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AQUS有限元发展趋势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ABAQUS有限元发展趋势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aca98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6f

有限元分析的发展趋势

1 有限元的发展历程

有限元方法(FEM)的基础是变分原理和加权余量法,其基本求解思想是把计算域划分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在每个单元内,选择一些合适的节点作为求解函数的插值点,将微分方程中的变量改写成由各变量或其导数的节点值与所选用的插值函数组成的线性表达式 ,借助于变分原理或加权余量法,将微分方程离散求解。

有限元法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提出、发展和完善三个阶段。有限元法是受内外动力的综合作用而产生的。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在不断催生更为快速的交通工具、更大规模的建筑物、更大跨度的桥梁、更大功率的发电机组和更为精密的机械设备。而这一切都要求在设计阶段就能精确地预测出产品和工程的技术性能,需要对结构的静、动力强度以及温度场、流场、电磁场和渗流等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分析计算高层建筑和大跨度桥梁在地震时所受到的影响;分析计算核反应堆的温度场;分析涡轮机叶片内的流体动力学参数。这些问题的解析计算可归结为求解物理问题的控制偏微分方程式。有限元分析(FEA,Finite Element Analysis)方法则为解决这些复杂的工程分析计算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在工程实践中,有限元分析软件与CAD系统的集成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加设计功能,减少设计成本; (2)缩短设计和分析的循环周期; (3)增加产品和工程的可靠性;

(4)采用优化设计,降低材料的消耗或成本; (5)在产品制造或工程施工前预先发现潜在的问题; (6)模拟各种试验方案,减少试验时间和经费; (7)进行机械事故分析,查找事故原因。

目前流行的CAE分析软件主要有NASTRAN、ADINA 、ANSYS、ABAQUS、MARC、COSMOS等。

2 有限元分析软件的比较

2.1 LSTC公司的LS-DYNA系列软件

LS-DYNA是一个通用显式非线性动力分析有限元程序,最初目的是为核武器的弹头设计提供分析工具,后经多次扩充和改进,计算功能更为强大。此软件受到美国能源部的大力资助以及世界十余家著名数值模拟软件公司(如ANSYS、MSC.software、ETA等)的加盟,极大地加强了其的前后处理能力和通用性,在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使用。声称可以求解各种三维非线性结构的高速碰撞、爆炸和金属成型等接触非线性、冲击载荷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问题。即使是这样一个被人所称道的数值模拟软件,实际上仍在诸多不足,特别是在爆炸冲击方面,功能相对较弱,其欧拉混合单元中目前最多只能容许三种物质,边界处理很粗糙,在拉格朗日——欧拉结合方面不如DYTRAN灵活。虽然提供了十余种岩土介质模型,但每种模型都有不足,缺少基本材料数据和依据,让用户难于选择和使用。

2.2 MSC.software公司的 DYTRAN软件 当前另一个可以计算侵彻与爆炸的商业通用软件是

MSC.Software Corporation ( MSC公司) 的MSC.DYTRAN程序。该程序在是在LS-DYNA3D的框架下,在程序中增加荷兰PISCES INTERNATIONAL公司开发的PICSES的高级流体动力学和流体——结构相互作用功能,还在PISCES的欧拉模式算法基础上,开发了物质流动算法和流固耦合算法。在同类软件中,其高度非线性、流—固耦合方面有独特之处。

但MSC.DYTRAN本身是一个混合物,在继承了LS-DYNA3D与PISCES的优点同时,也继承了其不足。首先,材料模型不丰富,对于岩土类处理尤其差,虽然提供了用户材料模型接口,但由于程序本身的缺陷,难于将反映材料特性的模型加上去;其次,没有二维计算功能,轴对称问题也只能按三维问题处理,使计算量大幅度增加;在处理冲击问题的接触算法上远不如当前版的LS-DYNA3D全面。 2.3 HKS公司的ABAQUS软件

ABAQUS是一套先进的通用有限元系统,也是功能最强的有限元软件之一,可以分析复杂的固体力学和结构力学系统。ABAQUS有两个主要分析模块:

ABAQUS/Standard提供了通用的分析能力,如应力和变形、热交换、质量传递等;

ABAQUS/Explicit应用对时间进行显示积分求解,为处理复杂接触问题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适合于分析短暂、瞬时的动态事件,但对爆炸与冲击过程的模拟相对不如DYTRAN和LS-DYNA3D 2.4 ADINA

ADINA是一个古老的有限元软件, 有一些很老的版本,它们只有基本的计算功能,没有前后处理。用它算题,必须自己手工建模,现在看来这些实在是太落后了,但是,重要的一点是它有源代码。有了源码,就可以对程序进行改造,满足特殊的需求。国内对ADINA的改造很多,如将等带宽存储改为变带宽存储,将元素库从整个程序中分离出来,可以有选择的将将元素编译连接到程序中。还有的在程序中加入了自己的材料本构关系,元素库中加进了新的单元等等。经过改进,程序的功能得到了扩展,效率得到了提高,更重要得是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自己的知识产权。

2.5 ANSYS和NASTRAN

因为和NASA的特殊关系,msc nastran在航空航天领域有着崇高的地位。而ANSYS则在铁道,建筑和压力容器方面应用较多。尽管目前,ANSYS已发展了很多版本,其实它们核心的计算部分变化不大,只是模块越来越多。比如5.1没有lsdyna和cad软件的接口,到了5.6还有疲劳模块等等。NASTRAN最早是用的for windows 2.0。是nsatran v68集成在femap5里。nastran的求解器效率比ansys高一些。

3 有限元的发展趋势

纵观当今国际上CAE软件的发展情况,可以看出有限元分析方法的一些发展趋势:

3.1与CAD软件的无缝集成

当今有限元分析软件的一个发展趋势是与通用CAD软件的集成使用,即在用CAD软件完成部件和零件的造型设计后,能直接将模型传送到CAE软件中进行有限元网格划分并进行分析计算,从而极大地提高了设计水平和效率。为了满足工程师快捷地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要求,许多商业化有限元分析软件都开发了和著名的CAD软件(例如Pro/ENGINEER、Unigraphics、SolidEdge、SolidWorks、IDEAS、Bentley和AutoCAD等)的接口。有些CAE软件为了实现和CAD软件的

无缝集成而采用了CAD的建模技术,如ADINA软件由于采用了基于Parasolid内核的实体建模技术,能和以Parasolid为核心的CAD软件(如Unigraphics、SolidEdge、SolidWorks)实现真正无缝的双向数据交换。 3.2更为强大的网格处理能力

有限元法求解问题的基本过程主要包括:分析对象的离散化、有限元求解、计算结果的后处理三部分。由于结构离散后的网格质量直接影响到求解时间及求解结果的正确性与否,近年来网格生成的质量和效率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有些方面却一直没有得到改进,如对三维实体模型进行自动六面体网格划分和根据求解结果对模型进行自适应网格划分。

自动六面体网格划分是指对三维实体模型程序能自动的划分出六面体网格单元,现在大多数软件对于复杂的三维模型则只能采用自动四面体网格划分技术生成四面体单元。对于四面体单元,如果不使用中间节点,在很多问题中将会产生不正确的结果,如果使用中间节点将会引起求解时间、收敛速度等方面的一系列问题,因此人们迫切的希望自动六面体网格功能的出现。

自适应性网格划分是指在现有网格基础上,根据有限元计算结果估计计算误差、重新划分网格和再计算的一个循环过程。对于许多工程实际问题,在整个求解过程中,模型的某些区域将会产生很大的应变,引起单元畸变,从而导致求解不能进行下去或求解结果不正确,因此必须进行网格自动重划分。自适应网格往往是许多工程问题如裂纹扩展、薄板成形等大应变分析的必要条件。 3.3由求解线性问题发展到求解非线性问题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线性理论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设计的要求,许多工程问题如材料的破坏与失效、裂纹扩展等仅靠线性理论根本不能解决,必须进行非线性分析求解,例如薄板成形就要求同时考虑结构的大位移、大应变(几何非线性)和塑性(材料非线性);而对塑料、橡胶、陶瓷、混凝土及岩土等材料进行分析或需考虑材料的塑性、蠕变效应时则必须考虑材料非线性。 3.4耦合场问题的求解

现在用于求解结构线性问题的有限元方法和软件已经比较成熟,发展方向是结构非线性、流体动力学和耦合场问题的求解。例如由于摩擦接触而产生的热问题,金属成形时由于塑性功而产生的热问题,需要结构场和温度场的有限元分析

结果交叉迭代求解,即\热力耦合\的问题。当流体在弯管中流动时,流体压力会使弯管产生变形,而管的变形又反过来影响到流体的流动……这就需要对结构场和流场的有限元分析结果交叉迭代求解,即所谓\流固耦合\的问题。由于有限元的应用越来越深入,人们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复杂,耦合场的求解必定成为CAE软件的发展方向。 3.5程序面向用户的开放性

为了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因此必须给用户一个开放的环境,允许用户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软件进行扩充,包括用户自定义单元特性、用户自定义材料本构(结构本构、热本构、流体本构)、用户自定义流场边界条件、用户自定义结构断裂判据和裂纹扩展规律等等。 3.6软件开发强强联合

根据有限元软件在装备行业的应用情况,有限元软件之间的强强联合必将更加有效推进有限元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值模拟软件的商业化和软件公司开发方向的专业化,各数值模拟软件公司将会出现强强联合的局面,以解决复杂装备产品的设计制造难题 结束语

本文阐述了有限元法的发展历史,解题思路及发展趋势,总结了有限元法的应用现状和广阔的应用前景。指出了有限元法与其他理论相结合是有限元法发展应用的新途径。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软件的更新,有限元法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高攀,黄放 .有限元方法的发展状况和应用[J].电机技术.1999年 02 [2]期李昱君. 语境视角下的有限元法发展史[J].山西大学,2008-06-01 [3]刘英魁.有限元分析的发展趋势作者[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06期 [4]张永刚. 有限元法发展及其应用[J].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年11期 [5]董志高,吴继敏.岩土工程有限元软件应用与发展[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10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