注重发掘人情美与抒情化的人物塑造方法;激情化的青春型写作。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寒夜》、散文集《随想录》。 第五节 现代话剧的成熟 曹禺

现代戏剧——话剧,是一种来自西方的新艺术形式,它的发展是缓慢的,其主要成员是崇尚现代艺术的知识者与青年学生,活跃于大、中学的校园中。

1、30年代戏剧思潮

滥觞于五四新文学的易卜生式的写实主义与“为人生”的戏剧思想,成为30年代戏剧的主流。左翼戏剧,国防戏剧

2、30年代戏剧创作 (了解)

洪深,在30年代开始接受左翼革命文字思想,参加左翼剧团联盟,并创作了当时颇有影响的左翼剧作“农村三部曲”(独幕剧《五奎桥》、三幕剧《香稻米》、四幕剧《青龙潭》),“农村三部曲”显示洪深创作思想已从《赵阎王》时的关注社会问题转向关注政治宣传。 李健吾,他的戏剧创作观基于人性,刻画戏剧人物重在人性中的“善恶并存”,重在描

写人物内心矛盾冲突。也写评论《咀华集》。 夏衍,原名深乃熙,历史剧《赛金花》《自由魂》。1937年,创作了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作《上海屋檐下》,开始摆脱片面强调政治宣传的倾向,遵循真实性的原则,选取平凡人物和日常生活,自然、平实地再现生活的本来面目。夏衍的戏剧讲究结构艺术。 3、曹禺和《雷雨》、《日出》的出现,标志着从西方引进的中国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原

野》 曹禺,原名万家宝,1933年大学毕业,同年完成了四幕悲剧《雷雨》 代表作:1954

《明朗的天》;1961《胆剑篇》;《王昭君》。 《雷雨》发表于1934年,是20世纪中国话剧的经典之作。一部杰出的现实主义的家庭悲剧。 《日出》是1936年曹禺发表的另一部现实主义力作(四幕剧)。 揭示出现代都市社会中上层社会与下层社会之间“损不足以奉有余”的不合理现象,进一步剖析人的复杂与变异,探索人生出路。 《原野》是一个在封建宗法思想影响下农民复仇者的心理悲剧。

中国现代文学史

曹禺戏剧艺术的成就与特色: 曹禺是卓越的悲剧艺术家。曹禺笔下的悲剧人物,他们忧郁的心灵处于压抑状态,戏

剧的情感风貌与戏剧的艺术特征相联系。 (1)曹禺能深入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或表现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心灵交锋,或刻画剧

中人内心的自我交战; (2)曹禺的戏剧语言富有心灵动作性与抒情性; (3)曹禺戏剧对我国现代话剧文学样式的成熟起了决定性作用,奠定了五四以来这一新生样式在我国现代文学、现代戏剧史上的地位。 第六节 现代诗学的标志 戴望舒 卞之琳

1、 新诗的开山鼻祖:胡适 新诗(诗的内容、诗的文字)

2、 30年代诗歌潮流:

大众化、非诗化,“向外转”面向社会,臧克家、艾青、田间、中国诗歌会。 贵族化、纯诗化,“向内转”回到自身,后期新月派、现代派 3、 30年代诗歌流派:

4、 新月派(后期) 主张本质的纯正、技巧的周密、格律的谨严。

后期新月派的特性有两个方向的变化:

一是向内心朝着更为隐幽的精神领域开掘,显示了与世界现代主义思潮的合流; 二是向外的扩展,部分新月派诗人显示出走向时代社会的新倾向。

现代派(卞之琳、戴望舒) 施蛰存创办的文艺刊物《现代》,其中相当多的诗都包

含着先锋意识,当时就有评论成为“现代派”。 汉园三诗人: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汉园集》 现代派诗受益于法国象征诗纯粹诗歌理念,注重变现“现代生活”和“现代情绪”,强调诗的辞藻和形式要充分自由地表现诗人的情思。

中国诗歌会 由左联诗歌组发起的于上海成立,主要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

森堡(任钧)等。 注重现实性、提倡大众化; 反映时代重大事件,表现工农大众; 直接描摹现实,诗歌化。

现实主义诗歌 以臧克家、田间为代表 (了解) 臧克家诗集有《烙印》、《罪恶的手》、《自己的写照》、《运河》等,“坚忍主义”

“农民诗人”“乡土诗人”。 田间,钟情于苏联未来派诗人马雅可夫斯基,以短促、跳跃的诗行和变形的意象传达急促而紧张的时代节奏和内心的热情与骚动。

5、 戴望舒 “雨巷诗人” 《我底记忆》、《我用残损的手掌》 富有艺术自觉的诗人,

将民族特点、个人特点和名副其实的现代风味融为一体。 诗意来源:带着中国晚唐温庭筠、李商隐那一路诗的影响,又接受了法国浪漫派和象

征派的影响。 他认为诗是诗人隐秘灵魂的泄露,创作动机“是在于表现自己与隐藏自己之间”。运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