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实训指导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园林植物保护防治实训指导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beb3d83ec3a87c24028c4e8

(3)病害调查 在踏查的基础上选取样地,调查园林植物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一般全株性病害,如病毒病、枯萎病、根腐病或细菌性青枯病等或被害后损失很大的病害,采用发病率表示,其余病害以发病率、病情指数来表示危害程度。

发病率 表示感病株数占调查总株数的百分比,它表明病害发生的普遍性。

发病率=感病株数/调查总株数×100%

病情指数 又称感病指数,表明病害发生的普遍性、严重性。常用于植株局部受害,且各株受害程度不同的病害。测定方法是:先将样地内的植株按病情分为健康、轻、中、重、枯死等若干等级,并以数值0、1、2、3、4等分别代表这些等级,统计出各等级株数后,按下列公式计算:

?(病情等级代表值?该级样本数)?100最高病情级高?调查总样本数病情指数=

目前,各种病害分级标准尚未统一,调查时,可从现场采集标本,按病情轻重排列,划分等级。可参考已有的分级标准,酌情划分使用。现将有关病害的分级标准列表如下(表3-7、表3-8),供参考。

表3-7 枝、叶、果病害分级标准

级别 1 2 3 4 5

表3-8 干部病害分级标准

级别 1 2 3 4 5

代表值 0 1 2 3 4

健康

病斑的横向长度占树干周长的1/5以下 病斑的横向长度占树干周长的1/5~3/5 病斑的横向长度占树干周长的3/5以上 全部感病或死亡

分级标准

代表值 0 1 2 3 4

健康

1/4以下枝、叶、果感病 1/4~1/2枝、叶、果感病 1/2~3/4枝、叶、果感病 3/4以上枝、叶、果感病

分级标准

①苗木病害调查 在苗床上设置大小为1m的样方,样方数量以不少于被害面积的0.3%为宜。在样方上对苗木进行全部统计,或对角线取样统计,记录所调查的健康苗木数量和感病、枯死苗木的数量。调查各种苗木病害,计算其发病率(表3-9)。

2

32

表3-9 苗木病害调查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样方号

树 种

病害名称

健康

苗木状况和数量 感病

枯死

合计

发病

死亡

备 注

率(%) 率(%)

②枝干病害调查 在发生枝干病害的绿地中,选取不少于100株花木的样地,调查时,除统计发病率外,还要计算病情指数(表3-10)。

表3-10 枝干病害调查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样方号

树 种

病害名称

总株数

发病

发病

病害分级

感病

备注

株 数 率(%) 1 2 3 4 5 指数

③叶部病害调查 按照病害的分布情况和被害程度,在样方中选取5~10株样树,每株调查100~200个叶片。被调查的叶片应从树冠的不同方位来采集(表3-11)。

表3-11 叶部病害调查表

调查日期

调查地点

样方号

树 种

病害名称

总叶数

病叶 数

发病

病害分级

感病

备注

率(%) 1 2 3 4 5 指数

4.调查资料的整理

(1)鉴定害虫名称和病原种类。

(2)汇总、统计调查工作资料和数据,进一步分析害虫大发生和病害流行的原因。 (3)写出调查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调查地区概况 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状况、绿地概况、园林绿化生产和管理情况及园林植物病虫害情况等。

②调查成果的综述 包括主要花木的主要病虫害种类、危害情况和分布范围,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主要病虫害分布区域的综述,主要病虫害发生的原因及分布规律,主要病虫害各论,天敌资源情况以及园林植物检疫对象和疫区等。

③病虫害综合治理的措施及建议。

④附录 包括调查地区园林植物病虫害名录,天敌名录,主要病虫害发生面积汇总表,园林植物检疫对象所在疫区面积汇总表,主要病虫害分布图等。

(四)作业

1.病虫害田间调查的意义?

2.病虫害田间调查有哪些取样方法?各有什么特点?

3.对当地某一园林植物发生的病虫害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

33

综合技能训练四 农药田间药效试验方法

(一)目的要求

通过本实训,使学生了解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内容,掌握农药防治效果的调查和计算,为园林植物病虫害大面积防治提供保障。

(二)试验内容 1.田间药效试验设计的方法

(1)选地 选择地力、田间管理水平、植物品种等一致,病虫害发生有代表性的绿地进行试验。

(2)设置重复 小区试验,每项处理设3-4次重复,以减少试验误差。

(3)设置对照区 对照区通常分空白对照区和标准对照区两种。空白对照区设计的目的是获得农药新品种的真实防治效果;标准对照区是以当地常用农药或目前防治效果最好的农药作为标准药剂对照。化学除草药效试验应设人工除草和不除草作对照。 (4)设保护行 试验地应设保护区和保护行,以避免外来因素的干扰。 2.田间药效试验类型和程序 (1)田间药效试验类型

①农药品种比较试验 农药新品种在投入使用前或在当地从未使用过的农药品种,需要做药效试验,为当地大面积推广使用提供依据。

②农药剂型比较试验 对农药的各种剂型做防治效果对比试验,以确定生产上最适合的农药剂型。

③农药使用方法试验 包括用药量、用药浓度、用药时间、用药次数等进行比较试验,综合评价药剂的防治效果,以确定最适宜的使用技术。

④特定因子试验 研究不同环境条件对药效的影响、药害、农药混用等问题进行的试验。 (2)田间药效试验程序

①小区药效试验 农药新品种经过实验室测定有效后,需要进行田间实际药效测定而进行的小面积试验。

②大区药效试验 在小区药效试验基础上,选择药效较高的药剂进行大区药效试验,进一步观察药剂的适用性。

③大面积示范试验 经小区和大区试验后,选择最适宜的农药使用技术进行大面积示范试验,经过实践检验,切实可行的,方可正式推广使用。

3.田间药效试验的方法

图4-1 5个处理3次重复的随机区组排列图

1 4 保 护 区 2 3 5 1 4 2 5 保 护 区 34

3 5 4 2

重复Ⅰ

重复Ⅱ

重复Ⅲ

1 3

(1)小区药效试验

①确定试验处理和小区面积 根据试验项目和试验材料,首先确定试验处理的项目,然后参照试验的土地条件、植物种类、栽培方法、供试病虫习性等确定试验面积。小区试验面积在几平方、数十或上百平方米不等,通常15~50m。

②小区设计 通常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区组数与重复数相同,一般设置重复3~4次。每个区组包括每一种处理,每一种处理只出现1次,并随机排列。

③设置保护区 在试验区四周设保护区,保护区宽度可根据试验地面积、试验植物种类等来确定。田间设计图可参考图7-2。

④小区施药作业 首先在小区施药前要插上处理的项目标牌,然后按供试农药品种及所需浓度施药。通常喷雾法施药先喷清水作为对照区,然后是药剂处理区,不同浓度或剂量的试验应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进行喷药。施药时除试验因子外,其它方面应尽量保持一致。

⑤试验观察与记载

(2)大区药效试验 大区试验需3~5块试验地,每块面积在300~1200 m之间;化学除草小区试验面积不小于333 m,大区试验面积不小于1.4hm。大区药效试验可不设重复,必要时可设几次重复。大区试验一般误差较小,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较高。试验应设标准药剂对照区。 (3)大面积示范试验 经过小区和大区试验,确认药效和经济效益符合要求的农药品种,可继续进行大面积多点示范试验,然后推广使用。

4.田间药效调查 (1)调查时间

①杀虫剂药效试验 杀虫剂药效通常用虫口减退率或害虫死亡率来表示。一般在施药后1d、3d、7d各调查1次。

②杀菌剂药效试验 分别在最后1次喷药后7d、10d、15d调查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③除草剂药效试验 芽前使用的除草剂应在空白对照区杂草出苗时进行调查,苗后除草剂应在施药后10d、20d、30d各调查1次。

(2)调查方法 杀虫剂以及杀菌剂的田间药效调查取样方法与病虫害的田间调查方法相同,除草剂以对角线取样法各取3-5点,每点不少于1m。

5.防治效果的统计

(1)杀虫剂药效试验结果的统计 害虫死亡率或虫口减退率(%)=

2

2

2

2

2

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 ×100%

防治前活虫数当自然死亡率高、繁殖力强的害虫,如蚜虫、螨类等为反映真实药效,须作校正。 校正死亡率或校正虫口减退率(%)=(2)杀菌剂药效试验结果的统计

防治区虫口死亡率-对照区死亡率×100%

1-对照区虫口死亡率(1-相对防治效果(%)=(

防治区病情指数或发病率)×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或发病率若检查杀菌剂的内吸治疗效果,则以实际防治效果表示: 实际防治效果(%)=(1?防治区病情指数增长值)×100%

对照区病情指数增长值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