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阜新、朝阳留守儿童工作存在问题、建议及具体措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当前阜新、朝阳留守儿童工作存在问题、建议及具体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069c3aa8956bec0875e37d

当前阜新、朝阳留守儿童工作存在问题、建议及具体措施

刘建伟1 杜美易2

(1.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公共管理教研部,辽宁 沈阳 110004;2.辽宁金融职业学院,文化基础部 辽宁 沈阳 110122)

当前我省辽西地区尤其是阜新、朝阳两市留守儿童工作在即有基础上有了显著进

展,但两地留守儿童工作依然需要全社会持续的高度关注和各方面的大力支持,留守儿童工作关乎民生、关系和谐、关联稳定。

一、问题及思考

阜新、朝阳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我省经济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社会问题,带有一定的时代特色和局限性,目前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留守儿童成长中面临的问题

留守儿童不是问题儿童,但由于他们远离双亲,缺乏来自父母和完整家庭的亲情呵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这些留守儿童在思想道德、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人身安全等方面的断层或缺位。

以两市留守儿童工作较有代表性的朝阳市龙城区和阜蒙县第一小学(阜蒙县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根据2013年最新调查数据,朝阳市龙城区现有留守儿童181名,学龄前留守儿童46名,学龄期留守儿童135名,其中父母1-2年外出打工的58名,3年以上外出打工的6名,季节性(临时性)外出打工的117人,父母临时性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占65%。

父母打工期间孩子主要由隔代亲属监护,监护人自身素质较低。除了不知道从心理上来照顾儿童,不知道从法律、安全、卫生知识等方面教育他们,也不能在学习上给予帮助和指导,还多为溺爱、娇惯孩子,对孩子成长教育造成一定影响。此外留守儿童家庭收入偏低,有的贫困家庭对留守儿童生活缺乏照顾,饮食用药安全得不到应有保障。总体来说留守儿童的饮食、衣着卫生、安全、社会交往状况等都远不如其他孩子。这对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形成了极大威胁。

1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刘建伟(1975—),男,内蒙古赤峰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及政治学研究.

杜美易(1985- ),女,辽宁沈阳人, 讲师,主要从事公共管理研究。

发稿时请注明“本文为辽宁省社科联2013年度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研究成果”

基金项目: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课题成果(2013lslktzigls-35)

1

就阜新阜蒙县留守儿童寄宿制学校来说,为解决留守儿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国家提出了“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公办学校就读为主”的政策,经县委、县政府批准,2005年阜蒙县第一小学(阜蒙县农民工子弟小学)开始招收农民工子女入学就读,现在为半寄宿制学校。经调查统计,当前该校共有留守儿童903人,占学生总数的65%。限于该校客观条件,不能招收更多留守儿童寄宿。

总体来看,两市留守儿童存在的共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生活方面,一些家庭较贫困的留守儿童存在营养不良问题;在道德行为方面,由于临时监护人对孩子存在溺爱、纵容行为,外出父母出于补偿心理,经常给孩子寄钱寄物,导致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怕吃苦,好吃懒做。而一些贫困的家庭因家长外出,临时托管人文化素质偏低,导致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滞后或易于出现“真空地带”,由此滋生的违法违纪现象不容忽视。

在学习方面,由于父母不在身边,临时监护人忙于家务并且通常文化水平较低,无法对孩子学业进行辅导,导致留守儿童在学习上处于“放任自流”状态,厌学、逃学倾向明显,学习不用功,个别人甚至辍学;在心理方面,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在安全方面,由于留守儿童得不到父母的直接呵护,容易成为被胁迫、人身伤害等违法行为、甚至是敲诈勒索等暴力犯罪的侵害对象,特别是留守女童更容易遭受猥亵、强奸等性侵害。而遭遇不法侵害的留守儿童,缺少积极应变和自救的能力,由于恐惧、无助往往保持沉默,身心常常遭受极大的伤害,同时也导致了一些不法侵害案件不为人知。这些问题或潜在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两市留守儿童身心的健康,也必将影响到广大家庭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

(二)社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各级组织和部门为留守流动儿童做了许多工作,但两市部分地区留守流动儿童工作还存在着不够平衡、不够深入、不够广泛等问题。从工作机制看,存在着资源整合不到位,合力推进不及时的问题,部门、家庭、社会共同协作,全方位的监护网络尚未建立;从制度措施看,面对规模庞大、发展迅速的留守流动儿童群体,相关的政策措施、制度保障及项目建设有待加强。如从政策法规角度,缺乏对父母监护权缺位的留守儿童托管问题的认定与支撑;从教育布局调整的角度,亟待推进寄宿制学校

2

的建设;从安全治理的角度,需要加强对小餐桌的完善管理问题;从日常管理的角度,由于留守儿童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群体,对其情况的掌握,应当采取动态把握和长期坚持的原则。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社区、学校等基层组织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管理和教育、教学等任务,加之人员少,统计设备不足等因素,客观上难以保证对该群体随时掌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及时关爱与管理。

上述问题,都需要党委、政府及人大给予政策支持与倾斜,都要求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合力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二、建议及措施 (一)几点建议

1、扩大资金投入,建立关爱平台,营造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积极对留守儿童各方面需求进行调研,对留守儿童实施分类关爱,在留守儿童集中的区域和学校积极建设留守儿童关爱平台,加大配套设施投入力度,保证留守儿童基本活动需求,充分发挥关爱平台作用。以阜新市为例,2013年首批省级“妇女儿童之家”已在阜蒙县旧庙镇正式揭牌启用。同时在阜蒙县的化石戈、沙拉镇和彰武县的哈尔套、五峰镇四个留守儿童相对集中的乡镇,“妇女儿童之家”建设项目选址、申报工作已完成,已经开始开工建设。

2、规范留守儿童管理,建立市、县、乡、村四级联动的留守儿童动态信息数据库。针对留守儿童群体存在动态变化的特点,探索建立留守儿童信息数据库,由基层的村和所在学校定期更新留守儿童数据,确保留守儿童及时得到的相应资助和关爱。同时建议市级、省级均成立留守儿童数据库,对基层留守儿童信息汇总并实现省内各市留守儿童信息共享,为全面分析研究留守儿童现状及解决对策提供信息支持。

3、广泛宣传动员,开展亲情接力,营造全社会立体式关爱服务网络。在发挥学校和家庭在关爱留守儿童成长中作用的同时,两地妇联积极组织两市及所辖各县区女干部、女企业家及社会爱心人士开展“爱心妈妈活动”与留守儿童结对子,仅2013年龙城区就结对34对,阜新市2013年“爱心妈妈”就达1600人。这些“爱心妈妈”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上和物质上的帮助与支持。同时组织青年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关爱留守儿童,结对帮扶贫困儿童,并捐赠爱心助学款。总之通过各种形式组织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关爱留守儿童的活动中来,并逐渐探索形成固定、长期机制,更好地调动爱心

3

人士关爱留守儿童的积极性和各种活动的有效性。

4、加强对特殊群体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的关注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父母的服刑造成他们中的多数人在未成年时期就失去了生活的依靠,失去了亲情的关爱,不得不去投靠亲友或流浪,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受监护的权益受到严重破坏,给他们的成长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因此在关注常规留守儿童的同时,尤其要加强对特殊群体未成年子女监护问题的关注,切实采取措施维护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权益。

(二)具体措施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的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留守儿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作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二是构建部门合作机制。把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新农村建设、平安建设、扶贫工作相结合并纳入各单位全年工作考核目标。各部门分工合作,密切配合,齐抓共管,营造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环境。

三是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将儿童课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留守儿童之家建设纳入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拓宽资金投入渠道,加大对农村儿童活动场所建设、场所建设和运行的扶持力度。

四是鼓励农民返乡就业创业,减少留守儿童。具体来说,就是积极为留守儿童父母提供项目信息和致富门路,推广科技含量高、辐射面广、投资少见效快的增收致富项目。同时加大对农村妇女小额贷款的扶持和发放力度,发展本地经济,增加农民本地就业机会,鼓励城乡外出打工妇女返乡创业,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

2、建立学校、社区、家庭“三位一体”教育管理网络。

一是加强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建设,解决父母监护权缺失或缺位的留守儿童安全入学问题。要加大对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的投入和建设,在即有寄宿制学校的基础上,扩大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及相关设施的规模,提高留守儿童的寄宿率。真正解决当前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存在的现实问题和困难,维持好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的运转。适当提高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老师的待遇,不能只要求老师一味奉献,适当扩大寄宿制和半寄宿制学校的工勤编制,完善各项安全措施,确保师生安全。

寄宿制学校和半寄宿制学校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更个性化、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或讲

4

座,如介绍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和自我心理调节的技巧等,从而减少和杜绝留守儿童利用非正常渠道寻求精神安慰和感情寄托,也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顺利开展。

二是由社区或(村)负责,通过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及家庭档案等形式,对留守儿童信息有着全面、实时的了解,并利用社区或(村)掌握的资源,同时积极争取外部资源,对留守儿童进行必要的帮助和管理。

三是充分发挥家长的重要作用。家长在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上的作用是其他任何力量都无法替代的。外出的家长要经常和子女联系,关心其身心健康,尤其要积极主动地与班主任、监护人、代理家长及时沟通,了解留守儿童近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共同配合他们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如果没有家长的积极响应配合,政府、社会、学校的努力都是不充分的,效果也是不理想的。

3、逐步建立完善代理家长制度和替代养护制度。

就是逐步建立完善代理家长制度和服刑人员未成年人子女的替代养护制度。切实做好代理家长、义务联络员的招募工作,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监管,以弥补家长教育空白以及纠正监护人的不正当教育。

三、结语

留守儿童问题不仅仅是他们个体的健康成长问题,也关系到成千上万家庭的幸福和希望,同时也影响到社会稳定和国家的整体发展。解决阜新、朝阳留守儿童这一复杂的社会问题,既需要政策、法律和法规的支持和保障,也需要每一个人的关爱,是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在内的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单纯靠政府内部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由政府牵头,多个部门协同配合和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只有国家重视、社会关心、学校关切、家庭配合,才能真正使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和谐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卞桂平,焦晶.农村留守儿童精神世界:困境与多方协同治理[J]湖北社会科学,2010,

4(280):171-173

[2] 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 [3] 赵富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D].青岛 中国海洋大学,2009.

[4] 王谊. 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杨凌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