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有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案(有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5d528015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ebf951a

统编教材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桃花源记导学

案(有答案)

9.桃花源记(导学)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熟读、顺译,深析进而背诵课文。 2.理解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3.认识作者通过描写“世外桃源\所表达的不满黑暗现实,追求理想社会的思想感情。 自主学习指导

借助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正确翻译句子。通过反复诵读课文,疏通文意,理解本文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叙事的表现手法,来理清本文的写作思路,能辩证地看待作者在文中寄托的社会理想。

【知识链接】

1.题目解读

作者为我们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不遭战祸的安乐而美好的世外桃源。这里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这里没有压迫,没有战乱,社会平等,和平安宁。 2.“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以叙事为主,往往通过写人、叙事、记物、写景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可以采用记叙、抒情、议论、描写等多种表达方式。 3.作家作品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官僚地主家庭。从小受儒家思想的教育,对生活充满幻想,希望通过仕途实现自己“大济苍生”的宏愿。自29岁起,曾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彭泽县令等职。他不满当时土族地主把持政权的黑暗现实,任彭泽县令时,因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仅80多天就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留下了“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传世美谈。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桃花源诗》等。

他的诗文内容多描写农村生活,表现优美的自然风光,抒发他热爱田园生活、乐于和农民来往和不愿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感情;但也包含了乐天知命、消极避世的因素。在形式上一反当时华而不实的文风,明朗清新,质朴自然,善于抓住客观事物最突出的特征,淡淡几笔传神的表现它的形象,简洁含蓄而富有韵味,对后代作家有较大的影响。 4.写作背景

本文写于公元421年,当时政治黑暗,战乱频繁,生灵涂炭。其时陶渊明已归隐多年,对于战乱造成的苦难,有着深切的感受,但他甚至无法改变现状,也不愿干预这种现状,只好借助创作来抒写情怀,塑造一个与污浊黑暗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与美好情趣。《桃花源记》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产生的。

课时一

1.补全空缺,了解作者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名 ,字 ,号 ,世称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 著名田园诗人、、辞赋家、 、田园诗派第一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我们还学过他的 。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豁然( ) 俨然( ) 怡然( ) 阡陌( ) 邑人( ) 间隔( ) 垂髫( ) 语云( ) 平旷( )

缘( ) 诣( ) 遣( ) 要( ) 刘子骥( ) 落英缤纷( ) 郡下( ) 3. 掌握下列的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 今义:

交通 古义: 今义: 妻子 古义: 今义: 绝境 古义: 今义: 无论 古义: 今义: 不足 古义: 今义: 开朗 古义: 今义: 4.积累文中的多义词。

舍: 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寻: 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志: 处处志之( ) 寻向所志( )

乃: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 ) 乃悟前狼假寐( ) 遂:遂与外人间隔( ) 遂迷( ) 其:复前行,欲穷其林( ) 既出,得其船( ) 并:并怡然自乐( ) 并驱如故 ( ) 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为具言所闻( ) 之:忘路之远近( ) 甚异之( ) 闻之,欣然规往( ) 5.指出下列的通假字,并解释。

(1)便要还家 通 ,解释: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通 ,解释: 6. 解释下列词的意思 (1)鲜美: (2)异: (3)豁然开朗: (4)并: (5)平旷: (6)属: (7)悉: (8)怡然: (9)相闻

(10)阡陌 (11)俨然 (12)交通 (13)仿佛 7. 指出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1)渔人甚异之 (2)欲穷其林

8.把下列省略的词补出来。

( )见渔人,乃大惊,问( )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 )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9. 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3)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

(4)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5)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6)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7)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8)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 志之。

10.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理清文章结构。

本文以 为线索,依次写了发现桃花源(景色优美)—— (民风淳朴)——离开桃花源( )—— (不复得路)。 合作探究

课时二

【精研细读】

问题一:再读课文,理清文章的段落层次。

按渔人行踪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渔人捕鱼时偶然 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2~3段):写渔人进入桃花源,在桃源人家里 第三部分(从第4段到完):写渔人离开桃源后, 形。

问题二:细读课文,仔细思考。

1.渔人是怎么发现桃花源的?为什么会“甚异之”?

2.者是如何描写桃花林中的自然景色的?有什么作用?

3.反映渔人发现桃花源经过的语句及关键词语,有什么作用?

4.入山洞后,看到桃花源怎样的自然景象?自然景象的特点是什么?

5.出文中描写桃花源里生活景象的句子,并指出生活景象的特点是什么。 6.花源中的人是怎样热情好客的?

7.花源的环境和其中的人有什么特点?

8.源人见渔人为什么“乃大惊”?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9.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桃源人为什么“皆叹惋”

10.为什么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的情

的经过。 11.渔人离开桃花源,“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来“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 是否矛盾?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问题三:赏读课文,分析讨论。

1.源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以及人民的生活状况、精神状态怎样?

2.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哪些人生道理或启示? 3.作者为什么虚构一个世外桃源?我们今天应当怎样评价?

4.本文产生了哪几个成语?

5.桃花源”是自然美景,更是人世佳境,是对人类大同世界的憧憬,是对理想人生梦幻。请描写心中理想的人生境界,并说说如何实现?

9.桃花源记(导学)

答案:

自主学习

1. 潜 元亮 五柳先生 靖节先生 东晋 文学家 散文家 《桃花源记》 《归园田居》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huò yǎn yí qiān mò yì jiàn tiáo yù kuàng yuán yì qiǎn yāo jì bīn fēn jùn 3. 古今异义词

鲜美 古义:鲜艳美丽 今义:(味道)新鲜

交通 古义:交错相通 今义: 往来通达,或各种运输的总称。 妻子 古义:妻子儿女 今义:指男方的配偶,老婆 绝境 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出路的地方 无论 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 今义;不管(连词)

不足 古义:不值得 今义:不充足,不满 开朗 古义:开阔明朗 今义:性格乐观

4. 一词多义 舍: 舍弃 房子 寻:寻找 不久 志: 做标记 标记

乃:于是,就 竟 才 遂:于是,就 最终,终于 其:这、那 他的,代渔人的 并:全部 一起,一同