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工程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某工程景观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cf11234905f804d2b160b4e767f5acfa1c78301

定详细的、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施工方案,从而实现在管理层和操作层对施工工艺、质量标准的熟悉和掌握,使工程施工有条不紊的按期保质地完成。施工方案覆盖面要全面,内容要详细,配以图表,图文并茂,做到生动、形象,调动操作层学习施工方案的积极性。

11.1.4.2加强业主、监理、设计方的合作与协调

我们将通过在现场业主、监理之间加强现场内部参与各方的配合与协调,使现场发生的技术问题、洽商变更、质量问题以及施工报验等能够及时快捷地解决。

11.1.4.3组织保证

为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顺利实施,建立主管领导和有关技术人员的工程施工项目部,由公司主要负责人担任领导;在施工现场设立工程项目经理部,由经验丰富的项目经理负责,统筹安排,从组织上落实进度控制责任制,建立进度控制协调制度,以保证施工任务按期保质完成。

11.1.4.4资金保证

本工程资金已落实,施工前期所需的条件已具备,建设单位能够保证资金及时到位;制定详细的资金需要计划,确保按时供应资金,只有在资金保证的前提下,及时供应设计所需的苗木,奖励工期提前有功者;经批准紧急工程可采用较高的计件单价。

11.1.4.5材料供应的保证

结合设计图中的要求,本工程所需用的材料,我公司有与部分材料供应商长期合作的优势,能确保材料的质量,亦能保证材料及时到位,保证工期按进度如期进行。提前联系,尽早选定,保证工程施工中材料供应及时。施工前制定详细可行的材料采购计划。

11.1.4.6施工人员的保证

本工程为综合性的景观工程,我公司有技术精湛的工人能够满足本工程的施工要求。 11.1.4.7施工机械的保证

施工前制定详细的施工机械进度计划表,根据工程的特点,公司不具备的施工机械采用租赁的形式,以满足施工要求。

11.1.4.8技术保证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实施细则;建立多级网络计划和施工作业周计划体系; 十二、管理人员投入计划(另附表) 十三、雨季施工措施

29

为进一步抓好施工进度、把好质量关,特对雨天施工采取以下措施:

13.1雨季施工前认真组织项目有关人员分析雨季施工计划,根据雨季施工项目编制相应施工措施,所需材料要在雨季施工前准备好。

13.2做好施工人员的雨季施工培训工作,组织相关人员全面检查施工现场的应对准备,包括临时设施、临电、机械设备防护等项工作。

13.3夜间均设专职的值班人员,保证昼夜有人值班并做好值班记录,同时设置天气预报岗,负责收听和发布天气情况。

13.4在施工现场设置集水、排水、排污系统,保证雨天施工场地不积水。在大雨时节,派专人进行疏通。

13.5检查施工现场及生产生活基地的排水设施,疏通各种排水渠道,清理雨水排水口,保证雨天排水通畅。

13.6现场道路两旁设排水沟,保证不滑、不陷、不积水。清理现场障碍物,保持现场道路畅通。

13.7施工现场、生产基地的工棚、仓库、食堂、搅拌站、临时住房等暂设工程各分管人员应在雨季前进行全面检查和整修,保证基础、道路不塌陷,房间不漏雨,场区不积水。

13.8在强暴雨到来之前,必须做好准备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对现场临时设施、机电设备、临时线路进行检查,针对检查出的具体问题,应采取相应措施,及时整改,并安排人员进行值班抗台。大雨时,起重机械应立即停止使用,大风过后,应对上述设备进行复查试车,有破损应及时采取加固措施,等符合安全要求后再开展工作。

13.9注意原材料的储存和堆放

13.9.1现场所用水泥全部存入仓库,没有仓库的应搭设专门的棚子,保证不漏、不潮,下面应架空通风,四周设排水沟,避免积水。现场可充分利用结构首层堆放材料。

13.9.2砂、石料一定要有足够的储备,以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场地四周要有排水出路,防止淤泥渗入。

13.9.3砌筑用砌块应在底部用木方垫起,上部用防雨材料覆盖。

13.9.4雨季所需材料、设备和其他用品,如水泵、抽水软管、草袋、塑料布、苫布等由材料部门提前准备,及时组织进行。水泵等设备应提前检修。

13.9.5雨季前对现场配电箱、闸箱、电缆临时支架等仔细检查,需加固的及时加固,

30

缺盖、罩、门的及时补齐,确保用电安全。

13.11现场用电

13.11.1雨季加强防汛防风意识。

13.11.2进入现场的设备、材料必须避免放在低洼处,要将设备垫高,设备露天放置应加苫布盖好,以防雨淋日晒,料场周围应有畅通的排水沟以防积水。

13.11.3施工机具要有防雨罩,电气设备的电源线要悬挂固定,不得拖拉在地,下班后要拉闸断电。

13.11.4设备预留孔洞应做好防雨措施,地下层的设备,在雨季时采取措施防止受潮,防止设备受淹。

十四、环保及减少噪音、扬尘治理的措施

14.1环保管理制度

14.1.1把环保指标以责任书的形式层层分解到有关单位和个人,列入承包合同和岗位责任制,建立一支懂行善管的环保自我监控体系。

14.1.2项目经理是环保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自我监控体系的领导者和责任者。把环境责任作为考核项目经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14.1.3加强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粉尘、噪声、废气的监测和监控工作。要与文明施工现场管理一起检查、考核、奖罚。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粉尘、废气和污水的污染。

14.1.4环保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要进行综合治理,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为噪声、社会活动的污染和采取技术措施控制烟尘、污水、噪声污染。另一方面,要求建设单位应该负责协调外部关系,同当地环保部门加强联系。

14.1.5在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组织施工过程中都要执行国家、地区、行业和企业有关防止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噪声污染等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14.2环境保护措施

14.2.1加强对所有施工人员的教育,提高施工队伍的环境保护意识,严格遵守国家的有关环保法规,特别注意对水源的保护。

14.2.2按照国家的有关文物管理等保护法规,对在施工现场所挖掘的有关文物等,应做好现场保护,并配合工程师及业主人员,及时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汇报,对其进行妥善处理。

31

14.2.3保护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卫生,必须及时清理垃圾,并将其运到制定的地点进行掩埋或焚烧处理,在工地现场和生活区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定期清扫处理。

14.2.4完工后对施工场地和生活场地按工程师制定要求进行清理、清除。 14.2.5施工现场混凝土肥料及杂物影响到环保的,施工时集中堆放处理。 14.2.6施工中水泥袋等影响环保的建筑垃圾,集中堆放时再处理。 14.2.7民工与管理人员生活区设厕所及垃圾箱,生活垃圾统一处理。 14.3粉尘控制措施:

14.3.1由于其他原因而未做到的硬地化部位,要定期压实地面和洒水,减少灰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

14.3.2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有毒、有害和有恶臭气味的物质。 14.3.3装卸有粉尘的材料时,应洒水润湿和在仓库内进行。 14.3.4严禁向建筑物外抛掷垃圾。

14.4施工区域内现有市政管网和周围建、构筑物保护:在开工前应会同建设单位对施工现场进行踏勘,对有可能损坏的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市政设施和管线制订相应的保护措施,保证施工安全进行。

14.5现场卫生:

14.5.1明确施工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

14.5.2食堂必须申领卫生许可证,并应符合卫生标准,生、熟食操作应分开,熟食操作时应有防蝇间或防蝇罩。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制品作熟食容器,炊事员和茶水工需持有效的健康证明上岗。

14.5.3施工现场应设置卫生间,并有水源供冲洗,同时设简易化粪池或集粪池,加盖并定期喷药,每日有专人清洁。

14.5.4设置足够的垃圾池和垃圾桶,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施药除“四害”。 14.5.5建筑垃圾必须集中堆放并及时清运。做好完工完场清理。 14.5.6工地应设茶水亭和茶水桶,做到有盖、加锁和有标志。 14.6 减少噪音的措施

14.6.1建立保护措施,安排专人负责

14.6.2施工过程中噪音较大的机械运转尽量安排在非办公时间内,并且尽量一次完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