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教学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河中石兽》教案教学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7f5d50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3b

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

1.积累课文中的重点文言词,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训练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3.理解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文言文翻译,理解。

难点:借助故事阐述认识事物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道理。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教学时间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与作者纪昀有关的资料,特别是一些民间流传的小故事。 2.熟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播放影视资源《阅微草堂笔记》】,通过视频资料学生了解作家作品。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纪昀在创作上的主要成就,表现于笔记小说集《阅微草堂笔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河中石兽》一文。

二、整体感知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课件展示】

河干(ɡān) 圮(pǐ) 募(mù) ...棹(zhào) .

杮(fèi) .

曳(yè) 铁钯(pá) ..湮(yān) 啮(niè) ..溯(sù) .

臆(yì)断 .

坎穴(xué) .

2.【播放影视课文】学生欣赏,仿读课文。自由朗读课文。

3.学生分组自学,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翻译课文。【学生合作自主学习】 【译文】

沧州的南边,有一座寺庙靠近河岸,寺庙的正门倒塌在了河水里,门前的两个石兽一起沉没在这条河里。经过十多年,僧人们募集资金重新修建寺庙,在河中寻找石兽,最终没找到。僧人们认为石兽顺着水流往下流去了。于是划几条小船,拉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

有石兽的踪迹。

一位讲学家在寺庙里教书,听了这件事后嘲笑说:“你们这些人不能推究事物的道理。这不是木片,怎么能被湍急的河水冲走呢?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石头埋没在沙中,越沉越深罢了。沿着河去寻找两只石兽,不也很荒唐吗?”大家信服地认为(这话)是精当确切的言论。

一位年老的河兵听说了这件事,又笑着说:“凡是落入水中的石兽,都应当到河的上游寻找。石头的性质坚硬沉重,沙的性质松软浮动,水流不能冲走石头,但是水流反冲的力量,必定会在石头下面迎着水流的地方冲刷成坑洞。越冲越深,冲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必定倒在坑洞里。像这样又冲击,石头再转。不停翻转,石兽反而逆流而上了。到下游寻找石兽,固然荒唐;在原地深处寻找它,不是更荒唐吗?”依照老河兵的话去做,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找到了石兽。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表面现象,不知道其中的深刻道理的人太多了,(难道)可以根据某个道理就主观判断吗? 三、 作业设计【课件展示背诵指导】

熟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课件展示】

解释重点字词,引导学生复习课文中的重点字词,然后抽一两名学生翻译课文。 募:广泛征求。

竟:居然,竟然出乎意外。 物理:事物的道理。 确论:确实的言论。 曳:拖着。 尔辈:你们。

凡:文中义是凡是,所有的。 啮:本义是“咬”,文中义是“冲击”。 臆断:凭主观的推测来断定。 如是:像这样。 溯:逆着水流的方向走。 然则:既然(如此),那么…… 二、局部探究【课件展示】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讨论并归纳】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样的?分析一些他们这样认识的原因。

【讨论并归纳】

(1)寺僧以为石兽被水冲到下游去了,划小船,拖着铁钯,寻找了十多里,没有找着。 (2)讲学家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石头埋没在沙里一定会渐渐地沉下去,越来越深,只能就地挖下去找。

(3)老河兵认为石头坚硬沉重,沙子松散,水不能冲走石头,水的反冲力一定会在石头下面迎水的地方,冲沙成为洞穴,渐渐地越冲越深,深到石头底部的一半时,石头就会倒在这个坑中。像这样再冲,石头再转,一直转不停止,石头就反而逆流而上。所以应该到上游去找。

(4)寺僧按照水冲物的常情,认为要到下游找,结果找不到;讲学家按照石重沙松的道理,到地下去找,肯定也找不到;老河兵能够根据他几十年的实际经验,到上游找,结果找到了。这说明主观推理是靠不住的,实践出真知。

可参考【微课教案:石兽的去向】 3.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讨论并归纳】

第一种:只考虑了流水,没有考虑流水与石兽、泥沙的关系。 第二种:考虑了石兽和泥沙的关系,忽略了流水。

第三种: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石兽、流水、沙子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可参考【微课教案:理论联系实际】 4.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断,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可参考【微课教案:本文的提示】 三、总结拓展【悦读世界】

推荐阅读《阅微草堂笔记》中的一篇短文。

刘果实

沧州刘太史果实,襟怀夷旷,有晋人风。与饴山老人、莲洋山人皆友善,而意趣各殊。晚岁家居,以授徒自给。然必孤贫之士,乃容执贽。修脯皆无几,箪瓢屡空,晏如也。尝买米斗余,贮罂中,食月余不尽,意甚怪之。忽闻檐际语曰:“仆是天狐,慕公雅操,日日私益耳,勿讶也。”刘诘曰:“君意诚善。然君必不能耕,此粟何来?吾不能饮盗泉也,后勿复尔。”狐叹息而去。

【译文】

沧州刘果实翰林,胸怀旷达,有晋人风度。和饴山老人、莲洋山人都是好朋友,但性格兴趣却各不相同。晚年住在家里,靠教授学生养活自己。但一定要孤苦贫穷的人,才肯收作学生。学生送来的学费、礼物都不多,连最清贫的生活也难以维持,但他却安然处之。曾经买了一斗多米,藏在坛子里,吃了一个多月也没有吃光,觉得非常奇怪。忽然听到屋檐上有声音说道:“我是天狐,尊敬您高尚的品德,就每天偷偷地加了一些米,您不必惊讶。”刘反问道:“你的用意是好的。但你肯定不会耕作,这米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不能饮盗泉之水,以后不要再这样做了。”那狐感叹而去。 三、 布置作业【背诵指导】

背诵默写课文,积累文中的重点实虚词,归纳文中出现的古今异义和一词多义现象。

四、板书设计

河中石兽 纪 昀

僧人 根据常情,经验不足

讲学家 缺乏实践,主观臆断

老河兵 经验丰富,考虑全面→实践出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