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寅街镇历史文化名人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弥渡寅街镇历史文化名人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9a7149011ca300a6c390cc

乡,享年76岁。先生逝世后,弥渡通判孙纯武为其撰写了《幕志铭》,遗体安葬于大庄街后山坡上,其东北距县城10余公里。虽经一场浩劫,先生墓冢尚存,墓碑、墓冢基本完整。1983年,李彪墓经弥渡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

李彪,字菊村,号星少,道光甲辰(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举人,其生性恬静.不慕荣利。中举后,隐居在天目山研史著文,长达18年之久。因先生“天资聪敏,学问博洽,经史子集,过目成诵,医学历数,类能调悉精教”。故著述丰厚,门类广博,一生撰著书说20余种,刊印《南安秋吟》、《孝子必读》两种,除《四书浅说》、《周易浅解》曾被后世抄送于云南省图书馆外,其余如《易经总论》、《洛书勾股》、《缘象台参》、《爻位阴阳说》、《古调词吟》、《童子心花)、《五运六气各种图说》、《征鞍杂记》等10多种惜未刊行,令多遗轶。

李彪先生潜心著述,意绝仕进,仅在光绪初年赴了一任安宁州学正,后于公元1892年因督学将其著述出奏朝廷,遂得御赐翰林,赏加内阁中书衔,于是荣播乡里,众口称誉。其生徙为表此荣誉,集资为先生修建了恩荣坊存留至令。

李彪生于农民家庭,幼年丧父,家境清寒。母亲白天帮人打短工,夜间编织草鞋,以维持家庭生活,并供养他上学读书。少年李彪,就读于道圣营王景坡先生门下。“每午间自塾归,辄拾豆以食,倾刻即返\。由于他勤奋好学,成绩出类,深得王先生同情和喜爱,收留在校共食宿,免交一切费用。李彪愈加奋发,16岁得府试秀才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受聘于小西庄余家塾师。余姓系乡宦豪门,藏书很多。李彪边教书边自学,不分昼夜寒暑,废寝忘食苦读,摘抄讽诵期年,读完所有藏书,学识大有进展。1838年,到大理桂香书院就学深造,“迤西道罗天池器之,期以远道”。1844年,中道光甲辰科乡试举人,“主弥渡奎光龙文书院讲席”,名噪一时。其间,曾先后3次进京赶考,应礼部试,因其文风不切八股,且生性秉直,“皆报罢\。 1856年,大理杜文秀起义反清,李彪避战乱隐居天日山密云寺,“凡十二年足不履城市\,潜心研究学理,著书立说。杜文秀曾几次重金聘他出山辅佐,李彪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均拒不出山。杜文秀起义失败后,李彪再度两次进京应礼部会试,仍不及第。其间于1874年吏部遴选广西北流知县,后改授安宁州学正。1878年经云南总督岑毓英推荐,到大理主讲大理西云书院。1881年5月岑毓英升任云贵总督,委聘李彪前往昆明与名流学士共修《云南通志》,主笔《天文》、《地理》分志。岑以彪“品学兼优堪矜式,疏请叙奖,赏嘉国子监学士衔”,并意留在府内任职。李彪委婉拒绝,辞别回乡,尽桑梓义务,继续主讲大理西云书院,弥渡中和书院。

1892年,朝庭督学使高钊中前往大理地区巡视,与李彪会于清华洞,二人讲学达旦,甚为投机。高对他的著述深为嘉叹,携其所著《易经浅解》,向皇上具疏以闻。经清庭召集太学博士研究,认为注释超前,解义不凡。光绪帝御赐李彪翰林内阁中书衔,并赐建“恩荣坊\一座于大庄营前。

暮年,李彪辞馆返乡,于大王庙创建“香山书院\授徒。临终前三天,仍执教讲堂,以论语“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天乎’’二句命题,课士弟子。光绪二十二年(1896)无疾而终,享年78岁。

李彪是位自学成才的学者,知识渊博,一生著述甚多。他的儒学著作有:《四书浅解》、《读易浅说》、《周易标义》、《性统》等。但他也倡导学习俗学,不专攻一家,凡阴阳经纬,周髀九章,风历星角,孤虚五相,蕾眚札笺等,无不探索,著有《爻位阴阳说》、《五纬考度》、《吕律算草》、《天根谈》、《彖象合参》、《筹算法》、《辞占辩例》、《祗可自怡草》、《游戏偶存》、《孝子必读》、《戒烟歌》等,还长于楹联和书法。

李彪一生从教,治学严谨。无论担任余家启蒙塾师,还是主讲滇西最高学府,均力倡因材施教,文道并举,教学深入浅出,且特专解疑,循循善诱。平时还为民间排忧治病,很有社会声望。他主讲西云书院,人才辈出,“滇西知名之士多出其门\,滇东、滇南及滇北的后生也慕名求教于门。暮年回乡办学,四方学士远道而来求教者,络绎不绝。一代师表,桃李满天下,后人称他“文才出众世人赞誉,德行超群社会恭维”。民国年间,滇西学士赞他“友直、友谅、友多’’。至今,弥渡等地仍传颂着他的许多轶闻趣事。

●李彪“恩荣坊”

位于弥城西南约7公里的大庄营村东,是清末专为弥邑著名学者李彪先生而立的。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督学案临西迤,慕先生品学,所著书出奏,清廷赏加内阁中书衔”。为褒扬李菊村高品奇才,其弟子便集资筹措,在先生故乡大庄营村东路口,建“仆门”,立高坊,以示纪念,因菊村先生显英才获朝廷“赏加内阁中书衔”,真所谓“皇恩浩荡”,荣耀已极,不但荣宗耀祖,也荣其乡里,荣其弟子,故取坊名为“恩荣坊”。1983

年,经弥渡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自始建至今,于1990年经在庄营村民集资及县文物部门补助维修,现保存基本完好。

- 9 -

李彪故居:

- 10 -

南诏铁柱庙古称“铁柱庙”或“铁柱观”。元初朝庭命官郭松年在《大理行记》中记:“白崖甸??西南有古庙,中有铁

- 11 -

柱。”可知铁柱庙建于元代以前。清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重修;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又重修大殿及前后院诸殿和厢房。当时庙宇占地5541平方米,建筑面积1542平方米,由大照壁、外戏台、广场、砚池和三拱石桥组成外院;由三皇殿、圣母殿、土主殿及北厢房组成后院。铁柱立于前院正殿中央。以后铁柱庙因年久失修而毁坏严重。1978年以来,先后修复了大殿、三拱石桥及大照壁等建筑,重立殿门“威镇昆弥”和佛龛顶“标绩全滇”匾,以及道光年间弥渡文人李菊村所撰长联。这副长联中包含有关于铁柱的历史和有关的民俗: 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缕翔环遗旧垒; 盟石掩埋,诏碑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走进中门你便能看到铁柱殿两旁悬挂着的清代御赐翰林李菊村留下的一幅长联:

芦笙赛祖,毡帽踏歌,当年柱号天尊,金镂翔环遗旧垒。 盟石掩埋,诏牌苔蚀,几字文留唐物,彩云深处有荒祠。

李菊村在当时,便不是一个很得志的文人。他一生中有太多的失意和感叹,他把自己的失意的感叹,融于对铁柱和南诏王朝的兴衰荣辱的缅怀之中,把个体的情感嫁接在对一个王朝感叹之中,不但别出心裁,而且能窥探出他那深沉的悲凉。

- 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