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浜烘暀鐗堝皬瀛﹀洓骞寸骇鏁板涓嬪唽鍏ㄥ唽鏁欐 - 鐧惧害鏂囧簱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2020浜烘暀鐗堝皬瀛﹀洓骞寸骇鏁板涓嬪唽鍏ㄥ唽鏁欐 - 鐧惧害鏂囧簱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084290be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a4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2020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目 录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第二单元…………………………………………………… 观察物体(二) 第三单元……………………………………………………………运算定律 第四单元…………………………………………………小数的意义和性质 第五单元………………………………………………………………三角形 第六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第七单元………………………………………………… 图形的运动(二) 第八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九单元……………………………………………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第十单元………………………………………………………………总复习

全册教材的整体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四则运算,运算定律,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观察物体(二),三角形,图形的运动(二),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数学广角——鸡兔同笼和综合与实践等。 全册教学目标:

1.理解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发展数感,掌握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会进行简单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探索和理解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会应用它们进行一些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计算能力。

3.认识三角形的特性,会根据三角形的边、角特点给三角形分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4.理解平均数,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了解其特点,初步学会根据统计图和数据进行数据变化趋势的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5.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6.让学生经历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和推理能力。 7.进一步探索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和性质,会画一个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及三角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

教学难点:图形的运动,三角形是本册的教学难点。

周次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表: 起止日期 教学内容(课题名称) 课时 备注 2.26——3.1 开学报名,教学准备 0 3.2——3.8 四则运算 4 3.9——3.15 四则运算、单元检测及分析 4 3.16——3.22 观察物体(二)、单元检测及分4 析 3.23——3.29 运算定律(加法运算定律) 4 3.30——4.5 运算定律、(乘法运算定律) 4 单元检测及分析 4.6——4.12 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 4 4.13——4.19 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4 4.20——4.26 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 4 化 4.27——5.3 小数与单位换算、小数的近似 4 数 5.4——5.10 整理与复习、单元检测及分析 4 5.11——5.17 三角形 5 5.18——5.24 三角形、单元检测及分析 4 5.25——5.31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 6.1——6.7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4 单元检测及分析 6.8——6.14 图形的运动、单元检测及分析 4 6.15——6.21 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5 单元检测及分析 6.22——6.28 数学广角——鸡兔同笼、 4 单元检测及分析 6.29——7.5 总复习 4 7.6——7.13 复习迎考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第一单元 四则运算

单元目标:

1. 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 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

3. 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4. 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内容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学情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 : 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时间:2020年 月 日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精选范文、公文、论文、和其他应用文档,如需本文,请下载-----

教学设计 一、复习铺垫

加减5分钟口算。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1)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或 1956-1142=814 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 做减法。(出示减法的意义)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