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一遍过 专题11 化工流程(一)(金属)(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 一遍过 专题11 化工流程(一)(金属)(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546610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42

(1)“酸浸”过程,为提高铁和镍元素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写出两种)。 (2)“过滤Ⅰ”滤渣的主要成分是______。

(3)“氧化”过程欲使0.3molFe2+转变为Fe3+,则需氧化剂NaClO至少为________ mol。

(4)“沉铁”过程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浴液的pH至2,生成黃钠铁矾沉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若碳酸钠过多会导致生成的沉淀由黄钠铁矾转变为_____(填化学式)。

(5)向“过滤Ⅱ”所得滤液(富含Ni)中加入N2H4·H2O,在不同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反应,含镍产物的XRD图谱如下图所示(XRD图谱可用于判断某晶态物质是否存在,不同晶态物质出现衍射峰的衍射角不同)。欲制得高纯纳米镍粉最适宜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写出该条件下制备纳米镍粉同时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_____。

2+

(6)高铁酸盐也是一种优良的含铁净水剂,J.C.Poggendor早在1841年利用纯铁作电极插入浓的NaOH溶液电解制得Na2FeO4,阳极生成FeO4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Deininger等对其进行改进,在阴、阳电极间设置阳离子交换膜,有效提高了产率,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_______。

【答案】提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将原料粉碎、搅拌等(任答两条) SiO2 0.15 2Fe2(SO4)3+6Na2CO3+6H2O=2NaFe(SO4)2(OH)6+5Na2SO4+6CO2↑ Fe(OH)3 0.015mol/L

N2H4·H2O+2Ni2++4OH-=2Ni+N2↑+5H2O(或N2H4+2Ni2++4OH-=2Ni+N2↑+4H2O) Fe-6e-+8OH-=FeO42-+4H2O 避免FeO4在阴极上被还原

【解析】(1)可通过提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将原料粉碎、搅拌等提高铁和镍元素的浸出率, 故答案为:提高反应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将原料粉碎、搅拌等(任答两条);

(2)Fe2O3、FeO、NiO、SiO2经过“酸浸”后,溶液存在Fe3+、Fe2+和Ni2+,只有SiO2不溶于硫酸,作为滤渣被过滤出来, 故答案为:SiO2;

(3)NaClO做氧化剂会将Fe氧化为Fe,Cl元素由+1价降低到-1价,则易知2Fe

2+

3+

2+

2-2-

NaClO,则0.3molFe

2+

21

转变为Fe,则需氧化剂NaClO至少为0.15 mol, 故答案为:0.15;

(4)NaClO氧化后,溶液中溶质为Fe2(SO4)3,继续在“沉铁”过程中加入碳酸钠调节浴液的pH至2,生成黃钠铁矾沉淀,则化学方程式为:2Fe2(SO4)3+6Na2CO3+6H2O=2NaFe(SO4)2(OH)6+5Na2SO4+6CO2↑,碳酸钠过多,溶液酸性减弱,使pH增大,极易生成Fe(OH)3沉淀,

故答案为:2Fe2(SO4)3+6Na2CO3+6H2O=2NaFe(SO4)2(OH)6+5Na2SO4+6CO2↑;Fe(OH)3;

(5)根据图示数据可以看出,氢氧化钠浓度为0.015mol/L时,仅出现Ni衍射峰,因此制得高纯纳米镍粉最适宜的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015mol/L,则碱性条件下制备纳米镍粉同时生成N2的离子方程式为:N2H4·H2O+2Ni+4OH=2Ni+N2↑+5H2O(或N2H4+2Ni+4OH=2Ni+N2↑+4H2O),

故答案为:0.015;N2H4·H2O+2Ni2++4OH-=2Ni+N2↑+5H2O(或N2H4+2Ni2++4OH-=2Ni+N2↑+4H2O);

(6)根据电解原理以及实验目的,Fe作阳极,电解质为NaOH,因此阳极反应式为Fe-6e+8OH=FeO4

2-

2+

-2+

-

3+

+4H2O;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FeO42-具有强氧化性,因此阳离子交换膜的作用是避免FeO42-在阴极上被还原;

故答案为:Fe-6e-+8OH-=FeO42-+4H2O;避免FeO42-在阴极上被还原。

17.一种含铝、锂、钴的新型电子材料,生产中产生的废料数量可观,废料中的铝以金属铝箔的形式存在;钴以Co2O3·CoO的形式存在,吸附在铝箔的单面或双面;锂混杂于其中。从废料中回收氧化钴(CoO)的工艺流程如下:

(1)过程I中采用NaOH溶液溶出废料中的A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浸出钴。则浸出钴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产物中只有一种酸根)___。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则不用盐酸浸出钴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3)过程Ⅲ得到锂铝渣的主要成分是LiF和Al(OH)3,碳酸钠溶液在产生Al(OH)3时起重要作用,请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III和IV中所起作用有所不同,请写出在过程IV中起的作用是________。 (5)仅从沉淀转化角度考虑,能否利用反应:CoCO3 +C2O42- = CoC2O4 +CO32- 将CoCO3转化为CoC2O4? ____(填

22

“能”或“不能”),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 [已知Ksp(CoCO3) =1.4×10, Ksp (CoC2O4) =6.3×10-8]。

(6)CoO溶于盐酸可得粉红色的CoCl2溶液。CoCl2含结晶水数目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利用蓝色的无水CoCl2吸水变色这一性质可制成变色水泥和显隐墨水。如图是粉红色CoCl2·6H2O晶体受热时,剩余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物质的化学式是___。

-13

【答案】2Al+2OH-+2H2O = 2AlO2-+3H2↑ 4Co2O3·CoO +Na2S2O3+11H2SO4 12CoSO4+Na2SO4+11H2O

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 2Al3++3CO32-+3H2O = 2Al(OH)3↓+3CO2↑ 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不能 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l0-6 ,转化程度极小 CoCl2?2H2O 【解析】(1)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Al+2OH-+2H2O=+2AlO2-+3H2↑,

故答案为:2Al+2OH-+2H2O = 2AlO2-+3H2↑;

(2)过程II中加入稀H2SO4酸化后,再加入Na2S2O3溶液Co2O3被还原为CoSO4,化学反应方程式为4Co2O3·CoO + Na2S2O3 + 11H2SO4 = 12CoSO4 + Na2SO4 + 11H2O 。在实验室模拟工业生产时,也可用盐酸浸出钴,但实际工业生产中不用盐酸,这是由于Co2O3·CoO具有氧化性,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环境,所以工业不用盐酸浸出钴,

故答案为:4Co2O3·CoO +Na2S2O3+11H2SO4 环境;

(3)碳酸根与铝离子发生双水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铝,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Al3++3CO32-+3H2O = 2Al(OH)3↓+3CO2↑,

故答案为:2Al3++3CO32-+3H2O = 2Al(OH)3↓+3CO2↑;

(4)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Ⅲ中铝离子能与碳酸根离子发生双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二氧化碳;碳酸钠溶液在过程Ⅳ中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故答案为:调整pH,提供CO32-,使Co2+沉淀为CoCO3;

12CoSO4+Na2SO4+11H2O;Co2O3·CoO可氧化盐酸产生Cl2,污染

23

(5)因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以不能将CoCO3转化为CoC2O4,

故答案为:不能;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22×l0-6 ,转化程度极小 (6)A物质的化学式是CoCl2?xH2O,则83,转化程度极小,所

65,x=2,所以A物质的化学式是CoCl2?2H2O,

故答案为:CoCl2?2H2O。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