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化学专业函授(业余)本科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6db1f1f90f76c661371abf

9.1卤代烃的分类、命名及同分异构现象 9.2一卤代烷 9.3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9.4一卤代烯烃和一卤代芳烃 9.5卤代烃的制法 9.6重要的卤代烃 9.7有机氟化物

教学任务:掌握卤代烃的分类和命名;掌握卤代烃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掌握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及影响亲核取代反应活性的因素;了解卤代烃在有机合成上的重要性;了解有机氟化物的特殊制法、性质和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卤代烃的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卤代烃的亲核取代反应历程。

第十章 醇、酚、醚(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0.1醇 10.2消除反应 10.3酚 10.4醚

教学任务:掌握醇、 酚、 醚的结构特征、分类和命名;掌握醇、 酚、 醚的化学特征,根据路易斯酸碱理论,比较醇、 酚的酸性;掌握消除反应历程和影响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掌握醇、 酚、 醚的制备方法、鉴别方法及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醇、 酚、 醚的结构特征和化学特征;消除反应历程和影响消除反应的立体化学。

第十一章 醛和酮(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1.1醛、酮的分类,同分异构和命名 11.2醛、酮的结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1.3醛、酮的化学性质 11.4亲核加成反应历程 11.5醛、酮的制法 11.6重要的醛酮 11.7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教学任务:掌握羰基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分类和命名;掌握醛酮的性质和制法;掌握羰基加成反应历程及立体化学;了解不饱和的羰基化合物在合

16

成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和难点:醛酮的性质和制法;羰基加成反应历程及立体化学。

第十二章 羧酸(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2.1羧酸的分类和命名

12.2饱和一元羧酸的物理性质和光谱性质 12.3羧酸的化学性质 12.4羧酸的来源和制备 12.5重要的一元羧酸 12.6二元羧酸 12.7取代羧酸 12.8酸碱理论

教学任务:掌握各类羧酸的命名法;掌握羧酸及其盐中羧基结构特征;掌握羧酸的性质和制法;掌握酯化反应历程;进一步掌握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掌握二元羧酸及取代酸的特性及制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酯化反应历程;酸碱理论。

第十三章 羧酸衍生物(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3.1羧酸衍生物的分类、命名和光谱性质 13.2酰卤和酸酐 13.3羧酸酯

13.4油脂和合成洗涤剂

13.5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13.6酰胺

13.7酸衍生物的水解、氨解及醇解历程 13.8碳酸衍生物 13.9有机合成路线

教学任务:掌握酰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和结构;掌握酰基化合物的性质及酯水解反应历程;掌握酯的缩合反应及其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掌握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了解蜡、油脂、肥皂、合成洗涤剂、碳酸衍生物结构、性质、用途。

教学重点和难点:酰基化合物的性质;乙酰乙酸乙酯和丙二酸酯在有机合成上的应用。

第十四章 含氮有机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17

教学内容: 14.1硝基化合物 14.2胺

14.3重氮和偶氮化合物 14.4分子重排

教学任务:掌握硝基化合物的结构、性质和制法;掌握胺的命名、结构及物理性质;掌握胺的化学性质和制法;掌握重氮化合物的结构和性质,及其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了解苯炔的结构及消除—加成反应历程;掌握缺电子重排反应,一般了解其他重排。

教学重点和难点:胺的化学性质和制法;重排反应。

第十五章 周环反应(面授2学时、自学6学时)

教学内容: 15.1电环化反应 15.2环加成反应 15.3σ迁移反应 15.4周环反应的理论

教学任务:了解周环反应的一般规律;了解分子轨道对称守恒原理在有机合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周环反应的理论。

第十六章 杂环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6.1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 16.2五元杂环化合物 16.3六元杂环化合物 16.4生物碱

16.5改变人行为的药物

教学任务:掌握杂环化合物的分类、命名、母体结构及性质特征;掌握糠醛的制法、性质及用途;掌握Skraup合成法;了解生物碱的含义、存在、结构、提取方法及生理作用。

教学重点和难点:杂环化合物的命名及性质;Skraup合成法。

第十七章 碳水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7.1单糖 17.2双糖

18

17.3多糖

教学任务:掌握碳水化合物的含义及分类;掌握单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核糖、果糖)的结构、D,L命名及性质;掌握双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纤维糖)的结构、性质及应用;了解多糖(淀粉、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及应用;能正确应用Fischer投影式或Haworth构象式表示上述单糖、双糖、多糖、多糖的立体构型。

教学重点和难点:单糖(葡萄糖、甘露糖、半乳糖、核糖、果糖)的结构、D,L命名及性质;用Fischer投影式或Haworth构象式表示单糖、双糖、多糖、多糖的立体构型。

第十八章 蛋白质和核酸(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8.1氨基酸 18.2多肽 18.3蛋白质 18.4酶 18.5核酸

教学任务:掌握α-氨基酸的结构及性质(偶极离子、等电点、氨基反应、羧基反应);掌握蛋白质的性质及应用;了解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的结构特点及生理作用;了解多肽的合成方法;了解酶的组成及其催化原理;了解核酸结构及其生物功能。

教学重点和难点:α-氨基酸的结构及性质(偶极离子、等电点、氨基反应、羧基反应);蛋白质的性质。

第十九章 萜类和甾族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19.1萜类 19.2甾体化合物

教学任务:掌握萜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重要萜类化合物(樟脑、冰片、薄荷醇、法尼醇);掌握甾族化合物的结构特征及重要甾族化合物(胆甾醇、可的松、胆甾酸)。

教学重点和难点:萜类及甾族化合物的结构特征。

第二十章 合成高分子化合物(面授1学时、自学3学时)

教学内容: 20.1基本概念

20.2高分子的结构和性能的关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