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年中考物理总复习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2211d7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bf

(3)以上操作顺序会使测得的密度比实际密度_____,为使测量值更准确,甲、乙、丙的合理顺序应为_____。

27、黎黎同学配制了一定浓度的盐水,帮妈妈筛选出饱满的种子,她想知道所配制出的盐水密度,就用天平和量筒来进行测量.

(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____拨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后,发现天平横梁左高右低,应将____向___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天平平衡.

(2)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m1;

(3)把适量的盐水倒入量筒中,测得盐水体积V,如图甲所示;

(4)把量筒中的盐水倒入烧杯中,测得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2,如图乙所示. 根据图中数据,帮黎黎同学把下表填写完整: 空烧杯的 质量m1/g 30 量筒中盐水的 体积V/cm3 烧杯和盐水的 总质量m2/g 盐水的密度 -ρ/(g·cm3) (5)以上方法测出的盐水密度值比真实值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6)黎黎同学发现混杂在种子中的小石块也同饱满的种子一起沉入了盐水底部,她想尽快知道石块的密度究竟有多大,就选了一块大小合适且与其材质相同的石块,巧妙利用如图乙所示的天平状态,按以下的步骤测出了石块的密度.

①用细线拴着石块浸没在盐水中(石块未接触烧杯底且盐水未溢出),天平的读数增大了Δm1;

②将石块缓慢沉入烧杯底部,放开细线,天平的读数再增大了Δm2; ③石块密度的表达式ρ石= (用Δm1,Δm2及盐水密度ρ表示). 28、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 (选填“A”或“B”)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记录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温度/℃ 1 90 2 92 3 4 5 98 6 98 7 95 8 9 98 10 98 94 96 分析表中的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沸腾时需要 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表明此时水上方气压 一个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小于”).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 (选填“a”或“b”)

(5)当水沸腾时,如果继续给沸腾的水加热,水的温度将 .(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6)①根据探究数据记录,可以推测表中第 分钟时记录的实验数据可能是错误的,第8分钟应该为 ℃.

②沸腾必备的两个条件是: 和 .由此可知,液体在经历沸腾时的特点 .

③由上表数据分析可以推测实验中液体沸点是 ℃.

(7)小明同学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① ② 解决的办法是: ;

(8)如下图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9)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作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向下偏移,说明水沸腾前温度上升的速度越来越慢,你分析的原因是

(10)小明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研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时间/min 温度/℃ 0 100 5 71 10 55 15 45 25 35 35 28 45 24 55 22 65 22 70 22 ①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明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 左右; ②根据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可知沸水在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是 29、 利用如图所不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小球A 、B 分别拉到与竖直方向成一定角度θ的位置,然后都由静止释放,当小球摆动到竖直位置时,将与静止在水平面上的木块C 发生碰撞,木块都会在水平面上滑行一定距离后停止。图中的摆长L 都相同,θ1<θ2,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mA、mB , ( mA<mB) 。

(1)如题 图甲、乙所示,同时释放A 、B ,观察到它们并排摆动且始终相对静止,同时到达竖直位置这表明两小球在摆动过程中的任一时刻的速度大小与小球的 无关。 (2)如 图甲、乙所示,观察到B 球能将木块c 撞得更远由此可得出结论:

(3)图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图丙中小球B 到达竖直位置时的速度。如图乙、丙所示,图丙中木块C 滑行得更远些,由此可得出结论: 。 30、在学完密度知识后,小强想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粉笔的密度。

(1)小强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 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他将平衡螺母向 调节,直至天平横梁平衡。

(2)他找来几根粉笔头,用天平测量它们的质量,天平平衡时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对应的位置如图甲所示,这些粉笔头的质量是 g。

(3)他将适量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将这些粉笔头放入量筒中,发现它们先是漂浮并冒出气泡,然后慢慢下沉继续冒出气泡。老师告诉他这是由于粉笔疏松多孔并具有吸水性造成的。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粉笔头体积,会导致密度的测量结果 (选填“偏大”或“偏小”)。

(4)为了更加准确的测出粉笔头的体积,他把所有吸饱水的粉笔头取出,放入装有25mL水的量筒中,液面对应的示数如图乙所示,粉笔头的体积是 cm3,粉笔的密度为ρ粉笔= g/cm3。 (5)小强又利用已知密度的粉笔和量筒测出了果汁的密度,请你根据他的实验步骤写出果汁密度表达式。

①在量筒中倒入适量果汁,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1;

②将一根粉笔用保鲜膜包好,放入量筒中,粉笔漂浮(如图丙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点的示数为V2;

③利用细长针将粉笔完全压入果汁中(如图丁所示),读出液面对应的示数为V3; ④果汁密度的表达式ρ果汁= (用字母表示,ρ粉笔已知)。

31、图甲是小丽探究动能大小与速度关系时的实验场景:斜面上有两平行轨道,将两小球①、②从轨道上由静止释放,与放置在水平木板上的两个相同木块①、②发生碰撞,两个木块初始位置到斜面底端的距离相等.

(1)为完成实验,应使两个质量_____的小球从轨道上_____高度由静止释放(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由图甲场景可知,碰撞木块前瞬间,小球_____的动能较大,两木块通过A、B两点处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分别为fA、fB,则fA_____fB,滑行中,木块的动能转化成_____能; (3)图乙是某次实验的场景:将两小球从图中E、F处静止释放,最终木块①从水平木板的右端滑出,小丽用质量更大的木块③替换木块①后继续此次实验,将两小球仍从图中E、F处由静止释放,木块③未滑出木板,小丽的实验改进有一处遗漏,它是 。 32、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用初温相同、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的情况”的实验装置.

(1)图甲实验装置中除了图示的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天平和 ;加热过程中,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 来确定的. (2)另一实验小组对图甲实验装置进行了改进,将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的试管放在同一个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如图乙所示,而不是用两个酒精灯分别

加热,这样做的好处是: 。 (3)在如图丙中,最能反映该实验的真实情况( )

(4))第三小组的小田同学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实验,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入质量、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并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