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练习及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渔父练习及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6522c3bb4cf7ec4afed05b

《渔父》知识点归纳

一、按课文填空:

1、 , 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 。 3、新沐者必弹冠, 。

4、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 ? 5、沧浪之水清兮, ;沧浪之水浊兮, 。 二、实词整理:

1、找出句中通假字,并作解释:

(1)渔父见而问之曰 (2)子非三闾大夫与 2、解释句中古今异义词:

(1)颜色憔悴 (2)形容枯槁 ....(3)圣人不凝滞于物 (4)何故深思高举 ....3、解释其他字词:

(1)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举世皆浊我独清 ...(3)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4)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5)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6)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7)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三、虚词整理:

1、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2、何故至于斯? ..

3、圣人不凝滞于物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6、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7、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8、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四、说明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 1、是以见放。 2、圣人不凝滞于物。

3、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五、句子翻译:

1、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2、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 父

1

3、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4、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5、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6、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六.选择题

1.下列对加点的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形容枯稿 枯稿:枯瘦 ..B.新沐者必振衣 新沐:刚洗完澡 ..C.而能与世推移 推移:推进移动 ..

D.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莞尔:大笑的样子 ..2. 选出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A.颜色憔悴 颜色:脸色,今多指色彩。 ..

B.形容枯槁 形容:形体容貌,今指对事物的形象和性质加以描述。 ..C.圣人不凝滞于物 凝滞:拘泥,执著。今指知道变通。 ..D.何故深思高举 高举:行为高出世俗。今指高高举起。 ..3.下列对加点的虚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渔父莞尔而笑 (连词,表修饰) .

B.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连词,表因果) .C.何不汗淈其泥而扬其波 (连词,表承接) .D.涵淡彭湃而为此也 (连词,表因果,因而) .七、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渔父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渔 父

2

遂去,不复与言。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2分)

①何故深思高举 ②圣人不凝滞于物 ....2、下列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一致的一项是( )2分 A、自令放为 然此可为智者道 ..B、渔父莞尔而笑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C、何故至于斯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 ..D、遂去,不复与言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 ..3、下列句式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例:是以见放

A、死生亦大矣 B、公之逮所由使也 C、重为乡党所笑 D、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八.美文赏析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3~6题。

行吟阁遐想 黄秋耘

前几天,翻出一张旧照片,是我自己拍的武昌东湖旁边的行吟阁。这张已经开始有点褪色的照片,引起了我一段深沉的回忆。

五年前的初春,我因事去广州,路过武汉。在一个大雪后的晴天,我前去东湖,在行吟阁和屈原纪念馆一带盘桓了大半天。

不知道为什么,对于屈原,我有一种?旷百世而相感?的特别感情。从少年时代起,我就爱读......《离骚》,每读到?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时候,总是?唏嘘而不可禁?。不过,我真正理解屈原的精神和《离骚》的真谛,还是在直接受到闻一多先生的教诲以后。

说起来,这是二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在北平清华大学读书,闻一多先生主讲的《楚辞》是我最喜欢的功课之一。闻先生上课是不拘形式的,别的教师都在日间上课,他偏偏把课程排到晚间。我还记得,每当华灯初上,或者皓月当头,他总是带着微醺的感情,步入教室,口里高吟着:?士无事,痛饮酒,熟读《离骚》,方可为真名士!?接着,他就边朗诵,边讲解,边发挥。时而悲歌慷慨,热泪纵横;时而酣畅淋漓,击节赞赏。与其说闻先生是以渊博学识、翔实的考证、独到的见解吸引着我们,毋宁说他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深沉的悲悯情怀感动着我们。1935至1936年间,敌人的铁蹄已经越过了长城。那时候,几千里锦绣河山,几十座繁荣城市,都已经遭受践踏。旧时在那些暂时还没有沦陷的国土上,南瞻北望,又何处不是哀鸿遍野,民不聊生?这艰难的岁月跟屈原的时代是多么相像啊!因此,闻先生的孤愤高吟、长歌当哭,就更容易引发我们的共鸣同感了。有时候,我甚至感觉到:在闻先生的灵魂里就活着一个屈原,他好像就是屈原的化身。

且说我那天来到了行吟阁畔,东湖两岸,积雪茫茫,素裹红装,江山如画,四顾无人,万籁俱寂,连几里外水鸟振翅的声音都听得到。我参观过屈原纪念馆之后,又在矗立湖滨的屈原像前凭吊一番。我仿佛看到这位项上挂着花环、腰间佩着长剑、足下穿着芒鞋的古代诗人,披发伫立,蹙额低吟:?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夫孰非义而可用兮,孰非善而可服!?我又仿佛看到穿着破旧的长袍、飘拂着长髯、背着双手的闻一多先生,昂首仰天,血脉偾张,作狮子吼:?有一句话说出

渔 父

3

就是祸,有一句话能点着火,别看五千年没有说破,你猜想透火山的缄默?说不定是突然着了魔,突然青天里一个霹雳,爆一声:‘咱们的中国!’?后来这两个形象就合而为一,何者是屈原,何者为....闻先生,我都分不清楚了。

我无意以古人喻后人,以后人比古人,但一接触到与屈原有关的事物,总是情不自禁地联想起闻一多先生的风貌。的确,他们虽然相隔两千多年,但无论是对人民的热爱,对祖国的忠贞,还是斗志的坚强,死事的壮烈,都是颇有些相似的。因此,漫游之余,我又忽生遐想:闻先生是湖北人,且曾几度寓居武昌,假如在行吟阁上,屈原馆中,另辟一室,陈列先生的衣冠遗物、著作手稿以及金石创作,使这古今两位伟大的受国诗人相得益彰,也许不见得是毫无意义的事情吧。作为一个景仰闻一多先生的学生,我是殷切地期望着的。

1. 作者在行吟阁畔产生了哪些“遐想”?请简要概括。

2. 结合原文内容,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作者对屈原“旷百世而相感”,“相感”的是什么?

答: (2)引发作者对屈原“相感”的因素有哪些?

答:①

② ③ 3. 屈原与闻一多的形象在作者心目中“合而为一”,原因是什么?

答: 4. 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1)特征: (2)作用:

渔 父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