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完整版)新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55b0436e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e3

新版北师大版初中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目 录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2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第四章 平面图形及位置关系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第六章 生活中的数据

2 3 4 6 7 7

七年级下册知识点总结 7

第一章 整式的运算 第二章 平行线与相交线 第三章 生活中的数据 第四章 概率 第五章 三角形

第六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7 9 10 10 10 12 13

八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14

第一章 勾股定理 第二章 实数

第三章 图形的平移与旋转 第四章 四平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章 位置的确定 第六章 一次函数 第七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第八章 数据的代表

14 14 14 14 15 16 16 16

八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17

第一章 一元一次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第二章 分解因式

第 1 页 共 40 页

17 18

第三章 分式 第四章 相似图形

第五章 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第六章 证明(一)

20 21 23 23

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24

第一章 证明(二) 第二章 一元二次方程 第三章 证明(三) 第四章 视图与投影 第五章 反比例函数 第六章 频率与概率

24 25 26 28 28 29

九年级下册知识点汇总 30

第一章 直角三角形边的关系 第二章 二次函数 第三章 圆

第四章 统计与概率

七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注:※表示重点部分;¤表示了解部分;◎表示仅供参阅部分;)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圆柱:底面是圆面,侧面是曲面柱体?¤1. ?棱体:底面是多边形,侧面是正方形或长方形

30 32 34 40

?圆锥:底面是圆面,侧面是曲面锥体¤2. ?棱锥:底面是多边形,侧面都是三角形?

¤3. 球体:由球面围成的(球面是曲面) ¤4. 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构成的。

①几何体与外界的接触面或我们能看到的外表就是几何体的表面。几何的表面有平面和曲面;②面与面相交得到线;③线与线相交得到点。

※5.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6.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所有侧棱长都相等。 ..¤7. 棱柱的上、下底面的形状相同,侧面的形状都是长方形。

¤8. 根据底面图形的边数,人们将棱柱分为三棱柱、四棱柱、五棱柱、六棱柱……它们底面图形的形状分

别为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9. 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四棱柱。

第 2 页 共 40 页

¤10. 圆柱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两个相同的圆形和一个长方形连成。 ¤11. 圆锥的表面展开图是由一个圆形和一个扇形连成。

※12. 设一个多边形的边数为n(n≥3,且n为整数),从一个顶点出发的对角线有(n-3)条;可以把n边形

成(n-2)个三角形;这个n边形共有

n(n?3)条对角线。 2◎13. 圆上两点之间的部分叫做弧,弧是一条曲线。 .

◎14. 扇形,由一条弧和经过这条弧的端点的两条半径所组成的图形。 ¤15. 凸多边形和凹多边形都属于多边形。有弧或不封闭图形都不是多边形。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正整数(如:1,2,3?)? ??整数?零(0) ?负整数(如:1,2,3?)???有理数?※ 11?正分数(如:,,5.3,3.8?)? ?23?11?分数?负分数(如:?,?,?2.3,?4.8?)? ?23?※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不能说数轴上所有的点都表示有理数) ※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侧,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数轴上两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

※绝对值的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数a的绝对值记作|a|。 ※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数;0的绝对值是0。

?a(a?0)?a(a?0)?|a|?0(a?0) 或 |a|?

?a(a?0)???a(a?0)?互为相反数的两数(除0外)的绝对值相等; 任何数的绝对值总是非负数,即|a|≥0

越来越大

-3 -2 -1 0 1 2 3 ※绝对值的性质:除0外,绝对值为一正数的数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比较两个负数的大小的步骤如下: ①先求出两个数负数的绝对值;②比较两个绝对值的大小; ③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做出正确的判断。 ※绝对值的性质:

①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0.②若|a|=0,则|a|=0,反之亦然. ③若|a|=b,则a=±b.④对任何有理数a,都有|a|=|-a|

※有理数加法法则: ①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②异号两数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数的绝对值减去较小数的绝对值。③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第 3 页 共 40 页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灵活运用运算律,使用运算简化,通常有下列规律:①互为相反的两个数,可以先相加;②符号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③分母相同的数,可以先相加;④几个数相加能得到整数,可以先相加。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两“变”:①改变运算符号;②改变减数的性质符号(变为相反数) 有理数减法运算时注意一个“不变”:被减数与减数的位置不能变换,也就是说,减法没有交换律。 ¤有理数的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

①写成省略加号的代数和。在一个算式中,若有减法,应由有理数的减法法则转化为加法,然后再省略加号和括号;②利用加法则,加法交换律、结合律简化计算。

(注意: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当有减法统一成加法时,减数应变成它本身的相反数。) ※有理数乘法法则: 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②任何数与0相乘,积仍为0。 ※如果两个数互为倒数,则它们的乘积为1。(如:-2与

135 、 与…等) 253※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在有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有理数乘法运算步骤:①先确定积的符号; ②求出各因数的绝对值的积。

¤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注意:

①零没有倒数。②求分数的倒数,就是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一个带分数要先化成假分数。③正数的倒数是正数,负数的倒数是负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 ①两个有理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②0除以任何非0的数都得0。0不可作为除数,否则无意义。 ※有理数的乘方 ?

个a???n?????a?a?a????a?an幂 1

指底数

※注意:①一个数可以看作是本身的一次方,如5=5;

②当底数是负数或分数时,要先用括号将底数括上,再在右上角写指数。 ※乘方的运算性质:

①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②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③任何数的偶数次幂都是非负数;④1的任何次幂都得1,0的任何次幂都得0;

⑤-1的偶次幂得1;-1的奇次幂得-1;⑥在运算过程中,首先要确定幂的符号,然后再计算幂的绝对值。 ※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①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②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第三章 字母表示数

※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注意: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第 4 页 共 4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