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第四、五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学习,第四、五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367501cc175527072208c8

一、总体设计的定义

根据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在全面分析第二语言教学的各种主客观条件、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教学措施的基础上选择最佳教学方案,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途径、教学原则以及教师的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等作出明确的规定,以便指导教材编写、课堂教学和成绩测试,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使全体教学人员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二、总体设计的任务和作用

? (一)选择最佳教学方案

? (二)使各个教学环节成为一个互相衔接的、统一的整体

? (三)使全体教学人员能够根据不同的分工在教学上进行协调行动 三、总体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 分析教学对象的特征 ? 确定教学目标

? 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指标 ? 确定教学原则 ? 规定教学途径

? 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一)分析教学对象的特点

? 1.自然特征:年龄、国别、文化程度、第一语言及文化与目的语及文化的关系等等。

自然特征关系到教学原则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 2.学习目的:受教育目的、职业工具目的、职业目的、学术目的、临时目的 ? 3.学习的起点:学习起点一般根据学习者的目的语水平而定。可以是将零作为起点,

也可以把已有的目的语水平作为起点。

? 4.学习时限:学习时限依据学校的教学制度而定,包括本科或进修的学习期限(如

四年、一年、两年等等)、总课时、周课时等。也有依照学习者的特殊要求而定的,如短期进修、短期强化(半年、二个月、六周、四周等)。 (二)确定教学目标

? 教学目标指的是要培养学生具备什么样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主要是具备什么样

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能够用目的语从事什么样的工作。 ? 1.使用目的语的范围 ? 2.目的语水平的等级

(三)确定教学内容的范围和指标

? 教学内容包括范围以及一定范围内每一项内容的指标。 例如词是一个范围,词的数量就是指标;言语技能是范围,言语技能中听、说、读、写四项分技能也是范围,每一项技能达到什么等级水平就是指标。 (四)确定教学原则

? 1.怎样处理语言要素、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之间的关系? ? 2.怎样进行言语技能的训练? ? 3.怎样进行言语交际技能训练?

? 4.怎样处理语言要素和语言知识的关系? ? 5.怎样处理语言和文字的关系? ? 6.怎样处理目的语和媒介语的关系?

? 7.怎样处理语言要素和相关文化知识的关系以及“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的关系? (五)规定教学途径 教学途径就是把上面谈到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原则等贯彻到教学过程中去的途径。

? 1.教学阶段

? 划分教学阶段是为了突出每一个阶段教学的重点和特点。

? 划分教学阶段的依据是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尤其是要达到的目的语水平等级。 ? 根据教学目标划分教学阶段的原则为\教学目标原则气我们可以把教学全过程分为

初、中、高三个大的教学阶段,而在每一个大的教学阶段中再划分出若干个小的阶段。划分小的教学阶段是对教学目标进行再分解。 ? 2.课程设计

? 课程设计是总体设计的核心内容,也是联结总体设计和教材编写、课堂教学的中心

环节。

? 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是:所规定的课程能够使学生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能使全部教学内容合理地分布到有关的课程和课型中去;各门课程和课型之间有合理的横向和纵向的关系;能较好地体现既定的教学原则。 ? 3.周课时和总课时

? 周课时和总课时的安排要考虑到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适合学习者的特点,

还要顾及到上课时间与学生自学时间的比例。 ?

(六)明确教师分工和对教师的要求

第二节 教材编写

一、教材的重要性 二、教材的依据

(一)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是理论基础 (二)语言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是直接理论依据

(三)目的语语言学和目的语文化是教材内容的源泉 (四)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是教材编写的直接依据 三、第二语言教材的类型

? (一)从教学类型的角度分类 ? (二)从课程类型的角度分类 ? (三)从教学对象的角度分类 ? (四)从教学法的角度分类 四、教材编写的一般原则

? (一)实用性原则:教材的实用性包括教学内容的实用性、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和教

学方法的实用性。 ? (二)交际性原则

? 指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语言材料的组织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 语言材料要有交际价值.

? 语言材料的组织要接近生活真实,使学生感到身临其境. ? (三)知识性原则

? 知识性原则是指教学内容要包含一定量的新知识。除了在量上要有所保证以外,在

? ? ? ? ? ? ?

质的方面要考虑到为学生所感兴趣,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同时能增长知识。 (四)趣味性原则

教材的趣味性主要体现在教材内容的生动有趣和形式的活泼多样。

此外,版式设计、装帧、插图等形式上的活泼醒目,也是提高学习者兴趣,使他们维持学习动力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五)科学性原则

教材的科学性主要从语言的规范、知识的介绍和解释的科学、内容组织符合教学规律和反映学科理论研究的新水平这几方面来体现。 (六)针对性原则

明确所编教材适用于哪一一种教学类型,哪种课程类型,哪种教学对象等.

五、第二语言教材练习的类型

? 理解性练习 ? 模仿性练习 ? 记忆性练习 ? 巩固性练习 ? 交际性练习

第二语言教材的练习内容和练习目的

? (一)练习内容就是需要通过练习来使学生掌握的教学内容。 ? (二)练习内容要与具体课程或课型的教学目的相一致。

? (三)不同的练习目的要与一种言语现象的不同的习得阶段相对应。 ? (四)交际性练习与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一致性。

六、教材编写的前期准备工作

? (一) 如果没有总体设计方案和教学大纲,就要首先完成这两项工作。 ? (二)对有关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

? (三)已有的同类教材和相关教材进行分析比较,发掘其优点,找出其缺点,作为

编写新教材的参考。

? (四)对有关的基础理论、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研究的成果进行分析,以便对使用的

研究成果—特别是适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加以利用。 ? (五)制定教材编写方案。 ? 1.所编教材的类型。 ? 2.所编教材的特点。

? 3.所编教材的结构和体例。 ? 4.所编教材的使用。

第三节 课堂教学

(一) 性质:在第二语言教学中,课堂教学是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目的语的主要场所。 (二) 地位:在第二语言教学的四大环节中,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 二、课堂教学的内容和目标 ? (一)内容 ? 1.语言要素 ? 2.言语技能

? 3.言语交际技能 ? 4.语用规则

? 5.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

(二)目标

? 1.总的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材中的具体内容,全面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 ? 2.最高目标

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运用目的语进行交际。 ? 3.具体目标

全面展示和传授教学计划内的教学内容,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并能正确地模仿、记住和运用。

? (三)教师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全面掌握必须掌握的教学内容的标准: ? 1.教师是否全面展示和传授计划内的教学内容。 ? 2.是否使学生全面理解所学的内容。 ? 3.学生是否能正确地模仿。 ? 4.学生是否记住了所学的内容,

? 5.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运用所学的语言进行交际。 三、课堂教学的结构 ? (一)教学过程 ? (二)教学单位

? (三)教学环节:开头 展开 总结 ? (四)教学步骤 四、课堂教学的程序

? 备课:教学过程→教学单位→教学环节→教学步骤 ? 课堂操作:教学步骤→教学环节→教学单位→教学过程 五、课堂教学的技巧(略)

第四节 语言测试 一、什么是语言测试

语言测试是根据一定的评估目的,以抽样方式通过有限试题来诱导出受试者的言语行为,然后借助于定量描述来推断受试者掌握的该语言的知识和能力。 二、语言测试的目的与类型

(一)水平测试(proficiency test)

? 水平测试目的:测量测试对象的第二语言水平。 (二)成绩测试(achievement test)

? 成绩测试目的:测量学生的学习成绩

(三)诊断测试 (diagnostic test)

? 诊断测试目的:检查学生对有关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检查教学效果是否达到了教

学大纲的阶段性要求,发现教和学双方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采取改进教学的措施。 (四)潜能测试 (aptitude test)

? 潜能测试目的:检查测试对象学习第二语言的潜在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