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化习题库 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动物生化习题库 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80a511ad51f01dc381f1aa

①两中反应进行的地点不同,合成反应在胞液中进行,β-氧化在线粒体中进行;②脂肪酸的高速合成需要柠檬酸,它是乙酰CoA羧化酶的激活剂,而β-氧化则不需要;③合成反应需CO2参与,而β-氧化不要;④加入和减去的糖单位不同,合成反应中是丙二酸单酰ACP分子;β-氧化中是乙酰CoA分子;⑤酰基载体不同,合成反应是ACPSH,β-氧化中是CoASH;⑥反应所需的辅酶不同,合成反应中,烯脂酰ACP的还原需要NADPH+H,而β-氧化中需FAD,β-酮脂酸的还原需NADPH+H,而β-氧化中需NAD+⑦所需要的酶不同,合成过程需要7种,β-氧化只要4种⑧能量需要或释放能量不同,合成过程消耗7ATP及14NADPH+H,β-氧化产生129ATP

22.相同碳原子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哪个放出的能量多?相同碳原子的糖(如葡萄糖)和饱和脂肪酸(如真法正己酸)完全氧化,哪个放出的能量多?为什么?

不饱和脂肪酸完全氧化放出的能量多,葡萄糖比真法正己酸放出的能量多。因为完全氧化时产物均为CO2与H2O,此时的耗氧量与C/H比有关,C/H越大,豪氧越多。脂肪酸由于有两氧原子,故糖原子数减一。

23.何谓必需脂肪酸?动物体内的必需脂肪酸有哪些?

动物机体内不能合成,但是对其生理活动十分重要,必须从饲料中获得的几种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有亚麻酸、亚麻油酸和花生四烯酸,这类多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24.脂肪酸合成酶系包括哪些酶和蛋白?

乙酰CoA羧化酶、乙酰CoA-ACP酰基转移酶、β-酮脂酰-ACP合成酶、ACP-丙二酸单酰CoA转移酶、β-酮脂酰-ACP还原酶、β-羟脂酰-ACP脱水酶、烯脂酰-S-ACP还原酶、硫酯酶、脂酰基载体蛋白

25.简述动物体内氨的来源与去路。血氨浓度恒定有什么生理意义?

来源:氨基酸脱氨基作用;胺类物质脱氨;谷氨酰胺的分解;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的分解;肠道吸收;去路:形成尿素;合成尿酸;合成谷氨酰胺;合成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重新合成氨基酸;直接由肾脏生成NH4+排出。低水平血氨对动物是有用的,它可以通过脱氨基过程的逆反应与α-酮酸再形成氨基酸,还参与嘧啶嘌呤等含氮化合物的合成。但氨在体内又具有毒害作用,脑组织对氨尤为敏感,血氨的升高,可引起脑功能紊乱。血氨浓度的恒定维持了内环境稳定,保证了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

26. 氨基酸的一般分解代谢有哪些途径?产物是什么?哪条途径是氨基酸分解代谢的主要途径?为什么?

各氨基酸(脯氨酸和羟脯氨酸除外)都有的代谢规律称为氨基酸的一般代谢;途径有脱氨基生成氨和相应的α-酮酸;脱羧基生成CO2和胺;脱氨基途径为主要途径,因为脱氨基作用生成的α-酮酸可以进入糖的代谢途径,实现了氨基酸与糖内物质的相互转化,或经TCA循环彻底氧化分解,α-酮酸在机体的物质代谢过程中有着重要的生理意义。

37

27. 解释DNA的半保留复制与半不连续复制。

DNA的半保留复制:在DNA复制时,亲本双链DNA之间的氢键断裂,形成两条单链,分别以每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的多核苷酸链。这样,在两个子代DNA分子中,各有一条单链来自亲本DNA,另一条是新合成的。这种复制称为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在DNA的复制过程中前导链的复制为连续的,滞后链的复制不连续的冈崎片段,所以称为复制过程的半不连续复制

28. DNA复制的高度准确性是通过什么机制来实现的?

①.DNA聚合酶Ⅰ和Ⅲ的5-3的聚合作用②DNA聚合酶Ⅰ3-5的外切酶活性③引物的切除④聚合时的5-3方向⑤修复作用

29. 简述生物的遗传信息如何传递给子代?

遗传信息的传递构成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储存在DNA的脱氧核苷酸排列顺序中,通过DNA的自我复制将遗传信息传递给下一代,同时以DNA为模板,将遗传信息转录到RNA的核苷酸排列顺序中(转录),再以该RNA为模板,在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翻译),从而表现出生命的特征。这就是中心法则。后来又发现在某些病毒中,RNA也可以自我复制,并且还发现一些病毒的RNA可以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DNA。这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30. 大肠杆菌的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的功能有哪些重要的异同点?

原核生物DNA聚合酶与RNA聚合酶均从5-3催化3,5磷酸二酯键的合成;DNA聚合酶Ⅰ具有5-3聚合酶活性、5-3外切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DNA聚合酶Ⅱ、Ⅲ具有5-3聚合酶活性、3-5外切酶活性,而原核生物RNA聚合酶没有校对与引物的切除作用。 31.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哪些亚基组成?各有何作用?

大肠杆菌RNA聚合酶由α、β、β’和δ亚基组成;α亚基与酶的连接、装配有关;β亚基主要与底物结合、β’亚基主要与DNA模板结合、δ亚基识别并结合启动子。 32. 何谓不对称转录?生物体为什么允许转录有较大的误差?

有两方面含义:一是DNA双链分子上,被转录基因的一股链可转录,另一股链不转录;其二是模版链并非永远在同一单链上。①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转录后对mRNA进行剪切、②生物体内的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具有摇摆性、③一种氨基酸有多个遗传密码与之对应、④并不是所有的mRNA翻译后都形成结构蛋白⑤mRNA的错误不一定编码蛋白质的必需基团,影响蛋白质的活性。以上原因使错误的转录得到稀释或消除,故允许转录有较大的误差。 33. 何谓遗传密码?遗传密码有何特点?

遗传密码:指DNA或其转录的mRNA中的核苷酸顺序与其编码的蛋白质多肽链中的氨基酸顺序之间的对应关系。遗传密码具有简并性、通用性、不重叠、兼职及密码子的例外等特点。 34. 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核糖体结构有何异同?

38

原核生物核糖体50S大亚基由34种蛋白质和23SrRNA、5SrRNA组成;30S小亚基由21种蛋白质和16SrRNA组成,大小两亚基形成70S核糖体;真核生物核糖体60S大亚基由49种蛋白质和28S、5.8S、5SrRNA组成;40S小亚基由33种蛋白质和18SrRNA组成,大小两亚基形成80S核糖体 35.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包括哪些内容?

蛋白质合成后的加工修饰包括末端氨基上午脱甲酰化和N端甲硫氨酸的切除;多肽链的水解断裂;氨基酸侧链的修饰。

36. 何谓密码子的摆动性?有何生物学意义?

密码子的第3个碱基不那么严格,有一定的自由度,即摇摆性。这样,一种tRNA的反密码子可识别几种具有简并性的密码子。

37. 何谓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化学修饰有何特点?

在动物体内某些关键酶有两种形式存在,一种活性型,另一种无活性型,它们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相互转变,这种调控方式,称为酶促酶型互变或酶的化学修饰、酶的共价修饰。酶促酶型互变调节的特点是:1途径中的关键酶有活性的和无活性的两种形式,二者在化学结构上有所不同,一般是差一个特异的化学基团,大多数是差一个磷酸基团;2活性型的酶可在酶的催化下发生结构的改变,从而变成无活性型,此反应不可逆;无活性型的酶则由另一个酶催化,经过相反的化学修饰而变为无活性型,此反应也不可逆;3调节物借助平衡结合过程改变催化酶型互变的酶的活性,而不直接作用与途径中的关键酶。

38. 什么叫底物循环?底物循环具有何效应?

在S不断地转变为P的过程中,B不断地转变为C,C不断地转变为B,B、C的这种相互转变,称为底物循环。底物循环具有放大调节物浓度改变的效应。 39. 简述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基本方式和实质。

新陈代谢调节的目的是使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做出灵敏、经济、准确、迅速、高效、合理的应答,以适应外界环境变化的需要。机体对代谢的调节可分为细胞水平、激素水平、神经水平等三个不同的水平上;代谢调节的实质是酶活性和酶含量的调节

七、综合性问答题

1.实现酶促反应高效率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怎样提高酶促反应速度的?

底物和酶的领近与定向效应,底物形变,共价催化,酸碱催化,酶活性中心的疏水空穴效应 A领近效应是指酶由于具有与底物较高的亲和力,从而使游离的底物集中于酶表面的活性中心区域,使活性中心区域的底物浓度得以极大的提高,并同时使反应基团之间相互靠近,增加自由碰撞几率,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

定向效应是指底物的反应基团于催化基团之间,或底物的反应基团之间正确地取向所产生的效应,

39

因为领近的反应基团之间如能正确的取向或定向,有利于这些基团的分子轨道交盖重叠,分子间反应趋向于分子内反应,增加底物的激活,从而加速反应 B底物形变

酶受底物诱导发生构像改变,特别是活性中心的功能基团发生的位移或改向,产生张力作用促使底物扭曲,削弱有关的化学健,从而使底物从基态转变成过度态,有利于反应进行

C酸碱催化是质子供体和质子受体的催化,酶之所以可以作为酸碱催化剂是由于很多酶活性中心存在酸性或碱性氨基酸残基。他们在近中性PH范围内,可作为催化性质的质子受体或质子供体,有效地进行酸碱催化 D共价催化

指酶对底物进行的亲核或亲电子反应。某些酶能与底物形成不稳定的共价结合E复合物,亲核的酶或亲电子的酶分别释放出电子或吸取电子,作用于底物的缺点子中心或负电中心,迅速形成不稳定的共价中间复合五,降低活化能,提高速度

E酶活行中心位于非极行空穴中在低介电环境中有利于电荷相互作用,水对电荷有屏蔽作用有利于提高酶促反应速度

2.何谓抑制剂?动物体内的抑制作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 凡能使酶的活性下降而不引起酶蛋白变性的物质称为酶的抑制剂

根据抑制剂与酶分子之间作用特点的不同,通常将抑制作用分为可逆性抑制和不可逆性抑制两类,可逆性抑制作用分为竞争性和非竞争性抑制作用。

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增大底物浓度可使这类抑制作用减弱甚至解除,动力学特征:VM不变,KM增大

非竞争性抑制的特点;增大底物浓度,不能使这类抑制作用减弱,动力学特征;VM降低,KM不变

不可逆抑制又分为专一性与非专一性

3.何谓酶的专一性?酶的专一性有那些类型?阐明各类型特点。 酶对底物和反应类型有严格的选择性 酶的专一性又可分为

绝对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于一种底物,发生一定的反应,并产生特定的产物 相对专一性:一种酶可作用于异类化合物或一种化学健包括健专一性和基团专一性 立体异构专一性:酶对底物的立体构型的特异要求包括旋光异构专一性和几何异构专一性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