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灯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天灯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53aa9b5f0e7cd1842536ca

诸生辛苦了,自开着至今各有虔诚之心,不畏劳苦,夜夜勤行,愿始终如一,完成此书,后日功德不少,现刻有白阳天盘法律主,桓侯大帝驾到,各生勿失礼仪,接驾。余退。

白阳天盘法律主桓侯大帝 张降

白白明明修道贤 阳光照遍三期天 天盘应运无差错 法律主张劝尔坚

高悬玉旨威风腾腾 雄心不泯士气盈盈 聚众行善神人喜悦 星光照耀日月并肩 宫殿辉煌神威显赫 护民佑善三期贤英 法匡圣道厥中允执 奉公守法修身行正 着成宝鉴劝化末着 新书立说真善真美 护道丹心矢志矢勇 心明性见菩提真子 劝求道子上进一步 挽恶从善灾劫可免 颓气涤却善风接踵

堂章经典度尽原灵 旨领天灯神人奉行 造就金篇修道书经 书中正气参赞天宫 法泽三期求道群生 灯引末劫修道宿星 世道崎岖勿畏勿惊 转来恻隐功建果盈 风调雨顺日月明明

白阳法律主桓侯大帝 降

白阳末运三期秋 法制拳拳三宝求 律主登台述失意 桓侯大帝劝虔修

述失意的修道人

夫修道也者心也,万法唯心,心是天堂地狱的指南针,心之诚,形于外万事无有不诚,无有不敬,心之邪怀妄想,形于外,虽可掩饰其一时之恶,难掩一世之丑,终必露其伪也。

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瘦哉,人焉瘦哉。

修道之士,心诚者无妄无贫,故不失意,定向自然正确,不入是非之圈,自然有道,所行所作,你非我不非,泰然自在,道心不摇,功得由斯立,上和下睦,故不失意。

修道的失意者,全出于心之不正、不诚,心不正心诚,凡事出于人心,不以天性之自然,心怀妄想过多,疑惑不绝,虽有行功,却为有所贪求欲望之目的,稍有小事,疑惑不绝,专钻他人之非,不能寻心观照自己,批评前辈所学不精,处事不公,轻视后学所研不达,自以为是,自以为高,自专自主,杠高自大,目无尊长,自谓不拍马屁,修道向外不向内,因有此心,起初由于不能上达而起不满之心,次则毁谤,重者自退门外。

试思批评前辈所学不精,修道士!尔知否?修道之成道是出于行与修所得,非由学问口才所得,所谓良知良能是也。

修道士须知一个修道人,能自然自在的遵守佛规,木讷者亦可成道,修道之事,非由外来之力使人成道,是由自己之观照悟功,由明心而性,心明无染,内心无喘,外功圆满,非佛是啥!

若成道由外来他力所捉成,其道乃假非真,故“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告非无想,我皆令人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如是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得灭度者何以故,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生相,即非菩萨”。

由于足见修道是自渡,既是自渡,何必烦恼他人之是是非非,能向内返观自照,除却妄想,默默的去行自己该要行的事,放心的为天为人去做,天下每一个人,都向自己寻觅缺点,到了无圆满无缺,你是、我是、他是,自然天下无有不是,娑婆佛国从此而出。

现今之修道士,何其多,只管他人非,不言自己过,扬人非,掩己过,至于走到毁道败德,倘不肯认错回头是岸,还说修道不必清口素食,五毒不必改,邪说连篇,行为随便,试思还有什么道可修耳。

理是真理,道乃真道,万古不易,愿白阳修道士,该抱定宗旨,至死不变,诚敬天地,效法明师,以五大牺牲作为拯众生之目标,贡献人间、社会、国家,尽己之所能,无条件去行,以人溺已溺之心,达到八大诚之最高至诚。

如用虚心假意之心。失意败道,大家看,非天理无报,是时机未到,宜各慎而戒之。

天理至公,褒贬无私,自作自受之理众该明白,勿一失足成千古恨。

护法堂观世音菩萨廖 降

观察自心须醒修 音声马耳东风似 菩提圣意能遵则 萨埵行深超考妣

存仁守义誉长留 如切如磋磨琢忧 挽转颓风德可求 纯真一点乐攸攸

现刻北极玄天上帝莅堂,诸生接驾,余退。

武当山北极真武玄天上帝降 偈

北斗金光照大千 真心修道元归一 玄机妙诀求三宝 上下能守真妙诀 极盼真诚学圣贤 武威四方放心田 天理真传十字玄 帝星高照不老仙

论人生真谛与性理真传

性之大源出于天而不可易,谓天之命,赋于人身曰性,为人类生成之基本原则,其理至虚,至灵,至神,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灵明真空,然空又非空,又非有,又非无,而含有天地万物者也,未有天地先有此物,至清至静,无非此物之妙用也。

此空之体能生万物,故曰妙有,因不可见,故曰妙无,因不可名不可道,故强行为圈,圈伸为一,故曰一为天地之始,万物之母,由一而二,二而三,万物备矣。

人之生也得其理而有性,得其性而流于心故行之则善,是心是佛,是心是法,则是如此。

天之命谓性,其含有干德之元亨利贞,坤德之元亨利牝马之贞,故能万汇资生,宇宙之万汇得于此,天得其理运行有序,地得其理载物有律,人得其理行之

有德,物得其理生生化化虽紊而不乱,是以四时异其气,五行异其质,此物之妙用也。

此物之用谓德,其体谓性,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人养其性,所以事天也。夭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圣人之性理真传,虽曰传性理,其实皆不可离心,离心不能传性,性与心其名虽二,无心之用,则不能显其体,故性为圣人之立言中心,则心亦圣人启人之宗旨,然性理至深空处,难解,世人动静之点,不得正等正觉,均陷于五里雾中矣。欲智者须访明师,方可知之,自古之千里访明师,万里求口诀皆为此。

世人六万年来生死轮转,物欲所蔽,致性道之不明,非圣则不能自明,世人之有留言,宰屠猪之人亦可以成道,岂不知余本自天界而降生,余本天界菩萨果位,虽下凡宰屠为业,而后于下屠刀立地成佛,是以用来启示人间之顿法修道法门,众生岂能知道余之屠刀放下时之心境界,是何等之清静,是何等之境界,故成佛之道仍是不离此心也。

圣佛为使众生明心见性,于青阳,红阳,白阳,三期之中立法传性理,皆为此,圣佛恐众生闻者不明真体,皆以千百条之方法,启示众生,惜哉众生仍是陷于五里之雾中也,故子贡叹性道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

故修道士,虽名得道,皆须发扬自性之光大,循自性之真善美,方可谓得道矣。

故光明天下万汇须无私我,心若昏昧,天堂路黑暗,其理失,寸步行。 处世立德,修身以为本,修身以诚,诚者恪遵圣贤为教,不偏不倚,依乎中庸之大道,心广体胖,同化大千,不言德而德立矣。

于戏人心不古,自唱维新文明,实是斯文扫地,闻道德性理于马耳东风,自投孽海滚浪之中,毁灭真理,失去人生之真谛,歧途自乐,终坠地狱也。

聚星宫护法堂观音佛祖 廖降

观心自在独清修 佛道虚空妙理蕴 又诗

护庇众生复性光 心行一策和忠恕

音谙无私道可求 祖传玄诀人间流 法施普度挽愚狂 灯灿毫光透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