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2e3117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ec

3.2气温的变化与分布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如图示意百叶箱,箱中设备是用来测量( )

A. 气压 B. 降水 C. 风向 D. 气温

C、16°C、13°C和5°C,该地的日平2. 某地8时、14时、20时和2时分别测得气温为10°

均气温为( ) C A. 9°

C B. 10°

C C. 11°

C D. 12°

3. 下列关于等温线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等温线就是海拔相等点的连线 B. 同一条等温线上各点的气温都相等 C. 等温线大致呈南北走向 D. 等温线稀疏的地方温差大

4. 对气温的观测,通常一天要进行4次,4次气温观测时间各不相同,下列气温是在日出

前后观测到的是( )

A. 5℃ B. 14℃ C. -3℃ D. 11℃

读下图,据此回答下题。

5. 图中峨眉山与重庆市的温差约为()

A. 12℃ B. 16℃ C. 20℃ D. 28℃

6. 峨眉山成为我国的夏季避暑胜地,是因为这里()

第1页,共6页

A. 纬度高,气温低 C. 地势高,气温低

B. 靠近海洋,气温低 D. 森林多,气温低

7. 读下图,图1中甲地与图2中哪条气温变化曲线相符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读“某地气温统计图”,回答下列题。

8.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A. 午后2时左右 B. 中午12 时左右 C. 日出前后 D. 午夜前后

9. 新疆的吐鲁番有“早穿皮袄午穿纱”的说法,说明当地的气温

A. 年较差大 B. 日较差大 C. 日较差小 D. 年较差小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0. 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A. 东半球 B. 西半球 C. 南半球

第2页,共6页

D. 北半球

11. 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①、②两地代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

A. 山脊 山脊 B. 山谷 山谷 C. 山脊 山谷 D. 山谷 山脊

12. 关于世界气温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低纬度气温低,高纬度气温高

B. 同一纬度,冬季海洋气温低,陆地气温高 C. 海拔高气温低,海拔低气温高 D. 各地气温高低与纬度差异没有关系

13. 图为世界某区域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图中A、B在同一纬度的陆地上,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 B.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高于B点 C. 该区域位于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 D. 该区域位于南半球,A点海拔低于B点

14. 北京的月平均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澳大利亚(南半球)月平均最低气温应该出现在

( )

A. 1月 B. 7月 C. 12月 D. 8月

15. 某山山脚下气温为22摄氏度,山顶气温为16摄氏度,这座山相对高度为()

A. 600米

二、综合题

B. 666米 C. 1000米 D. 2000米

16. 分析如图,完成下列问题.

第3页,共6页

(1)分析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可以得知此图表示A区域应是在______(南、北)半球,判断理由是______.

(2)如果表示的是1月份的等温线,那么A、B两地处在陆地上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3)如果A、B两地同处在陆地上,那么两者所处______不同,理由是______. (4)如果A地是太平洋,那么B地的陆地就是______洲,判断依据是______. 17.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赤道向两极,气温有什么变化规律? ______。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

(2)指出年平均气温高于20℃和低于-10℃的主要纬度范围,分别在______和______。它们分别位于五带中的______和______(温度带)。 (3)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弯曲或平直)。

(4)非洲的气温大多在______℃以上,南美洲的气温大多在______℃以上。这两洲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______。

(5)南极洲的年平均气温低于______℃,七大洲中年平均气温最低的一洲是______。 (6)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的一般规律:低纬度气温______,高纬度气温______;同纬度地带夏季______(陆地、海洋)气温高,冬季相反。

第4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