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主体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机场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主体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d4f7d0b9f3f90f76c61bdc

场周围的能见度,形成安全事故的隐患。 (3)社会环境因素

政治环境因素。政治局势动荡、有关的政策法规、因各国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的非法干涉破坏等都会对民航机场的安全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如我国在肃反和反右运动的后期和大跃进前期(1956一1958年)以及文化大革命中后期(1970一1977年)都出现了民航事故高峰。这说明政局不稳定,造成了人们的思想波动和管理混乱,是重要的致灾因素。机场是空中交通的中转站,国际机场还是一个国家的窗口,很容易成为某些人为了达到政治目的而进行非法干涉破坏的突破口。

经济环境因素。1985一1993年,我国民航史出现第3次事故高峰,正是民航体制改革的时期。大面积的人事变动影响到工作效果,机场划归地方管理,做为企业实体自主经营、进行市场竞争。有些原地方领导进入机场领导层,不了解民航工作性质,认为机场不直接管飞机,安全责任不大,甚至人事干部不了解民航专业工种,对机场专业工作岗位从机构设置,人员编制都不能给予正常配备,必然影响到机场的安全。国家的经济环境直接影响着机场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水平。据统计,经济落后的国家,机场的人工环境差在一定程度上对航空安全造成威胁。我国事故多发机场除了地形和气象条件复杂,不少机场的进近着陆设备和服务设施较差,这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不过,近20年来,我国的航空事故万时率呈递减趋势,充分说明经济的发展对航空安全具有促进作用。

4.3.5 管理因素

在民航机场灾害的致灾因素中,管理因素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管理对安全的影响主要体现为各种因素引起的安全管理失误或安全管理波动。安全管理失误是指管理行为未能实现管理目标的一种行为过程。安全管理波动指安全管理系统的功能丧失、秩序混乱的一种运行状态。与机场安全相关的管理主要包括组织、人力资源管理,硬件设施管理,安全管理和信息技术管理等。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民航机场最容易出漏洞的安全管理环节依次为对重点岗位人员全监督、旅客登机安全检查、信息安全管理、机场设施管理和场道安全管理等,见表3-4.

表2- 4易出漏洞的机场安全管理环节 易出漏洞的安全管理环节 对重点岗位人员的安全监督 旅客登机安全检查 信息安全管理 机场设施管理 场道安全管理 25

百分比 70.83% 57.64% 47.50% 28.47% 25.69% 其它 5.56% 任何一个环节的安全管理出现漏洞,都有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2000年7月25日对整个欧洲来说是个永远难忘的日子。一架法航“协和”号客机在当天下午4:44从巴黎戴高乐机场起飞后2分钟,便一头扎进附近戈斯小镇的一家旅馆中,造成机上109名乘客和机组人员以及地面5人不幸遇难。失事后,调查人员从机场的跑道上发现了“协和”飞机的轮胎碎片,金属导流板和一块不属于它的长40厘米的金属物。正是这个从几分钟前从同一跑道上起飞的一架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DC-10客机上掉下来的铁片扎破了以324公里/小时滑跑起飞的“协和”机的轮胎,轮胎碎片抛向油箱致其破裂,燃油泄漏并被引燃,陆续影响了4个发动机的工作,造成飞机坠毁[15]。这就是由于疏于场道安全管理导致的航空灾害。

26

第5章 各类紧急事件的救援程序解决方案

5.1 航空器失事救援程序

当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发生航空器失事〈包括坠毁、起火、严重损坏紧急情况〉 时,必须立即按应急救援预案进入“紧急出动”状态,按程序实施应急救援工作。 5.1.1 航空器失事救援程序信息流程

空管部门首先获取航空器失事的消息,当空管部门值班管制员当获悉机场及其邻近区域内航空器失事的信息后,应立即通报运行指挥中心,通报的信息应包括:航空器型号、国籍、所属航空公司、航班号、飞机号、失事时间和地点,〈尽量给出应急救援方格网图上的相对位置〉。空管部门还要及时提供航空器失事所需要的气象情报,并通知运行指挥中心和有关航空公司。机场运行指挥中心作为信息的中枢,当获取信息后,值班经理首先应立即向消防、医疗、公安、安检、油料下达救援指令,并立即报告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人和机场总值班(总指 挥、副总指挥)、安全管理部(集团公司总值班室、安控中心),东航(上航、发生失事的营运人),再由其通知边检(海关、检疫),保险公司等,并决定机场进入“紧急”状态。航空器失事救援信息流程见图4-2。

塔台发生事件航空器营运人或代理人运行指挥中心边检海关检验检疫保险公司消防急救保障部机场公安分局机场总值班应急救援总指挥安全管理部集团总值班集团安控中心

图4- 2 航空器失事救援信息流程见图

5.1.2 航空器失事救援程序资源调配

航空器失事,所有参与救援的部门都应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在航空器失事流程信息传递图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指挥中心在应急救援中处于核心地位。当机场运行指挥中心得到航空器失事信息后,应迅速开启 AOC 大楼应急救援指挥室内全套监控和救援指挥设备,并向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总指挥派出联络员和指挥员,以协助总指挥实施救援工作;运行指挥中心负责人或值班领导立即乘坐应急救援指挥车赶赴失事现场,迅速沟通与运行指挥中心的联络,提出救援建议,临时负责现场救援工作的协调指挥。同时,当上级领导到达后,运行指挥中心领导应向其简要报告航空器失事情况及已开展的救援工作,请示决定

27

重要事项。运行指挥中心还担负向空管提供影响机场正常运行的《颁发航行情报资料通知书》的职责。

空中交通管制部门在应急救援中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空中管制部门担负做好其他航班的调配指挥工作,在通报运行指挥中心的同时还应向上级有关部门及有关航空公司通报;

总指挥全面负责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的工作,当接到运行指挥中心的报告后,应立即赶往运行指挥中心,决定现场指挥部的组成人员,明确指挥职责,提出救援要求,并组织检查《应急救援项目检查单》落实情况。当上级领导到达后,负责汇报救援情况,并在其领导下实施救援指挥,对协作单位和政府相关部门提出要求,督导他们服从统一指挥,积极提供救援帮助。

消防急救保障部在航空器失事救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应急救援的直接参与者,第一时间直接深入现场进行救护。当消防接到运行指挥中心通知后,机场区域内消防车应在 3 分钟内赶到事故现场,实施消防灭火, 解救被困遇险人员。消防同样担负着迅速指挥医务人员实施现场救护,随时向现场指挥部或运行指挥中心报告伤亡、救治情况的任务。参加现场救护的医务人员,将受伤的旅客分类挂牌(伤情分类及标志颜色:绿色标签-轻伤; 黄色标签-重伤;红色标签-危重;黑色标签-死亡),指导担架队将伤员按分类抬到救治区。同时,消防还应协助机场检验检疫局对事故现场进行消毒处理负责本部门应急救援总结。

公安分局接到运行指挥中心通知后,应立即派出警力、警车赶到失事现场,并向市 110 应急联动中心报告,到达现场后,设置安全警戒线,维护现场治安工作,担负照相、摄像、保护现场的物资、遗物等工作,并布置通往失事现场道路的交通指挥,保证救援道路畅通,协助航空公司或代理公司核对死亡人数和死亡人员身份。

场务保障部和助航灯光保障部接到运行指挥中心通知后,立即组织人员赶赴失事现场,对损坏的场道进行抢修,必要时修筑临时通道,对大型铲车、钢板、枕木等设备和材料进行专监管,随时准备投入救援工作,负责场道灯光的修复工作,提供夜间照明设备。 5.1.3 航空器失事后善后处理工作

航空器失事救援完成后,总指挥和运行指挥中心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会议,布置善后处理工作,成立各种善后处理工作小组,提出明确分工和要求;检查和掌握应急救援和善后处理进程,发布解除应急救援状态,恢复机场正常运行的指令;组织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内外关系,解决善后处理的各种问题。

公安分局办理遗体交接手续。交接后,由其联系殡仪馆工作人员到场对尸体做进一步处理;为了保护现场,便于调查,在事故调查组到场前,无特殊情况,不得搬动机上和机下散落的行李物品,现场保护由公安分局负责。同时注意保护现场,不准随意翻、搬航空器残骸,使其处于失事时的原始状态,以便事故原因的调查。查明证人在事故调查组未到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