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度全市民营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db2c6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fd

的73.3%;投入强度不断加大。1-11月份,全市民营工业完成投入31.2亿元,增94.8%,占全市工业投入的65.6%;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加快了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全市民营高新技术产业今年已完成各类项目投入7.5亿元,占工业项目投入的18.8%,与去年同期相比提高9.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新品开发和技术创新步伐,全年民营企业开发新产品115个,上报省级以XX新技术企业4家。

我市民营经济虽然取得了平稳发展,但与常州市及我市下达的任务目标还有较大差距。一是私营企业个数和注册资本差距较大。截止11月底,新增私营企业仅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的62.6%,完成我市自定目标的56.9%;新增私营企业注册资本额完成常州市下达目标的51.1%,我市自定目标的46.6%。二是镇(区)发展不平衡。1-11月份,新增私营企业数完成率较高的是儒林镇、直溪镇、薛埠镇,分别完成年计划的103.3%、76.7%和75%,最低的镇只完成年计划的16%,多数镇只完成年计划的50%左右;注册资本额完成率较好的开发区、金城镇,也只完成年计划的54%和52%。存在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两方面,一是从我市经济总量基础看,实现指标的大幅度跨越确有困难(18年470多户,18年579户,平均每月40多户)。二是一部分镇由于各方面工作的压力比较大,对民营经济发展未能予以充分重视,工作推进力度不够大。为此,我们在明年的工作中将进一步把民营经济发展摆上突出位置,变压力为动力,化发展的机遇为发展的现实,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干劲鼓足,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气氛造浓,把加

5 / 10

快发展民营经济的组织推动力度加大,把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措施抓实,促进我市民营经济发展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18年发展民营经济工作思路和具体措施

18年我市民营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常州市民营经济发展三年跃升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大推进力度,加强招商引资,加快载体建设,培育规模企业,做优服务环境,坚持量质并举的发展方针,进一步提升民营经济的发展速度、竞争能力和贡献份额,确保全年民营经济发展目标任务的完成。着重在“六个一批”上下功夫。

(一)创业兴一批。动员千家万户,推进全民创业,仍然是我市发展民营经济,实现民营经济大跃升的一个基础环节和一项基础工作,必须紧抓不放,毫不松懈。高度重视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展。我们深知今天的工商户,完成原始积累后,就可能是明天的企业家;今天的小企业,就可能是明天的骨干龙头企业。因此,将继续宣传和落实好市委政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大力激励扶持个体工商户和中小企业发展。一是突出“小商品、大市场”,发动千家万户创业。通过发展家庭作坊式生产,带动千家万户创业,逐步做大做强。二是突出“小规模、大群体”,围绕产业集聚创业。水北密封件、河头油咀油泵、建昌绝缘套管等产业发展的历史表明,广大干部群众完全可以靠船插篙,根据本地的产业特色确定自己的创业方向,在模仿性创业中完成原始积累,在群体性竞争中推动产业集聚,在滚动式发展中

6 / 10

放大块状经济特色。三是突出“搞加工、活流通”,依托农业产业化创业。鼓励更多的干部、工人、农民、科技人员围绕农业产业化,从事无公害蔬菜、特种水产、特畜珍禽、食用菌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的种养、储运和营销。突破粗放型加工的套路,尽可能拉长产业链,向深度加工要效益。

(二)招商引一批。坚持内外并举、三业并举、大小并举、政府招商与企业招商并举,把在外的金坛籍“成功人”请进来,把本地有一技之长“能干人”请出来,把市外的“有钱人”引进来。一是突出企业主体招商。企业主动参与招商,招商的时候就有目标、有比较、有选择。积极鼓励企业走出去,寻求合作者、投资商,引进人家的新技术、新产品,开阔眼界,参与更大范围的市场竞争,不断发展壮大企业。二是突出以商引商。坚持“商能招商,凤可引凤”的招商策略,认真做好以商引商工作。坚持引一个客商交一个朋友,交一个朋友又引来一批客商的做法,千方百计扶持每一家外来企业做大做强,从而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来坛投资兴业。三是突出载体招商。要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打造不同层次的创业平台。立足于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高标准建设基础设施、高水平实施园区管理,加快推进“一区三园”联动开发,加大拆迁力度,加快连片开发进度,筑巢引凤,虚席以待,加快形成环境优美、服务优质、人才优秀的综合优势。把集聚主导产业、形成项目集群作为招商引资主攻方向,吸引国内外的大公司进区发展,促进东部工业板块上规模、上水平,不断增强创新、集聚和产出能力,使之成为全市利用外资的最优载体、产业升级的最佳平台和发展速度

7 / 10

最快的区域。按照“重点突出、错位互补、集聚发展、形成特色”的要求,进一步整合提升镇工业集中区,强化专业分工和协作,促进产业集聚,加快形成一批特色园区,使其成为我市调整传统产业和积蓄发展后劲的新阵地。按照集聚集约发展的要求,结合各自的产业优势和发展形势,适度超前,加快建设标准厂房,切实提高投入强度、产出密度和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同时做好标准厂房的租售,实现产销两旺。

(三)增资扩一批。新上项目是工业发展的命脉,抓工业必须大上项目、上大项目。招商引资、引进新项目十分重要,但引导现有企业增资扩股同样重要。我们将千方百计引导有条件企业大规模追加投资,扩大注册资本。相对于引进新项目,增资扩股既便捷又省力,风险系数和商务成本也要小得多。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地域有限、发展无限”的观念,引导企业加快股权结构改造,积极培育发展上市公司,用企业增资发展推动我市工业发展。对于明年开工并竣工投产的扩建工业项目单晶炉和冷轧机械制造、健尔康医用敷料、康美高效农药项目;开工需结转的纺机机械、特种钢管、导电玻璃等项目,今年结转明年竣工投产的晨风高档服装生产线、晶励服装、公路花园等项目,加强跟踪,紧盯不放,强化服务,促使这些项目早日建成、投产、达产。 (四)规范、转化增一批。一方面我市还存在一批改制企业未规范和个体工商户应申报私营企业而未申报的现象,另一方面也存在一批无照经营户。为此,我们将组织市有关部门做到两手抓,一手抓规范,一手抓取缔。对全市30多家挂着“校办”实为私营的企业,30多家

8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